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想着希望能够将自己看到的或者体验到的能够分享出来,可是却总有些词不达意,也就一直羞于尝试,参加袁老师的课程学习,让我有了方向,有了重点,还有了一次简短但完整的尝试。谢谢老师的讲授,谢谢小伙伴们的陪伴。
一、4个收获
1.建构主义:可能对此之前也有一些模模糊糊的理解,可以这次是真的让我觉得比较清晰,与现在流行的各种“+”的概念一致,在看书、经历各种的同时+自己的思想、认知,融合重建,升华或者构建新的东西,我想这才是更有意义。
2.化书需要提炼的内容和提炼的方式,这是课程最实用主义内容之一。什么是有意义的值得提炼的内容?内容怎么拓展?告诉我们如果确定提炼和化书的内容;Geeat和提炼流程法,教会我们怎么实现内容的如何提炼和化书的方法。
3.课程名称、目标、大纲的设计,这是我之前忽略掉的内容,原本觉得一堂好课,只要内容丰富就好了,哪里需要那么多花里胡哨的东西,可是这些正是提醒我们课程的价值和意义,也更应该是值得思考的地方。
4.内容的转化,也是非常实用的一节,也是决定课程过程是否灵活、有趣的一个环节。是课程内容,也是课程呈现方式。
二、三个感悟
1.拿来主义与建构主义。市场的各类课程千篇一律,书本内容也是一样的,如何才能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建构主义功不可没。拿来的始终是别人的,内化和再加工后才是自己的。
2.有舍和有得。我们固有的思维可能是觉得书里的内容都是好的,可是好的也不一定就是最适合自己的,根据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以它为中心,其它的旁枝末节就舍弃掉吧,放弃的这棵树木,转头也许会遇上另一片森林。
3.目的导向和用户视角。可能想化的这本书有自己想要的和想要达到的目的,那它是否有用户想要的东西呢?只有自己兴趣、需要、实用的才会更有意义,否则就算被动接受也会出现毫无意义的结果。多想想自己能给别人带来些什么?
三、2个启发
1.实践的重要性。比如五星学习法中让大家自己归纳总结,比如课后让大家的实践操作,也都是体现了参与感。这让我意识到以后不管是自己学习还是带给别人课程都应该注意参与进去,实践体验。
2.巩固的重要性。学习已经大半个月了,一直比较忙,也没有时间来整理和回顾,发现确实是学习的不等于已有的,不用了束之高阁那就是无用的。
四、1个行动
这是一门技术,可是我们只学会了理论,更多的还是需要练习、操作才能熟能生巧,内化成自己的能力。我带来的书是《思维导图》,这里奉上自己画的一幅图,同时希望自己在以后也能够将这种方法带给大家。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