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百度百科,思维力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能力。其实,思维就是我们看待这个世界的眼光,进而以凝练出行动指南。
当前,思维训练的课程尘嚣甚上。在众多纷扰中,麦肯锡理论仍然在逻辑思维领域保持一种超然地位。作为一种思维表达的工具,虽然芭芭拉·明托的金字塔理论具有基础地位,但在具体实践中还需要更多的工具和方法,不断提升我们的思维力。
形成思维力,必然要先立后破
思维力提高是一项天长日久的技术活。不是经历多了,路走得多了,就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而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反思、提炼、总结、提高。
日省三身十分必要。
正如练武功需从练马步做起,学习也要学会“划小圈”,注重整体知识的吸纳和分解。
提升思维力,也要学会先建立框架,借用前人的智慧和成熟的经验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日常我们需要的思考框架一般有三种:
一是借助已有框架,比如时间管理四象限法则、SWOT分析法、波士顿矩阵、PEST分析法等都可以拿来就用。这就需要学习掌握尽可能多框架模型。
二是完善已有框架,当已有框架不能满足需求,就需要根据实际进一步完善已知框架,添加调整必要的要素。
三是建立全新框架,面对新的问题和实践时,找不到合适的框架模型,需要建立全新的框架。当然全新框架建立也不是胡乱搭建,也要遵循时间顺序、逻辑顺序、结构顺序和程度顺序等。
建框架虽然为解决问题提供了直接的指导,但不能框住和固化我们的思维,还要根据实际采取发散思维、水平思维、批判性思维,打破思维的局限性,避免出现隧道视野。
古典老师写了一本书《拆掉思维里的墙》,就是告诉我们改变习以为常的心智模式,推倒束缚自我的思维之墙,重新寻找生命的意义,探讨行动的方向。
因为世界总在变化,你就不能原地踏步。
提升思维力,学会借助工具
在思维形成和构建的过程中,有一些久经锤炼的工具可以借用,例如思维导图、逻辑树、MECE、图形解构等。
思维导图是由托尼·博赞开发的,是一种运用发散型思维可视化的工具,被广泛运用于商业、学习等各个领域,也有很多制作思维导图的工具可以使用,比较流行的有MindManager、Xmind、百度脑图等。思维导图以中心图为主题,通过模拟大脑发射性结构不断延伸彩色线条,在各个节点上通过图文配合激发联想,使思考和知识可视化呈现,能有效提升个人的感受力、理解力和记忆力。
逻辑树是麦肯锡推广的思考问题工具。它就像一颗平躺的大树,左边是树根,注明目标和中心问题,右侧逐步开枝散叶,以逻辑结构排列项目,逐层细化分解,呈扇形展开,并以结构线条进行连接。逻辑树是对核心问题的层层有序分解,遵循一定规则和顺序,能够有效避免重复和无效的思考,从而简化问题处理,利于团队分工协作。
MECE同样来自麦肯锡,是英文Mutually Exclusive,Collectively Exhaustive(相互独立、完全穷尽)的英文首字母缩写。简要讲,MECE就是“不重不漏”,对复杂的现象进行分类、归纳时,让各种分类不相互重叠,确保没有任何遗漏项目,这需要对项目、问题的性质进行根本的挖掘。这至少需要掌握问5个WHY的方法。
图形解构也是一种提升思维的有效方法,通过简笔画、手绘等方式,分析项目或问题的结构,进行图解翻译,建立直观明晰的视觉化呈现。主要构图方式有树型、矩阵型、流程型、卫星型、循环型、图表型等类型。
展示思维力,实现结构化表达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被称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在其著作《逻辑哲学论》提出的最主要的思路就是“世界—事实—思想—句子”,简单理解为逻辑层面的世界是由句子构成的,因为思想需要有句子进行表达。而以句子方式表达,要想清晰明了就需要有一定结构。
无论是李忠秋的结构思考力课程还是王琳、朱文浩的《结构性思维》,都对思维展示的结构化表达方法提出了清晰的思路,那就是遵循金字塔原则的“结论先行、分类清楚、逻辑排序、上下对应”。
结构化的类型有上下结构和横向结构两种方式。上下结构包括自上而下的询问回答和自下而上的概括总结。横向结构主要有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
事实也表明,遵循金字塔结构的确可以提升思维的表达能力,使演讲、写作、交流更加清晰、通畅,更能展示个人强大的思考能力。
例如在很多演讲、谈话栏目中,在抛出论点后,就会常有“下面我主要讲三点”或是“主要原因/措施有三点”。这个“讲三点”就是一种结构化的呈现,在数量上有助于受众清晰理解你传递的信息,帮助你快速在他人心中营造逻辑性强的印象,通过厘清思路、组织语言真正提升你表达的逻辑性和条理性。
思维力的结构化表达,同样可以运用在PPT、图形结构等方方面面。总体而言,就是实现“隐性思维显性化、显性思维结构化、结构思维形象化”。
推荐书籍:《结构性思维》、《思维力 高效的系统思维》、《激活你大脑的“图解思考术”》、《金字塔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