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早上,去逛早市了。
其实不需要什么东西,但是还是打着给孩子买双面胶的名义去了。双面胶搞定只花了不到2分钟,可是,我在早市上逛了90多分钟。
什么都不需要,又好像什么都缺。
这个拿起看看,那个拿来摸摸。时间就这么无声无息的消逝。
有点逃避的感觉,在家就需要写东西了。可是,输出真的是个技术和力气活儿。
难怪在书里有人说,一个人的输入永远要比输出多很多,才有可能做到更顺畅地输出呢。
前期的观察、阅读、生活、工作、体验,都可以视作输入的话,如何把这些输入变成别人能看懂,对他人和自己成长都有利的东西输出,就更是难上加难。
2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体验?
在外人面前,自己通常会努力去展现一个完美的自己-或者说,至少,是有这种期待的。
火车上,地铁里,假模假样的拿出一本书读。貌似一直在翻书,其实也没记住几句话。
听到朋友谈论一本书,你不禁跳出来说:“哎,我也看过这本书,真的不错!”真相是,你甚至可能连这本书的目录都没有翻看过,买它,只是书单里有。于是买了,买了当然是自己的,至少将来有看的可能性嘛。
地铁上,拿出一本书,说要给孩子念书。假想周围的人对自己偷来赞许的目光。回到家,孩子想跟你玩,你一把推开孩子“去去去,自己一边玩儿去,我有事呢,别打扰我。”然后,刷起了微信。
3
每个人的心里,可能都曾经住过一个“假想观众”。甚至,他现在都还没有离开。通常,在他面前,你希望表现的更好。
对于一个调皮不听讲的学生来说,最糟糕的不是老师和父母对他的管教。而是根本对他视若无物,完全的忽视他。
这样类似的体验,对于成人来说,同样很难以忍受。
所以,我们“假想观众”面前有意无意地,扮演着一个相对更好的自己,试图吸引“他”的注意力。回到家里或者一个自认安全的环境,却往往原形毕露。
翘起腿,举止大方的你,在家,可能马上“抠脚大叔”附身。
希望在别人面前表现更为完美的自己,当然无可厚非。毕竟,人是一种社交动物。
要是一开始就展露自己最丑陋的一面,相信后面,愿意再主动去探究你心灵美好的人,应该不至于会很多吧。
焦虑自己表现不够好,会丢人,所以迟迟不敢动笔去写-至少我周围好几个朋友是这样的。
看着别的大号里的公众号文章,有理有据有节,有血有肉有干货。再看看自己写的,立马遭到一万点的打击和伤害。
好在,我不怕。因为“我有写出世界上最烂的文章的权利”。
昨晚在古典老师的公众号上看到这句话时,瞬间焦虑值降低。
4
英伦才子阿兰.德波顿在《身份的焦虑》中提到:
“不管身份的焦虑如何令人不快,但我们还是很难想象一种完全摆脱身份焦虑的美好生活,因为一个人对失败和在他人面前丢脸的恐惧,实际上意味着他抱有一定的追求,期待某些结果的出现,以及对自己以外的其他人心怀尊敬。身份的焦虑是我们承认在成功生活和不成功生活之间存在公共差异的时候,必须付出的代价。”
是的,我承认,自己有追求。
这个追求,不一定以经济为目的,但确实需要以金钱为依托。
我也不能免俗,有着对他人认可自己身份的担忧和焦虑。
好在,对身份的焦虑也不是一无是处,它至少能激励我们竭力发挥自己的才能,离更好的自己近一点、再近一点。
5
怎么样降低自己对于身份的焦虑?可能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办法。或者,你也同我一样,还在努力想办法获得别人的认可。
如果,一定需要有一个观众来认可我们,那么,是不是可以尝试把自己当成“假想观众”,欣赏自己取得的每一点进步呢?
《身份的焦虑》中说,我们通常会把与自己层次相当的人设为比照群体,而世上最难忍受的大概就是我们最亲近的朋友比我们更成功。
那么,有谁,比我们自己更与自己层次相当?设若把自己设为比照群体,每天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一点。焦虑是不是可以大大降低?
没有人比自己更清楚在前进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
我们经常说,夸奖孩子要注重行为的过程,不要侧重结果。这一套,是不是也可以尝试用在自己身上?用来欣赏自己付出的每一点努力。
6
焦虑是必然的,适度的焦虑使人进步:
1. 外面未必有个观众,但心里一定有一个敌人,那就是自己。
2. 如果必须有个观众,不妨让自己,成为那个坐在路边欣赏的观众吧。
我是“牛牛的Annie”,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我。谢谢!
✦✦✦✦✦✦✦✦✦✦✦✦✦✦✦✦✦✦✦✦
【参考信息】
参考书:《身份的焦虑》
作者:阿兰.德波顿
译者:陈广兴,南治国
出版:上海译文出版社
ISBN:9 787532 741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