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性练习7
1.China and Russia vetoed a U.N. resolution on February 4 that would have backed an Arab League proposal for the Syrian president to step down.
2月4日,中俄否决了此前阿拉伯联盟向联合国提出的让叙利亚总统下台的决议。
(纠结了好久把联合国放在哪里比较合适……终于觉得这样还比较通顺~ )
改译:“中国和俄罗斯否决了一项联合国安理会决议案……”
原分析:联合国有五个常任理事国,决议案只有在获得全体一致通过之后,才能成为决议,只要有一票不赞成,决议案就被否决了。中俄作为5个常任理事国的两个,怎么否决了安理会没有通过的决议?政治时事的国际新闻中常常遇到的resolution一词有4个词义:一是“解决”,二是“提案”或“议案”,三是“决议案”(英文有时用draft resolution),四是“决议”。有的译者常常将“决议案”和“决议”混淆起来,因而造成译文错误。
分析:原分析完美地解释了我的错误……
2.China has created a far more efficient and productive model for a developing economy.”
中国创造了一种更高效、更富创造性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模式。
改译:中国开创了效益和生产率高得多的发展中国家经济模式。
分析:productive在此译为“生产率高”比“更富创造性”合适。不过我觉得加上不定冠词“一种”更好。
3.Since 1990, China’s GDP per capita has grown three times faster than India’s; it had attracted $336 BN in foreign investment in the 20 years to 2000, compared with India’s 18 BN; and in 1990s its manufacturing sector expanded at a rate of 12 percent a year, double the increase in India.”
原译:从1990年起,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比印度快3倍;2000年前的20年间,中国共吸引了3360亿美元的海外投资,而印度仅有180亿美元;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制造业以每年12%的速度增长,是印度增长速度的2倍。
原改译:自1990年以来,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是印度的3倍(或者译为‘比印度高2倍’)。截止2000年的20年间,……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制造业的年均增长速度达12%......
原分析:这段译文出现一段似乎不该有的翻译错误,即把倍数弄错了。
分析:我觉得上面的改译才是“出现一段似乎不该有的翻译错误,即把倍数弄错了”。
4.The driver’s carelessness was responsible for the car accident.
这场车祸是该司机大意所致。
答案:这个司机的粗心大意是这次车祸的原因。
5.The tourists accepted the pleasures of moon night.
游客们感受到了月夜之美。
答案:游客们陶醉在月色中。
分析:改译中“陶醉”用得好!比“感受”好。不过没有翻“night”,但说了“月色”应该也就代表了是夜里,所以这里应该不翻也可以……嗯。
6.I realize that it is quite the approach these days to suggest that we either ought to look at our foreign policy and put that as priority number 1, in other words, the security of America must come first or we must put our priority on domestic problem and turn away from the problem in the world.
我发现这些天来国内甚是盛行这样一种处理方法:要么关注我国的外交政策并将其置于首位——即将美国的安全问题放在第一位;要么将国内事务作为重中之重,而对国际上发生的事不予理睬。
答案:我认识到,近来很流行这样的说法,我们或者应当注意我们的对外政策,把它放在最优先的地位,换句话说,必须把美国的安全放在第一位,或者是我们必须把国内问题放在最优先的地位而不去管世界上的问题。
分析:几道题都关注了“approach”的用法。 本句中是翻译成了“说法”。“these days”在此翻译为“近来”确实比“这些天来”好。不过后面还是我翻译的好。
7.In the first stage, there were Soviet approaches on the level of military attacheto military attachein several capitals---Tokyo and Canberra were two of the capitals selected. The approaches followed the usual outwardly casual pattern: “Wouldn’t it be a good idea?”
在第一阶段,苏联在几个国家的首都(东京和堪培拉是被选中的首都之二)分别进行了大使之间的接洽。这些洽谈都遵循着表面上比较随意的惯例:“这不是个好主意吗?”
注:实在不是很懂。不过将“ approach ”译为“接洽”这里应该还是比较合适的。
答案:在最初阶段,苏联在几个国家首都——东京和堪培拉是两个被选中的首都——进行了武官对武官一级的接触。这些接触采取通常在表面上很随便的方式:“这难道不是好主意吗?”
分析:基本差不多。但是我当时是不了解背景不知道该说什么,所以最后一句话就只是直译了,没想到标准答案也是这么干的,所以很好奇最后一句到底是什么意思?
8.Kissinger’s approach, at least at the beginning, was more long-range, more global.
基辛格的方法,至少在一开始,是更为长远和顾全大局的。
答案:至少在开始时,基辛格的着眼点是更长远、更全球性的。
分析:正确。不过把中间插入的“至少在一开始”放前面可能更符合中文语序。学习了!
9.If a supplier country stops shipments for political reasons, the recipient country had the right to ask for nuclear fuel from the bank that is established on Russian soil.
如果供应国由于政治原因停止装货,接受国有权到建造在俄罗斯境内的核燃料库内自取。
改译::如果核供应国出于政治原因停止对外提供核燃料,那么核燃料接受国有权向这家建立在俄罗斯境内的核燃料储备库提出申购。
分析:忽略了“the bank”中定冠词的翻译,补充“这家”。另外动词不知道用什么比较准确。我自己想的是“自取”但答案给的是“申购”,不太明白申购的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