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题纲
论点: 女性诗歌来源于日常现实生活并反映和记录日常生活的变迁
举例论据:女性诗歌和女性诗人的诗歌举例
论证: 女性诗歌的历史和争议、当前女性诗歌不足之处的反思、对于当前女性诗歌建议和远景
总结:女性诗歌和日常生活变迁分不开的。
女性诗歌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联,生活是诗人创作的土壤;诗歌灵感源自于现实生活的积累并反映现实生活、高于现实生活但同时又记录了不同时期的日常生活变迁。
一、什么是女性诗歌?
人们通常认为女性诗歌有两种阐述:
一种是为歌颂女性而作的诗歌被称之为女性诗歌。诗歌是真实情感表达的载体,歌颂女性的诗歌的诗人所描述和想表达的对象一定是女性,但诗人不一定是女性;很多歌颂女性的古诗歌让人为之赞叹并产生共鸣:
1)为母亲而作的诗如: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首诗中母亲对远行的子女的慈爱让人产生共鸣。(作者:孟郊)
2)为爱人而作的诗如: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作者通过诗传达了对爱人的忠贞。(作者:元稹)
3)描写女童的诗如: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这首诗展现在人面前的是无忧无虑的扑蝶女童,让人不禁回到童贞少年时代。(作者:杨万里)
另一类是女性诗人创作的诗歌亦被称之为女性诗歌。人类的喜怒哀乐,残缺的人生,令人烦恼的现实日常生活,人生遗憾等现象和情绪均可通过诗歌来表达;不同时代的女性有不同的思想,不同女性的生存环境亦体现于其作品。如:
1)“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摘自《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这是浪漫主义坚守者-南宋女词人李清照对思念的极尽倾诉。
2)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
-摘自《致橡树》;这是当代女诗人舒婷对爱情平等的意识表达。
3)青山冢,凡尘渡,清风郁解千条路;花绽放,酒醇香,遥望春色谁与同!
-摘自《烟花》;这是新时代作者母丽华(作者本人)对当下美好生活的感慨。
二、近现代女性诗歌的发展特点。(女性诗歌归属于诗歌,所有关于诗歌的发展特点均适合于女性诗歌的发展特点)
特点1:多元化发展。
在传统诗歌里,不管诗人是直接抒情,间接抒情,衬托,意味,联想想象,用典,对比,白描还是渲染等技巧,大多数诗或词均采用规范的骈文,对仗等古体诗或近体诗;纵观近现代诗歌,语境和人文环境有所改变,人们在诗歌鉴赏上也有了一定的变化,诗歌更趋于化繁为简,诗人更着重于以诗歌为主要载体去体现诗歌的立意,从而跳出了古诗固有的框架而拥有了自由表达和平等分享的机会与可能;由此就产生了一些自由体诗歌。诗歌是歌颂当下,缅怀过去,和畅想未来的一种文字载体,我认为适合当下文化语境中的诗歌可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诗歌。
诗歌体裁只是形式,而诗歌体裁须为诗歌内容服务,只有诗歌体裁的公平展示,才能带来诗歌作品的多种可能性,也才能全面有效地反映新时代诗歌的新气象。
