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连线那位母亲说,他们夫妻的教育方式就是简单粗暴,孩子从小都很乖,那现在上高中了,很注意外在评价,学习成绩也在下降。院长说当一个人向外求的时候会形成讨好心态,会过得很卑微,将来性格会出大问题。那怎样才能让孩子向内求而不是向外求呢?
那就是父母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注,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拉近与孩子的心理距离。
那怎样来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呢?那下面我们来看人需要的五大心理营养。
五大心理营养是:
第一个:无条件地接纳(0到3个月)
不知道以后孩子会不会孝顺,也不知道他乖不乖,但你会尽所能的满足他,爱他,即使你什么都不知道,这就是孩子渴求的无条件接纳。
第二个:此时此刻,在你的生命中,我最重要(0到3个月)
孩子小的时候会寻找一个重要他人(依恋对象),孩子会希望有人能把自己看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如果没有得到他的“我是最重要的感觉”,他就会一直带着这个期待长大,结婚,甚至不断寻找答案,导致人际关系出现问题,因为有很多困扰,也导致他不能全力做一些有意义的事。
第三个:安全感(4个月到3岁)
安全感是孩子相信自己。他知道,自己在面对各种困难、问题时是安全的,可以从困难、问题中走过去。
孩子得到安全感的来源:
1、妈妈情绪稳定:处于焦虑状态的妈妈,很难心平气和,担心这担心那,情绪容易失控,导致孩子没安全感。
2、注意夫妻关系:父母关系好,孩子会开心,因为父母是孩子全部的世界。如果父母经常吵架、互相指责,孩子就会害怕 ,而他无法表达就会用各种古怪的行为来呈现。
第四个:肯定、赞美、认同(4到5岁)
这个时候孩子有“我”的意识,肯定、赞美、认同是孩子得到自信的最重要的一个心理营养。父母愿意去欣赏孩子并且用语言和行动表达出来,孩子会充满自信,真正源自内心的自信,他知道自己是个有价值的人。
孩子有自信,认为自己有价值,他就会有一个新的我,并且明白“我是谁”,然后有信心去面对他的人生,面对人生中的各种问题、难题。培养自信,让孩子感受到价值感。
第五个:学习、认知、模范(6到7岁)
就是榜样的力量。
首先有关系才有航标,刚出生不久,有人就无条件接纳他,让他认为自己是最重要的,接下来安全感使他能够独立,然后得到肯定、赞美、认同,到了六七岁有学习的模范,这些都是孩子将来学习能力的基础。如果有,孩子自然会有生命力去探索、学习新东西;如果没有,他就会耗费大量生命能量、寻找曾经未被满足的心理,就没有办法展现那个年龄阶段最好的生命力。
心理营养开始给够最好,如果没有那就要继续补。
那像今天的这位母亲,孩子已经上高中了,进入了青春期,那家长该如何做呢?
青春期的孩子,是希望被尊重,被理解,被认可,被肯定,他需要心理支持,情感安慰,需要一个民主平等宽容的家庭环境,来容纳他的成长。
第一是认同孩子。
青春期的孩子,同伴是孩子们课余时间玩乐、倾诉和分享秘密的首选对象,家长不再是孩子唯一的重要的人,这个时期家长需要认同并接纳自己的权威逐渐降低的事实,适度放手,支持并帮助孩子拓展交往范围,树立正确的交友观念。
第二是建立心灵契约。
心灵契约是用语言或行为表达出对方想表达而没有表达出来的内心活动,能让情感表达变得通畅,能让爱流动起来并滋养对方,能让沟通少些障碍,能让你在孩子身边时彼此和谐相处,不在孩子身边时也能自我约束。
第三是注重语言逻辑。
1.共情关注:观察--理解--行动,无论孩子的行为出于怎样的目的,是否恰当,父母都应给予温暖的回应。如果孩子被晾在一旁,他就会面对压力,如果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大脑会遭受负面影响。
2.充分沟通:交流的目的是让孩子掌握分门别类的词汇,并学会他们的使用方式,可以讲述语境,讲述操作步骤与过程,讲述因果,尽量多的言语拓展和扩充,进行更复杂或更深层次的对话。
3.轮流谈话:父母和孩子在交流时轮流参与谈话。
当然了,如果知道了这些方法,但在做的过程中不会操作,或效果不佳,那还是需要来系统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