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是师生之间沟通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中学科教学的主要作用就在于以这种活动作为源泉,引发学生的文化性发展。
一、从“行为主义”到“活动理论”
(一)“行为”与“活动”的分野
“活动理论”综合了理解人类行为的多种学术领域,发展出超越了“个体”与“环境”的二元论的“活动”概念。“活动理论”(activity theory)也叫“文化一历史活动理论” (cultural-historical activity theory: CHAT),它作为“一种研究不同形式人类活动的哲学,横跨学科的理论框架”,亦即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分析的模式”、“一种社会历史分析的模式”、“一种中介行动的理论”源于康德和黑格尔的古典德国哲学、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和20世纪20, 30年代维果茨基(JLC Barrurtjciuk)等苏俄心理学家社会文化学派的传统。特别是活动理论采用了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关于活动与意识动态联系的观点。活动理论者认为,有意识的学习和活动完全是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活动不能在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意识也不能发生于活动的语脉之外。
(二)“活动”的基本界定
“活动理论”的先驱鲁宾斯坦(S. L Rubinshtein)说,人类的心理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因此,必须从“活动”的基本形态(劳动、学习、 游戏)之中研究这种现象。而且,“活动”是受客观因素所制约的,但不是直接的制约,而是借助“活动”的内部因素(目标、动机之类)作为媒介的。这就是所谓的“外因通过内部条件而起作用”。他归纳了“活动”的四个特征:
1、活动总是由主体实现的。
2、活动是主体与客体的交互作用。
3、活动总是创造性的。
4、活动是独立的。
]最有代表性的“活动”概念的界定,当属《苏维埃心理学词典》的词条:“活动:主体与周遭世界之间的交互作用的动力系统,在这种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对客体的心理表象得以表征与具体化。借助心理表象的中介,主体与客体世界的关系得以实现。活动的范畴构成了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论为基础的苏俄心理学的显著特征。苏俄心理学有两个要点。其一,心理与活动统整的课题——这是区分形形色色的把行为与心理割裂开来的意识心理学(内省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等)、行为心理学中的种种自然主义倾向(行为主义、新行为主义)与苏俄心理学的一个要点;其二,发展原理与历史主义原理的引进——倘若在研究中具体地贯穿这两个原理,那么,活动就不能不成为问题。这是因为,活动是心理反映的发展的原动力。活动的范畴,在现实的种种心理过程(认知、动机作用、意志、情绪、人格、集体等) 的研究中,以及在种种心理学领域(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工程心理学、工业心理学、动物心理学等)中,是用来阐述心理功能的。活动的范畴通过作为阐述原理来运用,使得心理学中的心理分析原理发生了变化(诸如,意识与活动的统整原理、活动的内部结构与外部结构统整的原理、作为社会性、历史性经验之习得的机制的内化一外化原理、心理反映取决于反映客体时的活动结构的决定论原理等),进而在心理行为的系统形成和作为心理学基础的主导性活动、活动的细微行为的分析、人际关系的分析等的理论中得到了发展。受客体制约的规定性与主观性是活动的基本特征。所谓受客体制约的规定性,是指周遭世界的客体对于主体产生间接性的影响。换言之,意味着在活动的过程中客体得到了变形。正因为此,客体才有意识地、更正确地得到反映。 人类的活动显然是受客体所制约的。这就是说,人类的活动是受社会条件制约的。这是因为,人类的活动同工具、行为模式、语言、社会角色、价值、社会规范密切相关。活动的主观性表现在如下的主体的能动性上。亦即,心理表象是受活动取向、决定选择什么时的过去经验、需求、态度、情绪、目标、动机作用,以及对于事件与行为的主观意蕴的水准中的动机作用所决定的。"
这段论述说明:第一,所谓“活动”是指人与客体之间的关系。第二,通过在心理学中引进“活动”的范畴,说明人类受外部客体的制约,特别是受社会环境的制约。第三,在活动的过程中“主观性”亦即“意识”得以产生,等等。
二、教学的“活动理论”的发展及其关键概念
