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杂曲•鼓吹曲辞•将进酒》,用来劝酒的一个题目。我目前在全唐诗里看到三篇,作者分别为李白、李贺和元稹。元稹的那个不喜欢,跳过。想先说说李贺。
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
烹龙炮凤玉脂泣,罗屏绣幕围香风。
吹龙笛,击鼍鼓,
皓齿歌,细腰舞。
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
劝君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伶坟上土。
开头即下足笔力描写欢腾的盛宴——
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
琉璃杯子,琥珀色浓稠的美酒,闪着耀眼的光泽。
烹龙炮凤玉脂泣。
当然不可能吃龙肉凤肉,“龙”和“凤”用以指代精美珍贵的菜肴。
罗屏绣幕围香风。
各种香味缭绕——酒香肉香,或许还有别的熏香——宴席四周则围着漂亮的帷幕。
你读到这里,有什么样的感受?
我读到“烹龙炮凤玉脂泣”的时候,感觉味道已经不对了。
“烹龙炮凤”这个词,总给我一种说不出的粗鲁感。像是一群兽在大快朵颐,和刚才的琉璃琥珀真珠之精美细致极不相称,形成了一个很怪异的对比。
而后面的“玉脂泣”也一样。这几个字描绘的其实是肉在煮的时候有油冒出来,但“泣”字却让这本该诱人的场面有一种悲伤。
此时还有歌舞表演——
吹龙笛,击鼍鼓,
皓齿歌,细腰舞。
同样用了很浓重的笔墨来突出场面的华丽。
笛子不是普通笛子,是“龙笛”(很高级的笛子,据说“声似水中龙鸣”);鼓也不是普通的鼓,是“鼍鼓”(鼍[tuó]:一种鳄鱼。指用鼍皮蒙的鼓,敲击起来声音特别洪亮吧)。歌者有着洁白的牙,舞女有纤细的腰肢。
一切看上去都很美好。
但是所有这一切,偏偏被围在幕布里面,形成一个小圈子。
不仅透出荒诞甚至有些诡异的气息,且让人觉得,作者似乎并未参与其中。他更像一个隔得远远的旁观者,冷眼观望。
慢慢地他注意到,太阳快要落山了。
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
日之将暮,春之将尽,桃花纷纷凋落,像红色的雨点。
而“桃花乱落”把整个气氛的节奏都加快了。可以想象舞者不断加快甚至逐渐纷乱的脚步,还有随着气氛的不断高涨,可能有酒洒了,或者什么饰物翻了。
盛宴逐渐到了顶点。
或许也快接近尾声。
但我们并没看到结尾。眼前的画面似乎渐渐远去,耳边只轻轻响起了这位旁观者的话——
劝君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伶坟上土。
他像是对着人群,又像是在自言自语。
他说,多喝点,多喝点,整日不醒最好。抓紧青春的尾巴,尽情享乐吧!嗜酒如命者如刘伶,死了还不是一滴都喝不到么。
很悲的心情,用冰冷的语气掩盖了。
而李白多热乎啊!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
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酤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同样喝酒吃肉,他是多么畅快坦然,令人感觉他全然地投入其中、享受那一刻。
他也愁,也悲——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这几句到我耳中是很悲伤的,有一种无以言说的孤独。
但他心还是热的,还有一点信心,有很多豪迈,有畅快淋漓过日子的劲头。
与之相比,李贺是冷的。
不同的身世际遇,炼就不同的人心,也磨出不同的笔。
而笔下一席宴,又何尝不是一段人生?
天下无不散的宴席,世间也没有不死之人。在这有限的时间里,有人用力酣畅地过,也有人冷清而抽离。
反正,最后的结局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