1> 格律诗(以及词、曲):模仿古诗歌体裁而作的诗歌;内容于当下语言环境下阅读较为晦涩,读者不容易理解,极少部分人仍在坚持写古体诗歌。
2> 新体裁诗歌:模仿古诗歌体裁而用当下语言而作的诗歌;
A)押韵、流畅的对仗,但是是以当前的语言而创作的诗歌。它传承了古诗歌的优点,并融合了当下语言,所以才称为新格律诗。
B)脱离古诗歌的固有体裁而结合当前语言环境下产生的自由体诗歌。如不遵循格律规则的网络诗;这种诗是介于格律诗和新诗之间,又同时具有上述优点的新形式;这种诗是在已有体裁基础上进行诗歌体裁的大胆创新创造,以为传承古诗技巧又创新出新的格律;简而言之,它就是格律和新体自由诗而衍生出的新体裁诗歌。目前有两种声音:有人认为,这种新体裁的诗歌是在继承古诗歌的基础上而创新,不能否认其价值;也有人认为新体自由诗破坏了古诗歌的美感,是使古诗歌没落的罪魁祸首。所以新体裁自由诗歌,褒贬不一。
3> [endif]个性化:完全自由表达的诗歌。近现代的部分诗歌体现了诗人“个性定制化”特色,现代主义诗歌得到张扬和延伸,现代诗的体现也不拘一格;众所周知,古代诗歌是以诗歌体裁的来判定派别和种类,而近现代诗歌更倾向于创作主体个性的表达,如现在流行的散文诗。(散文诗的抒情性比古诗歌强烈,散文诗特点是能描述细腻而复杂多元及微妙的情感)
特点2:与时代并行。
现代诗歌反映了现代人文思潮和生活变迁的需求,并与世界文艺思潮并行;女性诗歌体现并扩展至歌,诗,词,曲,乐,舞,剧,唱,诵等各个领域并发挥了各自的独特魅力,更丰富了诗歌的面貌。
三、女性诗歌与日常生活经历了怎样的变迁?
人类历史发展至今,女性在社会和家庭分工中,和男性一样,都是历史与生活的构成者、推动者和责任者。尤其中国近现代以来,中国女性的生存境遇有了很大改变,中国女性的就业机会和受教育程度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女性随着时代变迁和经历而寻找到自己的心灵归宿,从另一方面讲,女性较于男性更敏感、更脆弱,所以女性更需要诗歌,中国女性的思想由初始的封建思想慢慢过渡到现代的文明思想;同时中国女性诗歌也经历了一个积累,变革,爆发,沉淀的过程。
1> 积累期:中国古代诗歌拥有厚重的历史积累和文化积淀,也是历史赠予我们的美好遗产,从西周时期至中华民国初期,这部分的诗歌历史是近现代诗歌无法超越的。
2> 变革期:经过汉字改革,五四运动,文化大革命等一系列历史变革促使诗歌也经历了一个变革期;女性文化亦在长久的压抑中觉醒,这是新旧文化变革的分水岭,诗歌亦然。
3> 爆发期:新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后,政局稳定,人们对精神文明的需求急剧增加,诗人们也开始慢慢褪去束缚,纷纷尝试新的蜕变思潮,这个时期的诗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景象的爆发,先后出现了一批诗歌佼佼者,如海子、顾城、江河、北岛等极具特色的诗人。
4> 沉淀期:进入21世纪后,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呈现出朝气蓬勃的气象,人类的文明从未如当今时代一样光辉灿烂与充满不确定性;中国诗歌也陷入争议:
争议之一:古代诗歌的没落是因为民间诗歌的崛起。
有人说民间诗歌的崛起是诗歌的没落,因为诗歌不再弥足珍贵而成了大众娱乐,或是诗歌不再有深度、有难度,作为民间诗歌支持者的我不赞同这样的说法:
