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断断续续看了将近有一周左右,拖的比较长,是因为自己对于民谣和音乐了解不算太多。我喜欢听民谣,纯碎、干净,偶尔码字的时候喜欢单曲循环一首自己喜欢的民谣歌,跟着熟悉的旋律有一种回到家的安宁之感。作为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鲍勃·迪伦,他的音乐之路就充满了争议,而这次的诺贝尔文学奖也不乏争论。看完让-多米尼克·布里埃的《鲍勃·迪伦:诗人之歌》,在这位鲍勃·迪伦粉丝的眼里,鲍勃·迪伦是一个自由的灵魂,他不代表谁,这是一个杰出的歌手,是一位在美国历史上有着深远影响的集民谣、摇滚、诗人的于一体的原创艺术家,作者通过独具匠心的排列方式,为读者呈现了一个不一样的、另一面的鲍勃·迪伦,按时间的顺序,结合了他的大量诗歌、歌词、歌曲、访谈、演讲和其他传记的内容,呈现了他的音乐创作之路、感情经历、电影和宗教足迹,勾勒一个不一样的他。
鲍勃·迪伦一生获奖无数,90年荣获法国艺术与文学勋章“司令勋位”;96年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97年获得总统颁发的肯尼迪中心演绎奖;2000年获得极地奖;专辑分别获得格莱美最佳传统民谣专辑浆、最佳乡村专辑奖、独唱摇滚歌手演绎奖;08年获得普利策奖;12年颁发总统自由勋章……如此等等,在获得众多荣誉的同时,也伴随着很多猜忌和攻击,想起一句话,叫着:“高处不胜寒”,他创作新式民谣,收到圈内大佬们的猛烈抨击;他把民谣融入摇滚,摇滚圈内对此很不屑;他的创作只信仰自己时,人们觉得他没有信仰;他追寻耶稣,又有人怀疑他的信仰;他想往前走,人们想怀旧;他被人快要遗忘时他又回归到原点,重塑经典。时间的齿轮滚滚而过,他在乎的,他信仰的,他所走的路,只代表他自己,只走自己走的路。
这是一个孤独的开拓者,在音乐和诗歌的道路上,他始终走在一条漫长而艰辛的悬崖路上,这一路,他的探寻带来了功成名就也带来了身心疲惫。他需要被理解被支持,但是众口难调,他始终走在前沿,对于音乐和诗歌的爱好和研究,他有着与众不同的脾胃和胆量。他每一次的挑战,都给传统和权威带来威胁和震撼,尽管后来大众承认当时的他确实很出色,但是这一路他是孤独的。他把自己的爱恨情仇以及怜悯、信念和愿望融入到创作之中,但是那些隐晦的暗喻,总是被大众津津乐道地无限放大其背后的意义,追捧的一味奉承;不屑的一味讥讽,挖掘的背后,他唯有沉默。
是是非非,人言可畏,他只是忠于自己的想法,抓住当时一闪而过的灵感,他只是醉心于创作,喜欢音乐和歌词创作。但是人们更倾向于自己的癖好,热衷挖掘偶像背后的八卦和隐私,他成名太早,习惯于倾听,习惯思考。这是一个敏感而聪慧的明星,也是一个最熟悉的陌生人,他在万圣节的演唱会上说:“我戴了鲍勃·迪伦面具上台。”没有人想过他这句玩笑话背后的意义,鲍勃·迪伦赋予他自己的,不仅仅是一份虚荣,也是一份不安。他是谁?他是鲍勃·迪伦,鲍勃·迪伦是谁,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开创者。他的诗歌朗朗上口,押韵、隐喻、意象,简洁之中,韵律和寓意深刻,一千个听者也许会有一千个感受。一首好的歌曲,带给听者不仅仅是耳膜的享受,更是契合了当时听歌的心境和心情,当歌曲的情感和彼时的心境融合、擦出火花、产生共鸣,年少时听的是伤感,年老时或许又是一种释怀;开怀时听的是轻松,伤心时听的忧伤;他在唱自己,也在唱大众。之所以他的歌声深入人心,音乐赋予了他的作品,有了一种跳跃式的灵性。
不随波逐流,不沉迷功名,不喜过分解读,不愿亲密接触。一直在路上,他所做的一切都只是他自己所开创的路,他只取悦自己。在追求艺术的路上,他有着一颗赤子之心,孤勇而坚决。他只代表他自己,一直如此。这是我在让-多米尼克·布里埃的《鲍勃·迪伦:诗人之歌》这本书中,看到的鲍勃·迪伦。他的独特成就了他自己,也成就了那个光辉时代。
如果一个人既有才华,又坚持不懈地奋斗不止,想必不被当时的圈子所接受,也会被后辈追捧。一个人在经历的风风雨雨时,总会有一首歌直入人心,让你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卸下所有的防备。激荡人心也好,风平浪静也罢,总会有那么一首歌,在合适的时机,抚慰人心。这也是鲍勃·迪伦带给歌迷们的恩惠和魅力,青春和幻想,浩浩荡荡,在时光的剪影之中,在记忆的穿梭之中,他的歌始终在那里,陪伴着懂他的人。鲍勃·迪伦走过一段段长长的隧道,他在黑暗中游走,只为了能攥住一瞬间的灵光乍现,而这一瞬间的力量能带来荡气回肠的震撼。他的任性给他带来累赘但也收获了更长的路。致敬这位寻路人,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安静任性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是一件幸福而不易的决定。他只代表他自己,他走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