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刘子超,大概是在5年前,2012年的时候。
那时我大学毕业,刚开始使用豆瓣,国内的“旅行文学”尚处于一种欣欣向荣的发展状态中。有不少人在豆瓣更新着自己的旅行见闻、游记,那时国人的旅行还不像现在这般繁盛,因为无法身临其境,所以只能通过别人的眼睛和笔触去感受这世界,因此,着实让一批旅行达人红了一段时间,出书立作。
那时尚年少的我,因为喜欢旅行,喜欢写作,也做过出书的梦,所以在豆瓣写作的泱泱大军中,自然也有我这渺小一员。不过,现实之所以被称呼为“现实”,往往是因为它会把你从“白日梦”里叫醒,告诉你,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那个迎风而上的“幸运儿”。毕竟,想要达成某件事,机遇和实力都是不可或缺的,而大多数人往往是看到了机遇,却根本没有实力去抓住它,比如说,我。
所以,在豆瓣做的白日梦,最终被现实平静地戳破。所幸,倒也谈不上是一无所获,至少那时的我,记录下了,当年旅行的感受和心情,它们将会成为我此生最宝贵的财富。若是让现在的我再去叙写当年,我想,自己是写不出来的,因为,记忆早已经模糊不堪。
个人觉得,刘子超,应该是当年那批旅行达人中比较优秀的,因为直至现今,他依然在叙写,所以才会有刚读完的那本《午夜降临前抵达》。
坚持喜欢一件事情,并不容易,坚持做一件事情,更不容易,这些年,人来人往,一些当年红过的旅行达人,早已经不再旅行,也不再记叙旅行,转而去喜欢其他的事情,毕竟人生漫长,旅行只是其中一小部分,世界何其广阔,值得人专注于其中的事,还有很多很多。
说是初识,其实只是我单方面的知道刘子超而已,他是肯定不认识我的,而我作为其广大读者群中的一员,也就厚颜用了一把这个词。
如今再看刘子超的豆瓣,早些年他写过的那本《中欧列车》已经不知所踪,如今展示其中的,只有他这本最新的《午夜降临前抵达》,以及一些外国文学的译作。不知是否因为,现今的他觉得当年的文字略显稚嫩,所以才下架了这本游记,还是某些其他的原因,不过早些年没能去读他的《中欧列车》,也是有些遗憾了。
来说说,刘子超的这本《午夜降临前抵达》吧。
起初只看书名,我以为这是一本小说,而翻阅之后,才发觉它是一本旅行文学,但其中的文字细腻入微,字里行间的感悟与欧洲历史纠缠蔓延,颇具小说文字般的质感。所以,该说它是一本披着小说文字外壳的旅行随笔吗。
读这本书的时候,若是能对照一下欧洲地图,会有更加直观的感受,而这一点图书的编辑已经为我们想到了。尽管,对照着子超的旅行路线图,依然觉得满头雾水。
对欧洲历史最了解的年龄阶段,应该是高中读书那会儿,作为一个选修历史的文科生,世界史不通晓,也就不要谈什么高考了,直接卷铺盖回家就行了,毕竟在江苏,高考改革的结果,决定了如果选修课考不到等级B以上,也就没有机会读本科院校了。
虽然当年也算是历史小达人,但子超漫游在欧洲大陆上讲述到的那些历史,绝大多数都不是能在教科书上学到的。那些与红酒有关的城邦守卫战历史,那些关于维也纳和奥匈帝国的兴盛和衰亡,都是第一次知道,而类似于此的城邦历史和人物传记,几乎铺满了大半本书籍。难得的是,子超这样的叙述不会让人觉得反感,反而让人看到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的古老城邦,阅读时,一股股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
一直以来,最喜欢的旅行作者,只有阿Sam一个,如今应该再加上刘子超了。
他们两人的旅行和行文,是完全不同的风格,如果说阿Sam是一个放荡不羁的吟游诗人,刘子超更像是一个博学的游历学者,阿Sam喜欢到处漂泊,然后吟诵着一处又一处的故事,他很少谈论异常沉重的话题,只为我们展示所到之处的前世今生,浪漫而又唯美。而子超展示给我们的,是一个个城邦和一个个文人的现今和过往,讲述着那些辉煌的过去,惨淡的现在,抑或是不可预知的未来,厚重异常。
很难说,谁的风格更好,更让人喜欢,毕竟旅行原本就是一件异常私人的事情,每个人的旅行都有着独属于自己的风格,而在展示风格这一点上,我觉得阿Sam和刘子超都做到了极致。
两人唯一相通的地方,该是都喜欢喝酒,算得上是旅行到哪里,就喝到哪里。而喜好饮酒,该说是所有旅行者的通病吗。不过相比于阿Sam喝得随意洒脱,子超的喝酒就更显得专注一些,毕竟他对旅行所到之处的美酒,也都算得上是如数家珍了。
身为一个喜欢旅行的人,我不知道自己何时会有机会能去到欧洲,毕竟去欧洲旅行算是一笔不小的花销了。就像是子超在本书最后所写的致谢那般,因为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他才能走得足够远,行得足够细致。
虽然旅行从来都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若是没有相应的经济基础,那就真心不再简单了。
在《午夜降临前抵达》的路线图上,我知道那些国家,德国、波兰、意大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但我不知道那些城市,不知道德累斯顿、克拉科夫、布拉迪斯拉发、埃格尔、佩奇、的里雅斯特。
世界很大,世界史很厚重,偏居一隅虽好,但若有机会,还是要走出去,去亲眼目睹世界的广阔,去感受历史遗留下的气息。
世界上本没有历史,因为有了人,才有了历史,那是人类在时间里和世界上所留下的证明,证明那些过往岁月里的人们,曾经鲜活地生活过。
最后,套用刘子超在书里说过的一句话,来作为结束吧:旅行如同一种寻找,寻找逝去的、遗忘的事物,从而告诉自己世界上曾经有过美的东西存在。
愿你走遍世界各地,归来仍爱故乡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