首先:晦涩的古诗词已经不适合当前的语境,如果要传承诗歌的血脉,必需革新,如何革新需有组织性的讨论和反复实践,而非抱怨、设置假想敌攻击和自我放弃促成。
其次:民间诗歌的繁荣恰恰证明了人们拥有了更强的精神文明需求,不光体现在社会的宽度和广度,也从侧面体现了国家内部阶级层上的进步,实为国之大幸。现代人需要诗歌,女性更需要诗歌,但诗歌并非天马行空的幻想,必要求创作者的思维在宽度和广度上有限的想象,假如我们人人用诗歌表达,这不是很美好的事吗?普通人用诗歌歌颂她的生活,这种表达方式并不值得去鄙视,相反应该鼓励和赞赏;允许任何健康的声音存在才是真正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何况当下语境下人们用简单自白的语言表达也是一种输出方式。
最后:诗歌的深度和难度,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很多人认为现代诗歌少了些美感,这其实是当下环境下现实客观存在的。我认为最基本的诗歌立意是:一篇诗歌的灵魂是能表达出写作人想表达的东西,作品好坏应有大众评判或专业人员评判,而不代表简单的东西就不美,生活化的东西就不美;现代诗这种残缺的美,也是另一种纯粹的简单美。
争议之二:革新之路艰难。
进入21世纪后,诗歌创作有些是模仿古诗体的格律诗,也有适合当下的白话散文诗或其他革新的自由体,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结合体又产生出了新的争议。致使民间诗歌拥有了大量的创作,有优秀的作品,当然同时也制造出了大量的文字垃圾;现代诗歌必须改革,必须重建诗歌标准和规则,必须有个大框架去约束和引导诗人遵循这个规则,怎样建立独特的中国诗歌革新方向也是比较复杂的过程,我想这个需要诗歌专题组进行反复讨论,分析,研究,不断思考,不断去丰富论证。我期待有天能看到诗歌革新纲领。
争议之三:诗歌在逐渐失去它的市场。
诗歌革新难还有一个客观条件存在:有特色的诗人和真正的诗歌爱好者在快速流失。事实上我们每个人不能只拥有现实生活,还需要有诗意的世界,但当下社会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精力被外界迅速分散,过度强调经济带来了精神世界沦陷和集体陷入物质追求的现象。浮躁致使很多人来不及做自我分析和精神文明建设,我们不讲去研诗、写诗,当下有读诗的人应该也比较少。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尤其在现在的疫情状态下,人们会放慢脚步静下来思考并探索诗歌带给人的精神愉悦。
四、对中国女性诗歌发展的反思
1)诗歌边缘化。
诗歌边缘化,必将阻碍诗歌的发展;诗歌创作除了热爱,还需有灵感,有写作基础,有想写的冲动和想表达的欲望才能进行创作;简而言之,诗歌需要拥有语言的淬炼、沉淀和跳跃感;21世纪以来,宽松的语境和无规范约束而带来诗歌的空前繁荣复兴,也出现了诗歌泛滥,无标准可言的状况;那么民间诗歌也有了空洞,虚假,无意境的状态。由此造成女性诗歌相对于古代诗歌历史来说,优秀的作品不多,致使诗歌只浮于表面,空喊口号,如果这个时代诗歌边缘化是必然,那么女性诗歌的未来在哪里?
2)作品类型归类难。
由于21世纪的诗歌呈现出多样化体裁,未形成“集成“效应,所以未给后来者留下可参考的规则。单一模仿古诗歌又缺少了诗的灵魂,新诗体裁又具有明显争议性,那么究竟是古代诗歌好还是现代诗歌好?我们能为后来者留下什么?
