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成功学的迷信》1:为什么优等生不能改变世界
《破除成功学的迷信:为什么你所知道的关于成功的大多数事情都是错的,以及其背后令人惊奇的科学》( Barking Up the Wrong Tree: The Surprising Science Behind Why Everything You Know About Success Is (Mostly) Wrong ),作者是博客和专栏作者埃里克·巴克尔。
Barking Up the Wrong Tree,也是巴克尔的博客的名字,直译过来就是“吠错了树”。这是一个很有画面感的成语,说一只狗追一个人,人跑进树林上树了,狗找着一棵树就站在前面叫,但是它不知道那个人并不在那棵树上。对应到中文,差不多是“缘木求鱼”。
现在人们追求的所谓“成功”,各种鸡汤段子里的“成功学”,可能都是缘木求鱼。关于“成功”的迷信说法太多了,巴克尔这本书就是要用科学研究的结果破除迷信、拨乱反正。
鸡汤的理念都是“不管是什么人,只要自己努力、方法正确就一定能成功”;成功里面其实有很大的运气成分。这就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世界观 —— 尊重客观世界,反对不切实际的幻想。
这本书可以让你更了解“成功”到底是怎么回事。甚至有可能,你了解了这些以后,理性地决定放弃追求“成功”。
为什么高考状元们,后来都没成为特别厉害的人物呢?为什么有些特别厉害的企业家之类的人物,当年学习成绩并不特别突出?
是因为读书无用吗?是因为中国的应试教育把学生都教傻了吗?还是仅仅是统计学上的偶然?
真正的原因,是“好学生”和“厉害人物”之间,有个很深的矛盾。
1.好学生和极端学生
美国高中教育比较注重全面发展,没有这么郑重其事的“高考” —— 但美国高中也有优等生。考察了81个在高中表现特别优异、能被邀请在毕业典礼上做报告的好学生,长期跟踪他们的发展。
这些人基本上就相当于中国的高考状元。而且跟高考状元一样,他们上了好大学,也找到了好工作。90%的人后来都成了医生、律师之类的专业人士,40%的人在自己的职业中算是一流人才。
但是人才是人才,这些人中可没有改变世界的人物,也没有负责运转世界的,没有真正影响了世界的。他们都是高级的打工者。他们跟中国的高考状元差不多,也许高中毕业那一刻,就是人生的巅峰时刻。
“好学生没有大出息”,这个现象并不限于中国,美国也一样。事实上,美国百万富翁高中时的GPA,平均只有2.9(满分4.0),也就是中等生的水平。
规律就是在学校里表现特别好的,后来通常不是真正的牛人;牛人当年在学校里的表现,通常都不是最好的。
第一,学校表现不能反映真实能力。决定一个人的学习成绩的,智商只占一小部分 —— 更多的是自律、勤奋和遵守规则。老师让干啥就干啥,规定的任务全部完成,考试的项目全部达标,这就是标准的好学生。牛人,会是这样的学生吗?
第二,学校喜欢的是全面发展,而牛人是靠热情驱动的。你不可能对所有东西都充满热忱!如果你特别喜欢数学,你肯定不想花时间去背什么历史的考试要点。
真正厉害的人物,特别聪明充满热情的人,上学其实是比较难受的。有时候你得对抗体制,简直每天都在斗争。
“人才”其实有两种。一种是“好学生”,乐于遵守各项规则,善于取悦老师,是体制的受益者。还有一种是“极端学生”,特别反感规则。
而学校奖励的,是遵守规则的人。规则就是“去极端化”。
绝大多数情况下,随大流挺好,极端的人不容易混好。可是特别厉害的人,恰恰也是极端的人。
2.你是一个什么样的领导?
如果让你当某大国的领导人,你会干什么呢?
你可能想搞一些大刀阔斧的改革,做几件大事,改变历史进程,青史留名。—— 而这就是为什么,你和我都当不了国家领导人。
这样的人可能不但没有把国家搞好,还给搞乱了。更关键的是,你根本轮不到上台早就被淘汰了。任何一个国家的官僚系统都不太可能让这样的人上台。甚至在公司,这样的人也不太可能当上领导。
领导都是什么人呢?
领导人对一个单位的作用究竟有多大。一方面,很多证据显示一个团队的成功,和领导人的关系并不大。有些领导的主要工作就是每天早上请大家吃个早饭,有他没他都一样。另一方面,确实有些诸如乔布斯这样的人,做到了力挽狂澜。
那领导人到底是有用没用?
