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了电视剧里各种宫廷斗争大戏,有没有好奇过真正的宫斗是怎样的?宫斗的输赢更看重个人实力和智谋。现在要介绍的这两位对手一位是北魏宣武帝皇后高氏,一位是北魏宣武帝充华胡氏。
高皇后的家族非常显赫,出身高句丽的贵族,她的姑姑是宣武帝的生母,她的父亲是朝廷重臣,伯父高肇更是官至司徒、大将军。高皇后和宣武帝的结合不仅仅是亲上加亲,还代表着朝中势力角逐中高氏的胜利,更稳定着朝廷的邦交,高皇后的身世显赫和势力强大可见一斑。
高皇后自身条件也不差,她长得美、年纪轻,又是皇帝的表妹,一进宫就被封为贵嫔,不久生下了一个儿子,奠定了她在后宫中独一无二的地位。可她不满足,她的目标可不是一个小小的贵嫔,她把矛头指向了为宣武帝生下长子的皇后于氏,于皇后脾气温、体贴、温柔、善良,实在是只“小白兔”,她从没把高贵嫔当敌人,可惜她占着皇后的宝座,挡住了高贵嫔的路。于皇后生下了长子元昌,身体就不太好,常常喝药,高贵嫔让人偷偷地在她的药中下毒,于皇后毫无察觉,很快消香消玉殒。宣武帝本身就不是个聪明皇帝,于皇后没有高贵嫔美貌,身体又不好,就把于皇后的死当成正常死亡,封高贵嫔为皇后。她当了皇后,还有个人成了她的心头刺——于皇后的儿子元昌,他很有可能会被立为太子,那自己的儿子怎么办?当时元昌只有两岁,母亲已被高皇后害死,父亲被高皇后迷得晕头转向,整个后宫都是她的势力范围,一个两岁的幼儿拿什么来保护自己?高皇后根本不需要什么计谋就能置他于死地。由于太监疏于照顾,元昌很快就病了,没人医治,两岁的孩子在哭泣中结束了自己短暂的生命,不过上天没有容忍高皇后的恶行,她的儿子也很快夭折了。高皇后为自己清除了所有的障碍,渐渐露出了本性,严格控制宣武帝不准随便和妃嫔亲近,可能因为高皇后的美貌,在前朝高家势力无人能出其右,本身手段高明,宣武帝一直依着她,让高皇后在后宫中独宠了二十多年。
胡充华的父亲官至司徒,姑姑是个尼姑,一个尼姑怎么能和高皇后的姑姑、宣武帝的生母相提并论?其实宣武帝热爱佛道,常请僧尼进宫讲经论佛,因此当时的僧人和尼姑地位很高。胡充华姑姑一张巧嘴说得宣武帝服服帖帖,很快胡氏因为姑姑的关系进了宫。宣武帝一见果然光彩照人,胡充华长得美,人又温柔,受姑姑的影响对佛法有很有研究,能说会道,跟宣武帝有很多共同语言,因此更加得宠。她不久就有了身孕,宣武帝快三十岁了还没有儿子,更加重视胡充华。北魏有一祖训“子贵母死”,意思是如果儿子被立为太子,母亲就要被赐死,一直以来无人例外。胡充华倒不太担心,她想着宣武帝不能没有儿子,再者宣武帝一向喜欢她,不会轻易处死。她安下心来生了儿子元诩,她没有急着让宣武帝把儿子立为太子,而是天天劝说宣武帝废除“子贵母死”的陋习,宣武帝被她一张巧嘴说得心动,也实在不舍得让年轻美貌的胡充华被赐死。在元诩三岁时,立其为太子,同时废除了“子贵母死”的规矩。妃嫔们当然叫好,大臣觉得这事关痛痒,却触怒了后宫中独断专行多年的高皇后,高皇后和胡充华的斗争正式拉开了帷幕。
儿子被立为太子,胡充华整天拉着宣武帝不肯放,宣武帝三十岁才有这么一个儿子,胡充华又是他的宠妃,当然愿意日夜陪伴。有了宣武帝这座大靠山,高皇后想下手也找不到机会,总不能当着皇帝的面杀掉胡充华?她只好暗中诅咒胡充华,邪术诅咒当然没有效果,这一回和高皇后败。
可惜胡充华的好日子没过多久,她最大的靠山倒了,宣武帝病重,已无力回天。当时太子只有五岁,前朝有皇后伯父手握兵权,后宫有高皇后掌控,她孤立无援,高皇后已经布置好一切,单等宣武帝一死就向胡充华下手,这一回合胡充华败。
四面楚歌的情况下,胡充华寻求朝臣的帮助,朝中早有人对高氏家族不满,他们提了两个意见:一是调离高肇,二是胡充华一分一秒都不能离开太子。高肇被调去西征,胡充华带着太子搬到了一个高皇后不知情,在守备极森严的地方,这一回合高皇后败。
在朝臣和胡充华紧锣密鼓的安排下,宣武帝去世一去世,太子元诩即刻登基,尊高皇后为太后。胡充华为太妃。胡太妃拿着自己写的诏令得意洋洋地闯进高皇后宫中,高皇后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你居然敢来我这里?”高皇后又气又恨。
“当然要来送姐姐一程。”
“什么?去哪儿?”
“太后为先帝守灵,为新帝祈福去瑶光寺最合适不过了。”
“凭什么?我不去!”
“不去?由得你吗?先帝诏令在此,你伯父在外出征帮不了你,姐姐今天不去,明天只怕连这道门都走不出去了。”高皇后明白大势已去,自己彻底失败,她只好去瑶光寺出家为尼,几年之后被胡太后毒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