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学过一首歌《明天会更好》,歌名可以说是大部分人的愿景。中华民族以勤奋坚韧闻名,广阔的国土、混杂的民族、动荡的历史都没能把我们割裂,文明始终延绵不绝。无论当下的处境多么恶劣,我们始终坚信:明天会更好。不放弃希望和前进的民族是不会被历史抛弃的。
中国父母的生存哲学看似如此,却消极得多。当他们结成家庭、诞下子女,就终结了自己的可能,为子女而活,没有了自我。孩子在他们眼里就是“明天”,就是一切的希望。这个希望大到什么程度?这个新生命承载的不仅仅是TA个人的责任,更是父母未实现的愿望的满足。
《无声告白》中死去的莉迪亚,就是典型的“被父母吃掉的孩子”。父亲詹姆斯作为一个被孤立、歧视的黄种人,自卑融入血液。当哈佛因为他的不合群而将预留给他的教职给了另一个白人毕业生的时候,他的自卑达到顶点,并且就此画地为牢,将自己放逐到米德伍德,一蹶不振。
当詹姆斯认为一切尘埃落定,心如死灰地带着新婚妻子去米德伍德的大学赴任的时候,他并不知道,妻子玛丽琳的人生也将葬送在米德伍德。60年代的美国,正处在女权运动发展的停滞期,女性不得不安于贤妻良母的地位。与其他的白人女孩不同,玛丽琳不愿意把自己的未来放在一座房子里,缠绵在无尽的家务中,这和她的母亲——一位离异的家政教师的期望正相反。玛丽琳如此渴望与众不同,使她对詹姆斯这个异类一见钟情,并甘心为了他们的孩子中止学业,把成为医生的梦想暂时放在一边。这一暂停就是八年,孩子的接连出生使玛丽琳无暇他顾,复学的计划一再搁置。为母亲清理遗物时,她猛然意识到,自己也正往那可悲的深渊滑去……家庭的羁绊、新生命的到来,让她放弃了最后的希望。
父母二人的生活死去,生机却在女儿莉迪亚身上复苏。她继承了母亲的蓝眼睛——她必然能融入人群,不似当初我那样悲惨,父亲想。为了不失去父母的爱,她对他们的要求来者不拒——她必然能完成我未竟的事业,成为一名优秀的女医生,母亲想。
真正的自我、父母的期望,这两种力量无时无刻不在撕扯莉迪亚的灵魂,她害怕辜负期待、害怕失去爱,惶惶不可终日。一直理解她,作为她情绪宣泄口的哥哥内斯的离开,成为扯断莉迪亚内心平衡的最后一股力量。她决心终止一切的错误,为自己而活,在一个平常的夜晚葬身湖底。
弗洛伊德说过:“梦是愿望的满足。”中国的子女就是父母的一场梦。他们放弃自我,为了子女而活;并要求子女为自己的父母而活。却没有想过,如果你把自己埋葬在了过去,明天要怎么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