一种是被“过滤”过的领导人 —— 如果你不遵守规则、不能给其他人带来安全感,你就会被过滤掉。那么经过层层过滤,最后能当上领导的人,必然是现行规则的受益者,他们会尽可能地维护现有的规则 —— 他们也就是平庸的领导者。团队靠规则运行,有他没他都一样。
一种,则是“没被过滤过”的领导人。这些人不是层层选拔上来的,而是因为一些特别偶然的原因上位。比如总统出事了,副总统突然当上了总统;或者是临危受命,体制已经不行了,让他做做看。他不是体制的既得利益者,他很愿意打破规则,干一些极端的事情。
穆把历届美国总统分类,结果能以99%的准确度“预言”每个总统对国家的影响。当然是没被过滤过的领导人,能够真正影响世界乃至于改变世界。
“改变世界”不见得都是好事儿,打破规则的后果经常是灾难性的。“皇帝做不得快意事”,一个爱走极端的领导往往不是好领导。
但是,也有少数人,在特定的历史时刻担任要职,而他的个性又恰好符合这个职务此时此刻的要求,那么他走极端,反而成功了。
比如说丘吉尔,就是非常极端的人物。别人都爱国,丘吉尔不光是爱国,是极端爱国 —— 只要他觉得什么东西对英国有威胁,他就要不顾一切地消灭之。甘地在印度搞个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丘吉尔也不干,差点要除掉甘地。像这样的领导人放在平时可能就是国家的灾难,但是赶上二战,也只有这样极端的人才能领导英国对抗希特勒。
正所谓“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牛人”的成功,就是要走极端。
那极端的人都在哪呢?是你想极端就能极端吗?
恐怕得有极端的基因才行。
3.蒲公英和兰花
有些人的DRD4基因变异了,变成了DRD4-7R。带有这个“7R”变异的人,小时候会表现为儿童多动症。
它会让人难以集中注意力、不听话、不遵守规则。但现在科学家看问题不是这么看的,科学家认为基因没有好坏,像7R 变异,只是一个“增强器”。
带有 DRD4-7R 基因的孩子的确有多动症,但他们也有别的孩子不具备的优点:才三岁大,就能主动和其他孩子分享好东西,这显然是社交能力更强的表现。
基因好不好,还得看环境怎么配合。7R 变异者如果在一个冷漠、甚至虐待的环境中长大,他就会表现出多动、对抗的特征。可如果他成长在一个温暖的家庭环境中,他就会成为很好的连接者和组织者。
基因变异通常是非常温和的,不会带来什么显著的变化,人和人差不了太多。大多数人就好像是蒲公英一样,对环境要求不高,在哪里都能生存。
可是有些基因变异,像是这个 DRD4-7R,就是比较显著的。有这种变异的人会表现出跟别人非常不一样。他们就好像是兰花,对环境要求很高。环境不行,他们的生存能力远远不如蒲公英。但是如果环境正好合适,他们能取得极端的成功。
你想当兰花吗?那你先想想电影 X-Men 里面那些人吧 ——
他们身上有特殊的基因变异,的确是超能力,但是他们从小就异于常人,收获更多的恐怕不是羡慕,而是歧视!
比如一个人,身子特别长,腿特别短,胳膊特别细,手和脚都特别大,跑步跑不快,整个都不协调,你想当这样的人吗?
在普通人眼里,这是生理缺陷;在游泳教练眼里,这是世界冠军。菲尔普斯就是这种体型。
他很不适合在陆地行动,但是他非常适合游泳。
如果因为偶然的原因,他小时候没有机会接触游泳训练,他现在会是个什么人呢?事实上,就连菲尔普斯在奥运会狂拿金牌的时候,也不是所有人都喜欢他。有人就在网上说,我不爱看怪物游泳!
天才和怪人之间,真的就只有一线之隔。他们都是极端的人。有时候自己长得就极端,有时候是行为极端。不极端,就不可能取得极端的成功。极端,更可能连正常的生活都过不好。
有了这个对成功的正确认识,首先得知道你是哪种人。你是容易通过过滤机制的人,还是容易被过滤掉的人?是遵守规则的人,还是反抗规则的人?是蒲公英还是兰花,是正常人,还是极端的人?
第一种人,只要环境有明确的规则,做事有明确的路径,他们都会表现很好。他们是好学生、好员工。但是他们应对不了急剧变化的场面,如果有一天突然失业,他们的痛苦程度会比第二种人高得多。而第二种人在正常环境中往往会很难过,非得找到特别适合自己的特殊环境,才能表现出色。
成功策略的第二步是发现自己的特长,寻找适合自己的环境。成功在很大程度上,的确就是运气。
丨由此得到
极端的成功并不适合所有人,需要基因和环境的配合。成功的反义词不是失败,而是平庸。失败其实是成功的近义词,两者都意味着要走极端。
了解了这些,你还羡慕那些特别成功的人吗?也许还不如老老实实当个优等生,过好自己的小确幸。成功学鸡汤说只要你这么、这么、这么做,就人人都能向乔布斯、比尔·盖茨和扎克伯格学习 —— 怎么可能呢?他们都是大学退学生,你敢退学吗?
