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条新闻,简直目瞪口呆。上海陆先生,为了省钱,家中攒千张优惠卡,整整一面墙都被贴满。
他有一个厚厚的本子,专门记录各种优惠信息。包括优惠额度,使用的规则和期限等,如果家中有需要,就直接去购买,他说很享受这个过程。
从人生的角度来看,这种做法,就是典型的“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别盯着蝇头小利
很多人容易犯一个观念错误:太在乎小利益,却忽略大问题。
比如,有一次朋友问我:在支付宝和理财通买基金,你知道它们的费率差多少吗?
我坦白,不知道。这两个渠道,可能会有千分之一的费用差别。但是,一点都不重要。
最重要的是两个大问题:买什么基金,在什么时候买。
如果这两个大问题没搞懂,亏起来就是个窟窿,不论费率多优惠,都填不上。
最近,朋友聊到另外一个故事。2000年左右,她在外企工作,公司帮忙集资买房,交八万元,就能买下一套三环一居室。她分析一番,入手了。
她的一位同事,平时很精明,会把存款在各种银行之间来回倒腾,就是为了获得最多的利息。这时候,这位同事尽管能拿得出钱,却犹豫了。
第一,这笔钱在当时并不算小钱,更何况对精打细算的她来说,一口气拿出来很舍不得;第二,当时这个房子,房产证怎么办,还没有定数。纠结再三,没有买。
到现在,她依然没有买房,和父母住在一起,仍然来回把钱在各种平台之间转来转去。
那套8万元的房,如今价值300万。
抓大放小,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在投资理财中,选择什么资产,在什么时机入手,这是大事。其他的细节,关系不大的话,就放轻松一些。
别浪费自己的注意力,那也是非常宝贵的财富。
创收才是根本
理财的第二个错误观念,是太注重节流,而忽视了创收。
节俭是一种传统习惯,很多人不断压缩生活成本,在饮食、着重、社交等各个方面,能省则省。
他们以为这是通向财富之路,但其实是通往贫穷之路。
哈佛大学终身教授穆来纳森做了长期研究,得出结论:长期太忙或者太穷,会变傻。
每个人的注意力都有带宽,如果太节省,大脑就将所有精力聚焦在省钱上,从而引发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的下降。
比如说,明明有一个不错的机会,但只看到眼前的损失,不考虑未来的增长,错过了300万的房子。
要实现财富跃迁,不能靠靠同一个维度的节省,而要上升到另外一个维度,抓住更广阔的机会。
同一维度的努力,只会有一两倍的变化;不同维度的进步,才有会指数级的质变。
举个例子,从月薪1万到月薪两万,并不能跨越阶层。从月收入1万到月收入10万,就实现了“小富”。
怎样才能从1万到10万?原来你每天八点下班,即使你干到12点下班,也不可能实现。至于说靠省钱,就更没谱了。
重要的是创造新的现金流,改变你的收入结构,重塑你的商业模式,而不是对原收入做细微的改进。
改变个人商业模式是一项结果,它需要坚实的“铁三角”做支持。
我把它称作“财务自由铁三角”:
认知升级:通过学习,获得了看世界、看商业的新思维;
社交连接:通过连接,找到了与他人合作的可能性,获得了不公开的“暗信息”;
模糊机会:新机会出现时,模糊不清,很多人看衰,你提前一步布局,就有可能获得红利。
如果拼命省钱,不可能投入资源去提升“财务自由铁三角”。
学习、社交、挖掘新机会,都需要投入大量的金钱和时间。盲目省钱,只会离真正的自由越来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