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80后的农村娃,小时候是没有幼儿园可上的。一般孩子到个六七岁了就直接上一年级,正式被称作“小学生”。读完中学,应了大人们常说的那句话:不认真读书,回家“吹牛屁眼”。很难听,但从小听到大,几乎听惯了。有同村长辈碰见会惊讶道:这个伢没有读书啦?可见我们缀学还是有点早。
南下打工,火车上检票员会喊:同志,请出示您的车票。我们与”学生”的称谓已渐行渐远。到广东了,人称“靓仔”或“后生仔”。自己也彻底不当自己还是个学生了。
当我们已成为“农民工”中的一员时,以前的同学有人成了大学生,后来还有人读研究生。在与我们失去联系的日子,他们一定有人成为硕士生,乃至博士生。
扯了些关于学生的闲家常,当然离不开学生上头的教师。记得中学的围墙上称我们的教师是世界上最光荣的职业,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然而,现实中能自觉做好“教书”的教师就很让人拍手称快了,至于“育人”我想全体中国人都不要抱有如此奢望吧!我不想赘述媒体上关于那些为人师表却禽兽不如猥亵儿童、或有严重暴力倾向的教师的报道。或许它们只是一小部分,却不知道是以残害了多少幼小的心灵作为代价,才将这些人绳之于法的?我也无力声讨当前一些乡镇教师是如何用尽心思、屡变花样让学生家长掏钱的。我更不想回忆当年那些为校车改革“前仆后继”失去花样年华的幼小生命。我真不知道古人留下来千年古训“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有多少教师听了会不脸红的?
当然大一些的学生自我保护意识会强一些,然而他们的思想却继续被压制和被残酷的应试教育所折磨。中国的学生在学校有一件事情学得很好——勿庸置疑那就是答题。周而复始的考试把他们变得犹如一台答题机器,他们习惯了别人来出题自己来作答;他们习惯了跟着老师所谓的重点方向走;也习惯了将所有问题的答案提前准备好。他们不知道步入社会后需要自己给自己出题了;也没有现成的答案了。于是他们有人迷失了自我,有人盲从地抄袭别人的套路,殊不知读书时千军万马过一座独木桥的统一步调在这个条条大道通罗马的社会完全行不通。
一旦走出校门,他们已不再可称为学生了。但他们的思想世界一下子还没有穿越到现实世界来,因此他们还有着学生的模样,学生的思维方式。我去年遇到一个暑期进厂的高三毕业的眼镜哥,孤癖的小伙子很少会主动同人打招呼,后来我经常找一些话题与之攀谈,了解到他的父母务农,家庭困难,自己高考不理想,没钱复读。那个自卑,谁瞅谁知道。可能语文也确实没学好,讲话逻辑也是一团乱遭。我告诉他在我们老家能考上高中已经很牛逼了,来这里做事的90后高中生一大把的,所有人境遇都是同出一辙,没读好书的人才会在这里见面,但你若是一条龙,终究能混出去的。
我不知道农村走出来的有多少像这样半途而废的学生!我们与其说是学生的悲哀倒不如说是这个社会的悲哀!
现实如此,唯有独善其身。不要将孩子的未来过多寄于中国的教育便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