成功学想把人变成算法,但人生从来都不是算法 —— 人生是矛盾。
人生中充满艰难的选择。是想按规则行事,还是想打破规则?每一个选择都有代价。想当个好学生和好员工,让上级和家长都满意,那你就是一个平庸的人。想当个革命者,那就要得罪很多人。世界上没有万全之策,这个,才是真实世界。
成功在某种意义上,恰恰就是“富贵险中求”。
敢不敢走极端,很大程度上是基因决定的,但人总有点自由意志。
《破除成功学的迷信》2:坚持坚持再坚持
所谓“成功”,并不是一个谋定而后动、理性计算坚定执行的过程,其中可能会有无奈的选择,有偶然的运气成分。成功者可能不是最理性和最现实的人,反而有可能是特别极端的人。
成功者可能是不太理性,甚至是自己欺骗了自己的人。
“坚持就是胜利”这句话没毛病,很多成功者恰恰就是关键时刻没有放弃,坚持下来了。
美国百万富翁的平均GPA只有2.9,学习成绩不怎么样。但是统计也发现,百万富翁们还有个共同点,就是都自诩特别能坚持,做事有始有终,说别人都夸他们可靠。还有人发现,即使你干的是艺术这种创造性工作,也需要坚持,遇到挫折不放弃,把失败当成学习的机会,一路坚持干下来才能取得成功。
一本畅销书叫 Grit: The Power of Passion and Perseverance ,中文版叫《恒毅力》。Grit 这个词对应的中文差不多是“坚忍”, 把 Grit 定义为“热情 + 坚持”,说能坚持,也是人的一种素质,需要好好培养。
再比如说,“刻意练习”需要很长时间的练习,一般的说法是至少需要一万个小时才能达到顶尖水平。如果你上来就说“只要你练习一万小时……”那就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了,谁能坚持一万小时?一点都不容易。
1.特种部队与保险推销员
美国海军海豹突击队(SEALs)是一支非常厉害的部队,它在训练和作战中经常搞一些创新,它在训练中对“人”的研究,经常被商界学习。
海豹突击队的训练非常残酷,喜欢用艰难的训练淘汰人。比如有一项考核,在长达110个小时内,不能休息、不能睡觉,要一直不停地长途行军和游泳。坚持不住的可以马上退出,但退出就意味着被海豹淘汰了;一直坚持到最后的,才能留下来。
海豹突击队就想,能不能在最先选拔士兵的时候,就把那些不能坚持的人给排除掉,这不节省大家的时间吗?最后坚持下来的不是身体最强壮的人,而是精神最乐观、自己给自己鼓劲儿的人。
这个特点,就好像保险推销员一样。
保险推销员是个有点悲惨的职业。你要挨家挨户推销,人们一见你就烦,你刚一开口别人就声明自己不买保险,每天面对的就是冷眼和拒绝。能干好保险推销员的,肯定都是特别乐观的人。他们有个自我激励的方法,每时每刻都在大脑里自己跟自己说话,说这个拒绝了不要紧,我再试试下一家。
在这种长期的挑战中,真正区别能坚持和不能坚持的,不是体力和意志力大小,而是你是乐观还是悲观。
面对生活的打击,人会产生“三个 P”的情绪:自责(personalization)、永久化(permanence)和普遍化(pervasiveness),认为自己就是不行,这个困难实在太大,根本过不去,这件事只能就此罢了。
但是乐观的人可不是这样。不管遭受多大挫折,乐观的人总在告诉自己:
困难都是暂时的,只不过偶尔发生,没关系不影响大局;
这次的失败只不过是因为某个特殊的原因;
这不是我的错误 —— 不是我不行,只不过今天我运气不好。
这种所谓乐观的态度,也不科学啊!说得好听点这叫乐观,说得不好听这不就是自欺欺人吗?人很难从自己的失败中吸取教训 —— 现在这些乐观者的态度,的确根本就不是吸取教训提高自我的态度。
但正是这样的态度,才能让他们坚持下来。而且对卖保险来说,“乐观”这一个素质就够了 —— 什么外向、会说话这些都不重要。统计发现,能在乐观素质上排到前10%的人,总共卖出了88%的销售额。
乐观的人能坚持下来,靠的不是对自己和世界的理性认识,而是靠自欺欺人,哄着自己留下来。那如果一个人真的能够理性看待自己和世界,他会怎么样呢?
2.律师与抑郁症
如果一个人看什么都看得特别准,对局面有精确的判断……他可能是个抑郁症患者。
正常人都是高估自己,说凡是我表现好的那都是因为我能力强,凡是我表现不好的都是因为游戏本身有问题。可是有一种人却能够准确评估自己,他们的自我评估和实验人员给他们的打分是一致的 —— 这些人是抑郁症患者。
也许真实世界就是不太好的 —— 要真看清了,你就抑郁了。乐观是一种自我保护!不然这日子怎么过下去呢?
