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两部电影,十二怒汉以及它的中国翻拍作《十二公民》,先说下我的观后感吧,我认为这两部作品都是不可多得的精品,值得花时间去看,虽然《十二公民》是翻拍作,但是也体现出了中国社会的特色,不论是人物还是情节,都具有浓厚的中国气息。
首先,我来说一下我对于原作《十二怒汉》的观感吧,这部作品讲了一个怎么样的故事呢?一个在贫民窟长大的18岁少年因为杀害自己的父亲被告上法庭,证人言之凿凿,各方面的证据都对他极为不利。十二个不同职业的人组成了这个案件的陪审团,他们要在休息室达成一致的意见,裁定少年是否有罪,如果罪名成立,少年将会被判处死刑。十二个陪审团成员各有不同,除了8号陪审员之外,其他人对这个犯罪证据如此明确的案子不屑一顾,还没有开始讨论就认定了少年有罪。8号陪审员提出了自己的“合理疑点”,耐心地说服其他的陪审员,不断进行案件重演,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每个人不同的人生观也在冲突和较量……这个故事发生在美国,作为英美司法的特点——陪审制,陪审员由社会各阶级成员担任,当法官宣读完证据之后,陪审团成员进行讨论,并且只有得出共同一致的结论时,陪审团的审批才有效。而这个制度的立法精神在于,防止联邦政府和官员的滥用职权,践踏了人民自由,而作为法律这种精英化的地方,又如何保证对于精英与平民阶层的平衡呢?那么陪审团的意义便在于此,作为法官只是提供证据,只有陪审团成员以此为依据进行判决,做出最后的决断。
而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为了平衡精英与平民的阶层关系,陪审团的成员阶层也大不相同,导致哪怕只是在12人的小团体里,每个人的素质参差不齐,想要达成共识绝非易事。
在这里,我介绍几位让我印象深刻的陪审员吧,第一位便是影片的主角,8号陪审员,作为唯一一位一开始便不同意少年有罪的人,他并不是要证明少年无罪,而是想表明现有的证据并不能证明少年有罪,少年的生命也是一条生命,如果在没有足够结论的情况下就草率地作出决定,那么将无疑是对生命的不负责任,对自己权利的不负责任,所以他提出希望能够提出合理的怀疑,并且基于合理的怀疑来作出无罪的判决(在这里无罪不代表真的没有犯罪,只是说没有直接充分证据证明有罪前是无罪的),而整个剧情,就是对已有的证据进行地合理怀疑,并且逐渐让其他陪审员意识到,现有的证据确实不能当做铁证,它是有缺陷有问题的,并且逐渐被说服,改为判决无罪。
作为证据的有三部分,第一个是楼下老人的证词,说听到了楼上父子二人的争吵,少年要杀死父亲的威胁以及死者倒地的声音以及看到了少年跑下楼的背影。第二是在现场发现了少年的刀具,而这把刀具有十分鲜明的特征。第三是对面楼房上的一个女人的证词,说目击到了少年拿刀捅他父亲的过程。这三点,看起来有物证有人证,那么好像少年杀父的事情将被坐实。
但是8号陪审员,是怎么样一步步地合理怀疑这些证据,并且将自己的怀疑转化为其他人的认同呢?最开始是突然的戏剧性变化,陪审员拿出了一把和案发现场发现的凶器一模一样的刀,放在桌上,以此来说明案发现场发现的凶器并不一定是少年的,不能将这个作为铁证来判定少年的杀人事实,虽然其他人也不以为意但是让9号陪审员——一位老人,改变了主意。接下来是老人的证词,因为案发的那栋楼房旁边是一条铁路,案发当时正有一辆列车通过,而8号陪审员的怀疑便是,当列车经过的时候,会产生极大的噪声,那么老人真的有听清楚楼上的争吵内容吗?并且通过实际模拟场景,计算出老人如果从卧室到门口的时间是41秒与他自己声称的15秒有着巨大的出入,正是这些合理的怀疑,让更多的陪审员认同了他的怀疑并改变了自己的判决。
正是因为这样的合理性的怀疑,才能够获得其他人的认同,当其他人不再是抱有着最初的偏见,而是认真地沉下心来讨论时,那么他们会发现8号陪审员的怀疑都是有理有据的,都是值得去讨论的,正是因为这个讨论的过程,各方才会逐渐达成共识,并且给出最终的结论——无罪。
