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改变孩子,必须先改变你自己
3分钟掌握,即时高效的家庭教育技巧
抛弃愧疚,相信一切从现在开始会变得更好!
“我C,我靠……”
“你滚开”
“你是臭粑粑,我要打死你”
当你第一次从孩子口中听到这些不和谐音时,是不是跟我一样,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那么月岁静好的天使宝宝,开始满口屎尿屁,你崩溃了吗?
是不是也在纳闷,想我诗书世家、以理服人的家庭环境,怎么也不可能培养出这种小恶魔啊!
有没有开始推测联想到他未来不服管教、染上不不良习气甚至作奸犯科了。
凡事不要慌,孩子说的脏话,可能不是你想象得那种“脏”。
先冷静下来,你是受过良好的教育的、精通儿童心理的新时代家长,愿意探索表面现象下的深层原因,能够抓住要害,力挽狂澜,一招制敌。
孩子为什么说脏话?
他在正常学习语言
从语言学的角度讲,学龄前的儿童主要靠非自主“语言获得”来掌握语言,上学后才开始系统性的“语言学习”。
因此,4-6岁儿童说脏话,可能是他们正在无意识的学习语言,他们会从身边环境中任意选择自己喜欢的声音、词语来进行模仿学习,这时,他们并不了解这些词语的真正意思,“屎尿屁”“滚开”这些词对他们来说,跟“妈妈”“面包”其实并无很大差异,也不会因这些不好的词语而产生羞耻心。
你只要换个角度,站在不解其中意的孩童视角再来看所谓的脏话,是不是没那么焦虑了。
讲脏话很刺激
一般情况下,我们都会注意孩子面前的语言表达,孩子缺乏脏话的习得环境,偶尔在外界环境中听到这些不常听到的、新奇的词语,会觉得很有趣,很刺激;
从脏话的语速语调等语言特征来看,脏话说起来也很刺激、很够劲、有力量,因此,也很能激发孩子的使用兴趣。
说脏话的行为得到了强化
孩子频说脏话,还有可能是家长导致的。
有个叫斯金纳的心理学家,闲着没事折腾小白鼠,搞了个斯金纳箱,各种实验,竟然发现通过反复练习能教会小白鼠“按开关——给食物——按开关——给食物”,形成按压取食的条件反射,进而推演到人类学习上,认为学习也是强化刺激而最终形成的。
同理,孩子学会说脏话可能也是强化来的:
行为(偶尔的学说脏话)→刺激(家长的愤怒情绪、惊恐表情、尖叫制止行为)→强化(孩子能看到家长这么多新奇的表现,太有趣太刺激了,以后还这样说就还有好玩的)→行为固着(从偶尔讲脏话发展成经常讲)
只要刺激足够大,什么都能学会。
他在寻求关注
孩子的安全感、自我价值感幼年时都是通过家长的反馈来实现的。
如果强化固着是学习来的行为表现,那我们更应该探索孩子的内心情感世界,承接上一条,家长听到孩子说脏话后的的强烈情绪和行为反应,让孩子感受到家长对自己的关注,他可能还意识不到你在批评教育他,理解不了你行为的含义,但他能够感受到你的关注行为,不管这种关注是好是坏,这来自他潜意识中的错误观念——只有在得到家长的关注时,我才有归属感。
他也需要发泄情绪
你有没有在累了、烦了、或生气懊恼时脱口而出一句国骂xxx,是不是会感到很爽、很减压,虽然你明知这样好像不太好。
孩子也是一样的,也会用打破禁忌、说脏话等形式来发泄情绪、释放压力。
当你自己发泄时你会担心自己会控制不住作奸犯科、认为自己就是坏人了吗?
一定不会!
你的孩子也是一样的,偶尔打破束缚、发泄一下,不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面对孩子说脏话,你该怎样做?
没有必要一听到孩子说了句不那么好听的话,就开始内心翻腾,因为没有教育好孩子而感到自责、内疚;因为孩子不听话而感到愤怒;因为孩子不学好而感到无助绝望。
完全没必要,还没到那种程度,咱们心理学人,都是有方法的,摆平它:
Ø 淡化刺激
既然强化固着的威力这么大,那就别刺激孩子了。
从现在开始,练习睁一眼闭一只眼,只要脏话不是频繁发生,尽量淡化处理。
当你偶尔听到孩子说脏话时,尽管心里万马奔腾,表面上也一定镇定自若,假装没听见。不接话、不应对、不批评、不表扬。
当然,如果不良行为发生频率过大,也要严肃认真直接地告诉孩子“我不喜欢你说这个词,下次请不要再这样说了”,说完就走,保持平静坚定的态度即可,别尖叫,别暴跳。
Ø 转移注意力
孩子跟你说话也不能完全不理啊,我们可以聊点别的呀,找话题、尬聊是每个成年人的必备技能。
从之前孩子的语言中挑出适合的话题、或开启一个新话题,“我听到你念了一个新词语呢~你知道它的意思吗?”“刚才在公园玩的时候……”不管孩子怎样接话,都是将注意力转到其他方向了,翻篇。
Ø 积极关注,关注积极
如果孩子的不良行为是为了得到你的关注,那就关注他,但要注意,关注的是积极表现。
淡化负面表达,与之相对的要为孩子建立积极行为库,关注孩子的积极语言、行为,及时鼓励强化,用积极表达代替消极负面的内容。
可以直接询问孩子“你用这个词语,说这种话,是想让妈妈关注你吗?”
如果得到肯定的答复(即使他摇头但面带微笑,那你也猜对了),那可以与他约定,如果他说积极的好的话,妈妈就会来抱抱他、亲亲他,如果他再说脏话,妈妈只会微笑地看他一眼。
你可能会问,微笑看他不是强化吗?不是,对寻求关注的孩子来说,当他发出信号你回应,他满足需求后,就自然会转而做其他事情了。
Ø 回应情绪
如果说脏话是为了表达情绪,那就需要你探究出孩子语言背后的情绪,挖掘孩子真正的心理诉求,解决了情绪问题,孩子自然也就不需要用这种方式来发泄情绪了。
Ø 找出替代词
你发现脏话已经成为孩子词汇的一部分了,总爱说、停不了,道理他都懂,但不知道怎么办。这是因为他们的词汇量匮乏,情绪表达时缺少必要的交流手段,这时就需要为孩子提供可替代的词语,让孩子更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掌握新的沟通方式。
“你刚才说了一个很不好的词语,我知道是因为你不开心了,但这个词我们都不喜欢,下次你可以试试直接告诉妈妈你心理的感受,妈妈去照顾妹妹没有陪你玩,你可以说妈妈这样做你很难过,你也需要妈妈陪你,这样妈妈就知道你的真实想法了,我们一起解决这个问题。”
Ø 改变环境
最差的一点,孩子生活在充满脏话的环境中,那不用我说,你也知道应该怎样做,换个环境!
如果是家人喜欢这种行为,又换不了,那请你强硬一些,但不是你出面,让孩子做,“爷爷,你说脏话,这是不对的,老师教过小朋友都不可以说脏话,你下次也不要说了,我在监督你呦”。
这么多方法,相信聪明的你一定会根据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选择出最适合的,警告、小惩大诫都可以使用,只要你报着一颗镇定、坚定的养育之心,看到孩子行为背后的成长规律,用科学帮助孩子塑造完美金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