(一)活动理论的发展阶段
当代活动理论发展的代表人物恩格斯托姆(Y. Engestrom)研究了维果茨基以后的活动理论,区分了如下三代的活动理论的发展。第一代活动理论把人类行为视为指向目标对象的行为,揭示人类行为首先是以工具和语言,符号、意念和技术之类的“人造物”的创造与使用为中介的。这种理论重点突出了维果茨基提出的“中介”概念,把文化制品和人类文化关联起来,从而把个体与社会关联起来。第二代活动理论始于列昂节夫(A. H. JTEeOHTheB)的《活动・意识・人格》,他的“活动”概念的革新性在于,在集团和共同体的宏观层面上去分析活动,引进了规则、共同体和分工等三个社会要素,从而把个体与共同体的互动凸显出来,并且强调存在于活动系统中的矛盾对于变化与发展具有推动作用。这样,人类行为被视为一连串相关活动的建构,一种文化历史的形态。第三代活动理论针对第二代活动理论对文化多样性缺乏敏感性等的弊端,超越了单一活动系统和学校封闭的学习状态的局限,提出了“学习者集体”和“高级学习网络”的概念。并且以相互作用的多种活动系统作为分析单位,推进了在这些活动系统之间设计网络、对话、合作的实践研究,从而开拓了活动理论的新天地。
(二)教学活动与心智发展
“教学”是以学生一系列的活动构成的。就心智发展来说,“活动”可以视为“外部制约”(周遭世界、物理环境、社会文化)与“内部制约”(个体的心理机能与认知过程)的交互作用。
在学科的教学中,学生的活动指向人类积累下来的“社会经验”的习得。学生通过学科的学习活动所发展起来的新的心理形成物,包括了自我调整、合作、规划、理论思维、认知兴趣、科学的概念体系等等。另外,习得“学习的方法与技术”之所以极其重要,也是因为教学是指向学习活动的形成的。教学这一活动有别于社会的教育现象,是学生发展的社会文化组织的一种独特的形态。
(三)教学活动与社会互动
“活动理论为教学设计而分析学习过程和结果提供了新的视角。它关注的不是知识状态,而是人们参与的活动、他们在活动中使用的工具的本质、活动中合作者的社会关系和情境化的关系、活动的目的和意图以及活动的客体或结果。" “教学”是一种借助配置特定的活动而引发学生发展的“组织化的社会环境”。教学中的学生的发展是依存于“教学”这一社会环境的状态的。
(四)教学中的“合作性活动”与“集体性主体”
教学活动 (无论个人活动还是集体活动),不是单纯个人的行为,而是一种社会性(合作性)行为。所谓“活动”,不是单纯的个体心理学层面上,而是社会集体层面上展开的过程,活动的主体是“集体性主体”。教学设计的“集体性主体”可以区分两个水准。一是设计课程与教学的“集体性主体”,即课程改革方案、课程标准及教科书的编制者;二是直接实现教学活动,通过个人与个人的相互作用构成教学过程的“集体性主体”,即教师与学生。
三、教学的“活动理论”:实践“学习共同体”的理论框架
(一)新旧教学活动理论的差异
在客观主义教学观看来,信息和应当掌握的一切知识存在于学习者的外部,所谓教学不过是帮助学生消化这些信息而已;而建构主义的教学观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同环境交互作用之中借助社会相互作用而共同建构的。否则,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知识。这就形成了新旧两种教学的活动理论,它们之间存在若干不同点。其一,学习原理不同。前者是“传递”,后者是“参与”。其二,活动单位不同。前者是“主体一客体”之轴,后者是“主体一客体一主体”之环。其三,活动的对象不同,前者是学科内容,后者是文化。其四,活动的性质不同。前者是劳动的隐喻,后者是游戏的隐喻。其五,发展原理不同。前者是内化的过程,后者是内化一外化的统一过程。其六,指导逻辑不同。前者是训练,后者是矫治。
(二)合作性“学习活动”的价值
教学是集体性的,而教学中的合作性“学习活动”有助于发展学生健全的人际关系,教学中的合作是教学的全过程必须考虑的问题。“合作学习”和“同步教学”中的“集体学习”、“个体学习”并列,是一种学习形态。这种学习形态对于学生的学习活动拥有特殊的价值。合作性“学习活动”形态的最大特点在于,借助参与活动的所有学生的合作活动来解决设定的课题。
(三)合作性“学习活动”的组织
合作性“学习活动”的形态可以用种种不同的方法构成。如何组织学习小组,关系到合作学习的成果。让不同合作状态的学生尽可能一起从事作业,尽可能交替地发挥核心角色的作用,是最合乎合作的本质的做法。这种学习小组大体是由教师组织的,不过,学生自身也有选择权。例如,学生通过选择内容不同的课题可以组织相应的学习小组。学习小组中的合作作业,通过每一个成员在各个阶段的共同行动加以实现。
(四)“建构性教学”活动理论的挑战
建构性活动理论作为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一种理论框架是富有启示力的。基于建构性活动理论的实践探究为我国21世纪的学校教育改革提出了挑战,特别是对校本课程的开发、教师的专业成长、学校的合作文化等方面,将会不断产生新鲜的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