3)民间女性诗歌乱象丛生。
A)过度宣扬女权主义。
B)部分女诗人越线表现诗的内涵。
“跨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手捏一块屎”等诗歌内容让人产生严重不适。诗歌创作的初心是为了情感表达,但诗歌必须要有诗歌的品格;诗歌表达内容不一定是正面,或许有悲伤、颓废,但诗歌的表现需以真善美为基调,反对假、恶、丑。这是我们生而为人的基本道德标准,诗歌亦然。如果一味用诗歌表现恶俗的内容,或为了博得眼球或是一味的哗众取宠,那么诗歌的本身是什么?诗歌的趣味性又在哪里?我举手赞同2022年3月29日修订版《中国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公约》倡议:坚守艺术理想和艺术良知,保持对艺术的敬畏之心;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
C> 网络的无约束性导致诗歌的极端自由化。
1> 诗歌产量过剩,但是在诗歌质量上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
过于喧闹的互联网和复杂繁复的世界,使部分纯粹诗人望而却步,抄袭现象也致使很多具有优秀潜质的诗人斩露头角后对网络失去信心后彻底隐藏起来。由此可见诗歌在网络上有序展现可以给他们提供一个相对纯粹的展示平台。让诗歌回归本源,才能让诗歌走的更远。
2> 有一小部分有特色的诗人和诗歌作品发现于民间,这是网络文学和诗歌自由化的功劳;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诗歌的继续发展,也拓展了诗歌的表现模式和人文文化体现,同时也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
五、对中国女性诗歌发展的建议与远景
1)应形成并维护诗歌良性机制,让女性诗歌找到它本身的归属。
诗歌行业规则应如大国治理一样治而不乱,假想在大框架内,各种诗歌体裁能发挥它独特的价值并有它可以发挥的平台和机会,这实为美事一件。
1> 由于20世纪以来中国女性诗歌新创作的接受度不够高,国家应鼓励诗词专家、民间诗歌组织、诗歌爱好者共同创造良性机制,让创作、写作技巧、诗歌理论、诗评等各方形成相互沟通,支持和支撑的局面,使中国诗歌的事业形成良性互动,以开创更美好的未来。
2> 不能一味模仿古诗词,也不能一味的模仿欧美文学,是传承古诗词还是融合现代诗歌模式,如何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我个人认为还是需要讨论并有主流引导。
3> 建议提高办刊的标准,提高刊物诗歌的质素,减少并限定网络诗歌自媒体的数量,因为网络诗歌混乱时期已经过去,此时是诗歌整合、规范、立规、引导的最佳时期。同时纸质刊物需要增多: 可另发一关于诗歌或文化艺术作品展示刊物,或当前发行的刊物留一半作为诗歌或文化艺术作品展示区,希望留有一栏专为女性诗歌。
4> 为何当下女性诗歌没有有序发展? 单一的讲,所有诗人,均需以作品发声,我们珍惜才能爆发者,但诗歌事业也应如其他行业一样,需培养深耕者;总的来说,在诗歌大道上做到和而不同,各个诗人又能显出她自身的特点,才能走的更远。
2)纯化和精炼大众的诗歌鉴赏能力。
读者在寻找诗歌,而诗歌也在寻找读者,读者的鉴赏能力亦需要引导,应有专业人员在一些公众的媒体上进行专业诗歌解读与文化评论,以养成读者鉴赏诗歌的习惯和经验,从而去尝试当代语境下诗歌的探索和创新;做到雅俗共赏,鼓励大众化尝试;这也是防止诗歌边缘化的办法之一,因为真正热爱诗歌的人必是把诗歌写作和鉴赏当成一生的热爱。
3)当下的女性诗歌需要创新。
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多元化和多样性也带来了诗歌缺乏方向感的困惑,近期的中国诗歌在创作风格、体裁上没有形成相关的“集成”或“团聚”效应。创作必是连接过去和将来的桥梁,我个人认为如能在传统诗歌与现代诗歌的完美结合下,而形成既能传承古典诗歌又能适合当下的现代诗歌,才能体现当代人文价值,衍变的现代女性诗歌自身才拥有它自身的灵魂。
4)诗歌需要有监管制度
近十年以来,女性诗歌在诗歌体裁上反复尝试,很大程度上也在重构诗歌的秩序、重建诗歌的标准。同时因为网络开放化,也致使监管覆盖面不够广、监管不够及时而导致没有一个统一的监管规则,诗人更是各自为营,并未体现并激发出诗人沉淀、专注、纯粹,注重自身建设等美好品质,我认为经过一段时间的混乱,女性诗歌必会在各方的努力下形成有序规则。
由此可见,女性诗歌和日常生活变迁分不开的;女性诗歌必在当下社会环境下无数次反复淬炼、创新和论证,才能真正沉淀下来并深耕;相信当代女性诗歌一定会随着日常生活的变迁突显出自身的魅力,更能为人们所接受并追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