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篇章我们说到,技能就是一个人的装备,每多一件装备,人就强大一些,所作所为就会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很少有什么技能是“闲技”,只要它能与其他技能结合起来,就会形成“多维度竞争力”。即使是琴棋书画等被人认为“闲情逸致”的技能,若把精通这些的人的背后思维模式拿出来做别的事,一样是高手,甚至一上来就是高手。做事的节奏感、看事的大局观,”攻城略地“额战略与战术……哪一样不是相通甚至相同的呢?
1.为什么有些人学不好一项技能?
(1)低估重复必要次数
李笑来:时间在惩罚愚蠢者的时候,只会毫不留情——这也是绝大多数人面临的尴尬局面。
比如学英语这件事,20世纪70年出生的人为什么很多人没能学好、更别说精通了?因为他们一开始就认定“其实学了也没什么用”’“我没有语言天赋”,然后放弃了。但后来随着出国旅游变得普遍,不懂英语的人“只能跟团走”。这些没能学会(精通)的人究竟错在哪里?
一个最基本的原因在于:
他们低估了学习一项技能所需要的重复练习次数。
重复,是从笨拙达到熟练的唯一道路。通过大量的重复动作,最终使大脑中两个或者多个原本无关联的神经元之间通过反复刺激而产生强关联。
李笑来举了一个他小时后学吉他的例子,他刚开始弹吉他时,有些地方总是感觉过不去,他父亲对他说:速度放慢1倍去弹就简单了,重复弹很多遍“手指就记住了”。——不是“就会了”,也不是“就熟练了”,而是“手指就记住了”。
(2)低估任务的复杂程度
除了低估重复必要次数之外,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使人们半途而废:
低估任务的复杂程度。
第一,任何一项真正有意义的技能,基本上都是很多技能(或者说“子技能”)合集;第二,大多数技能若但单独拿出来,作用并不大,需要与其他某个或多个技能配合使用,才能“效果惊人”。
比如,擅长画素描的人,除了画直线、画圆,还要研究透视学、光影、笔触轻重之间的微妙差异……所以,真正困难的不是如何掌握某个单项技能,而是如何在掌握多项技能的同时把他们配合起来使用。
又比如写作,它需要观察、表达、沟通、理解他人等,还要恰如其分地使用这些技能,让它们能够巧妙配合。
为什么有些人总是那么快放弃呢?很简单:基于种种原因,他们从来没有真正掌握,更别提熟练、精通任何一项技能。所以,他们从来都不知道任何一项技能最终都是“复杂的集合体”,他们倾向于低估学习任务的复杂程度,总是“拿着苍蝇拍打坦克”——失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2.学习技能真正重要的因素——心存希望
事实上,你只要有哪怕一次学会某项技能的经历就好了。因为在那个过程中,你很清楚自己是如何从笨拙到熟练的,也很清楚自己是重复了多少次才完成“内化”的,能实实在在看到希望。是否“心存希望”才是真正重要的因素。
“至少习得(熟练、精通)一项技能,其实是所有人在任何技能习得(熟练、精通)道路上的起点,也是他们能够到达终点的根本——有经验,所有有能力、有资格“心存希望”。
文中举了个例子,毕加索在咖啡馆用餐巾纸花了一幅画,临走时打算扔掉,一位女士想买下,毕加索要价2000美元,那位女士觉得毕加索画那东西不过只用了两分钟而已,毕加索答道:“夫人,并非如此,那耗费了我60年。”
现在,我们知道,人生命中最重要、最值得拼死守护的是:
希望。
“希望”的通俗定义很简单:相信明天会更好。再精确一点,“所谓希望,就是一个人相信自己的明天会因为今天的努力而变得更好。”
这里的重点是,明天不会自动变得更好。明天之所以能变得更好,是因为今天的行动,是因为今天用正确的方式做了正确的事情。只要持续行动,一切都会改善;反过来,一旦放弃行动,那么明天100%会变坏,没有例外。
能让你升值的是什么?是“思考”和“行动”。“希望”是我们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也是最重要的。
那么,应该如何呵护这个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呢?相信我,无论什么事都是有方法论的,越是重要的事,越是必然有方法论存在,而且越是有方法论存在,而且越是必然有更好的方法论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