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感,只是一种主观性的解释。
哲人:你具体为何而自卑呢?
青年:看到同龄人那么活跃,而我自己在做什么?看到朋友过得幸福,我不会想到祝福,而是心生嫉妒。长满粉刺的脸、学历、职业、收入,都让我感到自卑。
哲人:其实,在我们谈论的这种语境中第一个使用“自卑感”一词的人是阿德勒。我也说一下我的自卑感吧。
如你所见,我的身高只有155厘米,曾经一直苦恼于此,总是想着,如果我拥有正常的身高,一切就会不同,就会拥有更愉悦的人生。
当我将这种想法告诉朋友时候,他断然说这种想法太无聊了,还说身材矮小可以有让人感觉轻松的本事。
这番话让我明白了价值转换。身高155厘米,不是劣等性,只是一个低于平均数的客观数字而已,问题在于我如何看待这个身高以及赋予它怎样的价值。
在和别人比较的过程中,我产生了主观上的自卑感。
青年:困扰我们的自卑感,不是客观性的事实,而是主观性的解释?
哲人:正是如此。将身高看成优点还是缺点,全凭自己主观决定。正因如此,我可以自由选择。我们无法改变事实,却可以任意改变主观解释。
事实上,阿德勒也承认自卑感人人都有,自卑感本身并不是什么坏事,有时还可以成为促进努力和进步的契机。
青年:人究竟为什么会有自卑感呢?
哲人:人,作为一种无力的存在,又希望摆脱这种无力状态,继而有了普遍欲求,也就是追求优越性,通俗来说就是希望进步、追求理想状态之类。如果无法达成理想的自己就会产生自卑感。我们应该摈弃自卑感,不断进步。
青年:的确这样啊,自卑感越强,就会越消极,认定自己一无是处。
哲人:这不是自卑感,而是自卑情结。
青年:两者有何不同呢?
哲人:自卑感前面已经说过,自卑情结是指一种复杂而反常的心理状态,跟自卑感没有关系,比如俄狄浦斯情结。
另一方面,自卑情结指把自己的自卑感当作某种借口使用的状态。比如“我因为学历低所以无法成功”这样的想法,就属于自卑情结。
青年:但现实情况就是高学历的人更容易获得成功啊!
哲人:问题在于你如何面对这种社会现实。用原因论来解释,就会消极悲观,而如果从阿德勒的目的论出发,才会看到生活的出路。
节选自《被讨厌的勇气》
阿德勒的一句话值得我们用来鼓励自己:
“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什么,而是我们自己如何利用被给予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