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8-26
万万没想到,昨日随手写的《方唯书店》一文,被初中物理老师转发给了书店老板,然后老板就转到了自己的朋友圈和员工群,再然后就看见阅读量爆表了,比平时的小文高出了十倍还多。一个店员举着手机蹬蹬蹬跑过来问是不是我干的,然后送了我一杯果汁。走开没几步又转身眨着眼睛说,要多帮我们写推文哦,我说好呀,你们做活动我就写。哈哈哈~
无意中读到报纸上的一篇文章,提到健坤北大青鸟一方面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培养,还同时注重提升职业素养。每个学期都会安排职业素养课,每个班都要求进行即兴演讲、团队能力测评、主题班会等训练,学校还会定期开展“读书月”“手抄弟子规”“湘江毅行”等多种活动,甚至还实行了“虚拟公司”的培养模式。在该模式中,按照正常公司的组织结构设立人事部、技术部、产品部等等,每位学员都有对应的岗位职责,各司其职。同时,还引入绩效管理制度,学员根据表现竞聘上岗,之后再根据工作表现给予虚拟工资,让学生对自己的薪资结构有更理性的认识,有利于找出自己的不足,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提高相关技能。最后,学校会通过薪资和考评分数对学生的综合表现进行量化评估,以便家长了解孩子的表现,从而加强和学校的双向交流。老实说,我有点儿被惊到了。作为民办IT培训机构的旗舰,北大青鸟确实有很多值得我们无论是高职还是本科院校学习的地方。从某种程度上讲,它很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并且有了比较成熟的课程体系,更关键的是,它比较到位地实现了“以人为本”的培养模式。而反观我们高职院校,可能是因为自己有学历认可资格,也仗着有国家财政撑腰,无论是服务意识、市场意识还是创新能力都远远不足。再反思我们百捷本身,只是一味地标榜着自己的校企合作模式如何如何好,可为了推动合作院校进行改革和创新,又做了些哪些落地的实事儿呢?从我们的顶层设计、教学队伍建设到执行力,差的都不是一点半点,必须好好反思,同时高效地产出结果。否则,这种没有多少社会价值的合作又能持续到何时?
前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教授在为《现代大学经营之道》一书作序时说,地方高校应更加开放地将整个高校的改革和发展自觉地纳入到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规划之中去,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地支撑地方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要。一边是企业对人才求贤若渴,一边是学生就业质量的不尽人意。作为致力于成为中国最值得信赖的高等职业院校产教融合、混合所有制办学改革一体化服务提供商的我们,是不是应该拿出更加务实地态度和高效的执行力,去最终实现学生、学校和社会的共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