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我追剧的脚步总是跟不上潮流的更迭,《人民的名义》送审片都疯传了一个月了,我却还没看完,昨晚看到四十多集,就是侯亮平被诬陷的片段,高育良与老师的谈话间意味深长的说了一句“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
这句话出处的故事,我曾读过,犹记得是带着青年时的愤慨、带着对周伯仁的惋惜。
公元322年,晋室重臣王敦起兵作乱,其弟王导及家族受牵连,为了请罪一大早王导带着王氏子弟跪在宫殿门前等候皇上发落。这时周靑进宫,王导希望周靑能替他说些好话,便小声对他说:“伯仁(周靑的字),我全家100多口,就靠你了。”结果周靑就当没听见,昂首走进宫去。等他从宫里出来,已经喝得晕乎乎的,王导和他招呼,他还是不理不睬,一边走还一边嘀咕:“今年杀贼子,取个斗大金印……”
后来王敦总揽朝政,要收拾周靑遂询问王导:“周靑也算是个人才,是不是给个官当当?”连问了几次,王导因想起周靑曾在宫门口不帮自己的事就一直都沉默不语。王敦见他这样就眼中凶光一闪:“如果不配为官,那么应该杀掉!”王导还是沉默。于是,周靑被王敦杀害。
后来,王导有一次在整理中书省的文件时,才发现周靑极力维护自己为自己辩白的奏章。又听说了那天自己跪在宫门时,周靑一进宫就激烈地维护王家全家,只不过没有在自己面前表示出来而已。联想到自己却在能救活他的时候没有伸手相救,一股强烈的负罪感涌上心头,他回家后对儿子们说:“我虽不杀伯仁,但是伯仁却因我而死。幽明之中,负此良友呀!”
周伯仁是用心去交王导这个朋友的,他以为王导知道他的心;而王导,名为世族豪门之首,却在交朋友的时候,不能交心,只通过外在言行判断敌我。
可悲、可怜、可叹,名臣就此妄冤。魏晋风骨不仅仅是清谈与玄学,更重要的是那份浓浓的人文情怀。王导亏欠周伯仁,甚为多矣!
再回到《人民的名义》,就容易理解高育良说这句话的意思了,在他的眼中,侯亮平这位高徒就是为了保全自己而冤死的伯仁,比起王导,他更多了几分可恶,可恶在牺牲高徒是在对全局完全知晓的情况下决定,可恶在牺牲高徒是为了保全自己利益的自私前提下,可恶在牺牲高徒的同时还是标榜着自己的决定是出于对大局的考虑,而非一己之私。
正应了那就话“真坏人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假好人”。
说到这里,可能又有人会谈论如何分辨好坏善恶。笔者想说,黑白之间还有丰富的色度,无法定义什么是好坏,且用孔子与子贡的对话留白,是非曲直,人心各异。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乡里的人都喜欢他,这人怎么样?”)
子曰:“未可也。”(这还不能说他就是好人。”)
“乡人皆恶之,何如?”(“乡里的人都厌恶他,这人怎么样?”)
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这也不能说他就是坏人。最好是乡里的好人都喜欢他,乡里的坏人都厌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