美国的律师中,得抑郁症的人数比其他职业要高3.6倍。律师这个职业不允许你盲目乐观。作为律师,你必须在打官司之前考虑各种最坏的结果,什么事儿都要往坏处想。这是一个谁悲观谁赢的行业。
这大概就是为什么尽管律师的收入高、社会地位很好,可是52%的律师对职业并不满意,很多人干一段时间就不想干了。
看来自我欺骗还是个福利。其实每时每刻都在自我欺骗,用的方法,是讲故事。
3.故事的力量
有些事儿真是没法乐观,需要讲一个更好的故事才行。比如在纳粹集中营里,所有人对生活都没有最基本的掌控,每天就是等死,有的人受不了直接就自杀了。那些最后能活下来的人,都是什么人呢?
他们找到了一个力量支撑自己活下去,他们给自己讲了一个故事。有的人是为家人而活 —— 他连家人在哪、现在是否还活着都不知道,但是他说服自己,不能放弃对家人的责任。说我将来还要跟妻子见面,我还要照顾孩子,我现在不能死!
人脑里面有一个叙事自我,时刻都在给自己讲一个故事,我们都生活在自己给自己编制的故事里。如果当前的生活状态跟这个故事一致,哪怕苦点累点,我们也感到很幸福。如果生活不是我们期待的故事,人就会很难受。
难受怎么办呢?你可以换个故事。比如一个人在工地搬砖挣钱,非常辛苦收入很少。这是非常难受的局面,但是如果他告诉自己,我这么做不仅仅是为了生存,而是为了接受生活的磨砺,我每搬一块砖都在把自己变得更强!他就能积极乐观地坚持下去。
当然你可以说,这些故事都是虚构的,是自己骗自己。但这恰恰是故事的作用 —— 明明经历了很多失败,犯过各种错误,还干了一些坏事,但是给自己讲故事的时候,专门挑好的说。这其实是人的一种非常健康的心理机制。故事的价值不在于真实准确,而在于提供人生的意义。
要考察一对夫妇的关系是不是足够牢靠,有没有可能离婚,最好的指标不是看他们的经济状况,也不是看他们相处时间的长短,性生活的频率之类。最有效的办法,是让这对夫妇讲讲他们这段关系的故事。研究者判断,这个故事讲得好不好,能在94%的程度上,预测这二人是否会离婚。
一个小孩的心理健康状况,跟在哪个学校上学、有多少玩具、看多少电影这些关系都不大。最重要的指标是看这个小孩是不是理解家族的历史。如果小孩深刻了解家族历史,明白自己这个家族是怎么走到今天这一步,理解父母是怎么回事,他的心理就非常健康。
故事能给工作带来意义。一个医院里的清洁工,如果他把干活纯粹当成是为了挣钱糊口,他工作就很不愉快。但是如果他认为自己的工作也是为了帮助病人,是治疗的一部分,他的工作状态就很好。
工作的意义比工作的收入更重要。这也是我们常说的“something bigger than yourself”。
给自己讲个好故事,找到工作和生活的意义,保持乐观的精神,这是能坚持下来的前提条件。然后再把大目标分解为各种小任务,把每个任务都游戏化,随时奖励自己,获得掌控感,用一个个小胜利慢慢积累进步,这就是通往成功之路。
丨由此得到
面对各种挫折和困难永不放弃,能长期坚持下来,是成功者必备的素质。长期的坚持不是来自体能和意志力,而是来自乐观的精神,来自我们给自己讲的故事。故事都是虚构的,但是故事提供了工作和人生的意义。
真正让人成功的往往不是机械化的理性和算法,而是某些情绪化、非理性的东西。
奇瑞汽车是怎么起家的。当事人后来感慨,说那时候就是安徽的一个小厂,哪知道现代汽车工业是怎么回事,造汽车有这么困难。纯粹是无知者无畏,想造汽车就干起来了,结果一步一步坚持下来,现在居然就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大公司。
大事业往往是这么干出来的。如果开始的时候你清醒地知道这件事有多难,你根本就不会开始。
一提孙中山都说是革命伟人,可是重返革命现场,孙中山早期的反清运动就好像笑话一样。现在一提黄兴,说是个革命军事家,可是黄兴当年十次起义十次失败,哪里像是懂军事呢?
但是这帮人屡败屡战,最后赶上历史时机居然就干成了。大的成功往往不是理性计算的结果,而是这么无知无畏拼命硬干出来的。
这种做法,非常可能遭受失败,谁问我要不要走这条路,大概会劝他别走。还是那句话,成功的反义词不是失败,而是平庸。失败,是成功的近义词。
……可是不管什么事业,不问可行性,一味地坚持,真的好吗?有时候放弃也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