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 | 饮冰患者
旧金山这名字有歧义,大多数英文地名会被直接音译成汉语,比如New York(纽约)California(加利福尼亚)。但San Francisco 好像是个特例,要说我去了“圣佛朗西斯科”的话,估计谁都听不明白。
早期的粤语同胞移民到加州后,也不管这名字有多长,只念San和后面的前半截Fran,两个词一拆一拼,变成“三藩”了,再神不知鬼不觉加一个“市”字,一个美国本土城市在改名换姓后瞬间有了华人天下的既视感。
但“三藩市”也不是最耳熟的,至少我在去之前并不知道,印象里只有“旧金山”。据说那里以前是淘金热的中心,自从墨尔本发现金矿后被唤作“新金山”,三藩就叫“旧金山”了……总之,San Francisco 的译名一向不统一。
进行一场生动的城市自由行,首先需要一个魅力十足的城市。就这一点旧金山和前几篇的纽约、芝加哥是同样的性质不一样的风采。虽然都是繁华都市,旧金山却可以在一个相对紧凑的范围内展现更多元化的内容:美国本土内涵的保留、欧洲文化的沿袭、亚洲早期移民的渗透,可能这也是美国西岸与东岸的区别之一:东岸有历史,西岸有活力。
可想而知,在完全徒步的情况下,你可以看到亚洲、欧洲、美洲的三种面貌,我亲自走过,所以我叫它“多国穿越”。
唐人街有大作用
Powell站附近是旧金山最繁华的市区,紧靠联合广场,出站后随便往哪边走都是一种风景。而我早打定主意第一站直奔唐人街!去理发。国外理发价钱之高早已在海外党中掀起怨声载道,价钱太坑,手艺一般,实在和国内的洗剪吹不能比,于是不少女生都是头发长了就扎,扎长了再盘,那时回国一趟总是迫切理发。
而刚到旧金山的时候,我已经有一年半多的时间没有理发了,唐人街简直是我的救星。事实并不是处处都有高质量的唐人街,但旧金山的手艺真的令我惊艳。
进入唐人街的那一刻仿佛来到广东,七嘴八舌的粤语比英语还难懂。我仿佛被一种东方的力量牵引,那些商铺和招牌让我不知身在何方,因为这里的人完全自给自足。他们有自己的买卖、超市、饭店、居委会、医院、中华学校、中华会馆等古旧产物,华人的世世代代在此生活,习惯依旧顺从祖上。
唐人街的东西确实更加便宜,同样牌子的矿泉水竟比一条街之外的美国便宜一美元多,于是我不管是否口渴便果断拿下。
我四处寻找理发店,却发现都是阿勇发廊、泰丽发艺等上世纪八十年代那种港剧里的旧屋子,灯光昏暗,绿色斑驳的墙面,黑皮沙发,气氛上很适合中年人刮脸修面或推个平头板寸,我却实在没有勇气进去。
还好我没有放弃,终于找到了一家现代版的沙龙,找回了一头久违的清爽感。都说旧金山的唐人街是全美时间最久规模最大的,走出去还颇费功夫。正感叹唐人街地盘太大,华人地位可见一斑时,我终于从龙门里穿出来了,这里好像才是入口,原来我走反了。回头一看龙门上那条“天下为公”的大匾,刚才那两小时绝对是穿越了。
来自昭和的日本町
重回美国,眼前瞬间又是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唐人街喧嚣,紧邻它东面的居然就是金融区,我从没想过这两个地段能如此相安无事。一直向西步行,路上的景致在几个街道之后开始变化,直到路牌的语言都彻底改变,因为那里又是一块生活娱乐全部自给自足的飞地:日本町。
美国的亚裔人口在西海岸占据较大,唐人街韩国城等并不少见,但如此成气候的日本镇恐怕非此莫属。
镇子入口处有一处阔地,内有一座白塔,石牌上写到落成时间是1968年,竟然是昭和年代的日本人赠送的友谊之礼。
虽然镇上的气氛明显不如唐人街上热火朝天,但它面积之大足足占了六个街区。表面上感觉不到,因为餐饮商店等设施都在地下。而除了扎堆的小吃之外,我发现,占据第二大比例的居然又是理发店!看来亚洲人在美发方面确实需求量巨大。(但人均还是比唐人街稍贵)
维多利亚的“六姐妹”
继续向南走,我感觉自己走进了欧洲,因为在Alamo公园附近的建筑全部是维多利亚时期的风格。
红色,黄色,巧克力色……每一面墙都色彩鲜艳,而最有名的是六个联排独栋“Painted Ladies”(彩绘女士),因为六个排排站,华人戏称“六姐妹”。
如今 “Painted Ladies” 已经成为美国建筑的专业术语,用以指代使用三种以上颜色的维多利亚式房屋。
这一路全程步行,大概六个小时,购物参观加上理发,算是效率最高的一趟。不过这也得益于旧金山紧凑而丰富的城市布局:从Powell出发,向北穿过联合广场,进入唐人街,转一圈金融区,西行前往日本镇,南下领略欧式建筑风格,最后向东折回,又可以转到Powell附近。
精彩,也精疲力尽,因为旧金山处处上下坡,名字里只有“山”是名副其实,走路像爬山。坐朋友的车去北湾,我说路上有几处45度在开车。而北湾那里有什么呢,下一章便是码头与汤的故事。
- THE END -
感谢你阅读至此,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欢迎订阅本连载《去一个陌生的地方》,在未来的很多时间里我会慢慢写下所见所闻亦或四方食事,跟新不定期,无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