今天,我来解答头脑风暴的第二个问题,如何开展头脑风暴?
具体的操作流程,分以下八个步骤:
1.确定议题:
一个好的头脑风暴法从对问题的准确阐明开始。因此,必须在会前确定一个目标,使与会者明确通过这次会议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同时不要限制可能的解决方案的范围。一般而言,比较具体的议题能使与会者较快产生设想,主持人也较容易掌握;比较抽象和宏观的议题引发设想的时间较长,但设想的创造性也可能较强。
2.会前准备:
为了使头脑风暴会的效率更高,效果更好,就需要在会前做一点准备工作。如收集一些资料预先给大家参考,以便与会者了解与议题有关的背景材料和外界动态。就参与者而言,在开会之前,对于待解决的问题一定要有所了解。会场可作适当布置,座位排成圆环形的环境往往比教室式的环境更为有利。此外,在头脑风暴会正式开始前还可以出一些创造力测验题或者柔性训练供大家思考,以便活跃气氛,促进思维。
3.确定人选:
一般以8人~12人为宜,也可略有增减(5~15人)。与会者人数太少不利于交流信息,激发思维。而人数太多则不容易掌握,并且每个人发言的机会相对减少,也会影响会场气氛。只有在特殊情况下,与会者的人数可不受上述限制。
4.明确分工:
现场要推定一名主持人,1~2名记录员。主持人的作用是在头脑风暴畅谈会开始时重申讨论的议题和纪律,在会议进程中启发引导,掌握进程。比如通报会议进展情况,归纳某些发言的核心内容,提出自己的设想,活跃会场气氛,或者让大家静下来认真思索片刻再组织下一个发言高潮等。记录员应将与会者的所有设想都及时编号,简要记录,最好写在黑板等醒目处,让与会者能够看清。记录员也应随时提出自己的设想,切忌持旁观态度。
5.规定纪律:
根据头脑风暴法的原则,可规定几条纪律,要求与会者遵守。如要集中注意力积极投入,不消极旁观;不要私下议论,以免影响他人的思考;发言要针对目标,开门见山,不要客套,也不必做过多的解释;与会之间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切忌相互褒贬等等。
6.掌握时间:
会议时间由主持人掌握,不宜在会前定死。一般来说,以几十分钟为宜。时间太短与会者难以畅所欲言,太长则容易产生疲劳感,影响会议效果。经验表明,创造性较强的设想一般要在会议开始10分钟~15分钟后逐渐产生。美国创造学家帕内斯指出,会议时间最好安排在30~45分钟之间。倘若需要更长时间,就应把议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分别进行专题讨论。
7.设想处理:
头脑风暴最重要的就是会后的意见整理和分析工作,以便选出有价值的有创造性的设想来加以开发实施,这个工作就是设想处理。头脑风暴法的设想处理通常安排在头脑风暴畅谈会的次日进行。在此以前,主持人或记录员应设法收集与会者在会后产生的新设想,以便一并进行评价处理。设想处理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专家评审,可聘请有关专家及畅谈会与会者代表若干人(5人左右为宜)承担这项工作。另一种是二次会议评审,即由头脑风暴畅谈会的参加者共同举行第二次会议,集体进行设想的评价处理工作。
8.设想分类:
最后,将设想进行分类处理:
a.可立即实施的设想
b.需较长时间,加以研究或调查的设想
c.缺少实用性的设想
我突然觉得,半心工作室真的是非常适合用这个思维训练方式来擦出火花的。从工作室人数上来说,8个人数量非常合适;从岗位上来说,工作室成员来自前端和后端都有,而且每个人从事的岗位和部门基本上都不同;从天赋上来说,各有优势、各有侧重。所以,头脑风暴法可以作为我们工作室共创的一个非常好的工具。同时,对于共创的主题选取;设想的处理及分类上还有有待完善的地方。
那么,明天我就来解答头脑风暴的第三个问题,为什么要开展头脑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