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一夜之间,新零售这个词到处都是,就跟中台这两个字一样,也计划后面理一篇关于中台的文章整理。看到朋友圈很多朋友分享刘润老师的《新零售》就也买了本,看完后还是蛮有收获的,一个公式贯穿始终,有点冲动想去买他的得到课了。
言归正传,会从零售的本质,什么是新零售,比较经典的案例三方面整理下这篇读书笔记,末尾加点感触。
零售的本质
零售 = 把少量的商品卖给末端的消费者
零售的本质 = 连接“人”与“货”的“场”
- 人 = 流量x转化率x客单价x复购率
- 货 = D(Design设计)-M(Manufacture制造商)-S(Supply Chain供应链)-B(大B 商场)-b(小b商店)-C(Consumer 消费者)
- 场 = 信息流+资金流+物流
什么是新零售
新零售,就是更高效率的零售,其核心就是商业元素的重构是不是有效,能不能真正提高效率。简单讲就是优化人货场之间的有效传递方式,就是新零售。
那么如何能做到更高效率的零售,书中给了三个逻辑
用数据赋能,提升“场”的效率;用坪效革命,提升“人”的效率;用短路经济,提升“货”的效率。
全书都是围绕这个公式展开,变量代入,环节减少,方向切换。
数据赋能 - 场
通过比较线上、线下孰优孰劣,研究如何利用线上线下各自的又是来提升零售效率
天猫小店:大数据助力线下零售
千店前面,精确匹配社区消费群体。阿里依靠强大的数据能力,对店铺周边的人物画像。天猫小店大数据选品更加精准,它会根据每个店铺的店面大小、老板年龄、资金状况,以及方圆一公里内消费群体构成,结合淘系数据,计算出什么样的商品最适合这家超市和社区。
双十一物流背后,其实是一场数据的战争,是数据的指挥枢纽。
根据全国人民淘宝购物车里的数据,阿里就可以预测,大概中国人会买哪些东西,送到哪里去。这些数据虽然不是最终数据,但也八九不离十。利用这些数据赋能物流和仓储,双十一前的三个月,整个中国的物流业就已经开始动起来了。
坪效革命 - 人
流量是一切与消费者的触点,如何高效地为顾客提供最有价值的货品,消费者一旦进入销售漏斗,企业如何利用新科技,提升流量、转化率、客单价、复购率的效率,提升从潜在客户到终身忠诚客户的转化效率。
“一定要试穿才知合不合脚”,说明互联网提供的信息流太简单,不足以支撑买或不买的决定。而线下体验,是更强大的信息流工具。所以有越来越多的体验店,“用品牌体验店取代代理销售店”的新零售逻辑。
85%的消费在线下,无法取代的体验性
小米新零售,如何做到20倍坪效
人效=(流量x转化率x客单价x复购率)/人数
坪效= (流量x转化率x客单价x复购率)/店铺面积
线下的小米之家和线上的小米商城,实现同款同价
选址对标快时尚+低频变高频
选址核心商圈,对标快时尚品牌。与优衣库,星巴克、无印良品用户高度重合。
100个低频分类信息加在一起,就变成了高频。
小米生态链包含充电宝,手环,耳机,平衡车,电饭煲,自行车等20-30个品类,200-300种商品
爆品战略+大数据选品
极致单品逻辑
提高连带率+增加体验感
强化品牌认知+打通全渠道
盒马鲜生 被线下门店武装的生鲜电商
顶层设计
线上的收入必须大于线下,最大程度的增加坪效
坪效=(线上收入+线下收入)/店铺面积
线上每日订单一定要超过5000单,这样才真正是一门有规模效应的生意
实现3公里半径内30分钟完成配送
最终要线下往线上引流,app不需要其他流量支持,能够独立生存
现买先吃 打造极致体验
为什么必须用app才能买单
坪效革命
坪效=(流量x转化率x客单价x复购率)/店铺面积
短路经济 - 货
零售商不应该仅仅面对消费者,而该转过身来,把眼光望向整条商品供应链,利用高科技,优化、缩短,甚至砍掉不再高效的环节,这种新零售的趋势称之为“短路经济”。
定倍率过高就是因为中间商赚差价,短路经济通过短路中间不必要的环节,从而提升效率,
定倍率:商品的零售价除以成本价得到的倍数
因为不同商品的特征导致中间付出的努力程度不同,不同商品的定倍率也各不相同。
名创优品:M2b让实体小店拥抱春天
名创优品这个小店最厉害的地方就是携着1000多家小b的购买力,直接去制造商M拿货,中间没有什么总代理、省代理等各种代理。日用百货的商品供应链被短路成了M2bC2B 海尔的无灯工厂
消费者选择并定制后,在天猫旗舰店下单,然后海尔工厂按照消费者的定制需求,按单生产。
可怕的海尔无灯工厂,因为没有人,所以不需要开灯,整个工厂里,几乎全是机器人。。。
Costco :M2B成就零售“优等生”
特点
* 非常便宜
* 包装非常大
* 品类少
员制引领Costco
最大收入是会员会费
价格+高口碑,会员费反补利润
更少的sku节省了预定追踪展示的成本,降低了平均库存成本,库存周期只有29.5天,低于沃尔玛的42天,带来了资金效率的提升,经营成本也一定程度下降。
未来已来
写在后面
其实开始本着凑热闹的心态看看,因为本身也在这个新零售浪潮中,看完后不仅对现有零售模型有了更全面的了解,更多的是得到了2点感触。
一个是方法论,其实就是不断迭代效能,无论是新零售,各种中台,无论是个人生活还是工作,都是围绕这个问题展开,如何能提升个人和团队解决问题的效能,是一个不断迭代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