第二位印象深刻的人物,9号陪审员,一位老者,也是一位观察缜密的智者。作为第一个转投支持无罪的陪审员,他在接下来的讨论过程中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在8号陪审员面对质疑“老人有什么必要撒谎?”时,给出了自己的合理解释并且使其他人认同这种解释,并且通过细心地观察,发现了老人的腿部有问题,反证了老人的证词。并且因为4号陪审员的一个动作,以及之前在法庭上的观察,认为那位女证人是要带着眼镜的,而如果不戴眼镜的情况下,也不太可能清楚地看见60米之外发生的事情的,继而怀疑她的证词,并且以此说服了4号陪审员。
第三位是11号陪审员,是一位富有责任心且讲礼貌的人,在被8号列举的合理怀疑说服之后,便转而支持无罪,并且承担起了维护会场秩序的任务,而当会场上的讨论逐渐失控时,他又站出来稳定大家的情绪,而且面对7号陪审员不负责任的转投,他愤怒地指责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因为这是对于生命的不尊重,对自己权利的不负责。
正面人物说完了之后,接下来是反面形象了,首先一个是3号陪审员,一个维持“有罪”直至最后的顽固派,他认为被告有罪的原因并非是出于客观因素的判断,而是带有着强烈的主观情感,因为他和他儿子的关系紧张,以及发生了激烈地争吵,所以在判断这件案件时,他将少年带入了自己的孩子,认为少年的行为是错误的,以此来表现自己对自己孩子的不满,哪怕在最后的证据被一一证伪时,他也坚定地认为少年是有罪的,但是到了最后一刻,他明白了这一切都是因为情绪作祟,而他其实也还是对他的孩子抱有深深地情感时,他哭了,最终还是改变了自己的判决。
比3号观感更差的是10号,一位带有强烈歧视色彩的陪审员,他对于贫民窟的偏见可以说是深入骨髓,从一开始直至结束,他都在强调贫困人民的劣根性,甚至给不出任何正当的理由,带有强烈的主观情感色彩,而且有一个细节,他曾多次打断过其他人的发言,然后自己开始夸夸其谈,而当自己的发言被打断时,他显得异常愤怒,同样一件事,同样的权利,别人的权利可以肆意践踏,而自己的权利神圣不可侵犯。而最后,当他的言论越来越出格时,其他人用沉默和离席进行无声的对抗,而一直保持自身修养的4号陪审员更是对他说出“把嘴闭上”,10号最后黯然离席,不再参与讨论。
作为陪审团的12位成员,虽然说只是12个人,但是代表的是社会中的12种象征,有富有正义者,有温柔善良但却软弱者,有事不关己者,有理性分析者,也有睿智观察者,更有人类的弱点——偏见与执念。而这场案件也不仅仅只是一场案件,更是想通过这样一场案件来说明整部影片要强调的:不应该如此草率地对一条生命做出决断,这是对生命地不尊重,对权利的不尊重。哪怕只有万分之一地可能,证明不了是男孩杀了他的父亲,那么也不能给男孩定罪,从开始到结束,8号陪审员从来都是用的possible,可能,而不是一定。正是他对于真相的探索过程,用客观理性的思考,才能够获得越来越多的人的支持,这是一种理性,也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
而在其他的11位陪审员中,非理性的状态却是常常存在的,我觉得怒汉这个词描绘地特别准确,怒一直贯穿着讨论的全过程,而愤怒往往是有偏见和执念引起的,面对客观的分析,揭穿了自己的狭义的理论,往往做出维护,不愿意去承认那合理的质疑,而只有消解了这些愤怒,才能够真正地通向真理。除了非理性的愤怒,还有对非正义行为的愤怒,有最开始对其他人面对一条生命的草草判决的愤怒,有面对他人不尊重权利时的愤怒。
再来说一下关于中国的翻拍版《十二公民》,因为是翻拍版,所以大致上的情节和人物形象都与原版相类似,但是任旧有几个地方值得讨论注意。
因为中国并没有美国的陪审团制度,所以这场讨论的背景是在中国政法高校的英美法模拟法庭的补考上,由补考考生的家长来扮演陪审团成员的身份。而且案件也是由贫民窟的少年杀父,变为了一位被收养的富二代杀死亲生父亲。
而让我觉得改编的比较有新意的地方,也是比较好的地方,在于为每个人的背景故事着墨。有处理不好和孩子关系的出租车司机,有成功的地产商人,有小卖部老板,有被冤枉入狱的社会青年,有没考上大学的大学保安,也有经历文革的老大爷和北京土著的包租公。在恰当的时候,进行了恰当的身份介绍,这点创新我认为很有新意,也很合适,正是因为每个人的经历都不相同,造就了每个人的不同的思维观念和行为方式,面对同一件事情,做出了截然不同的选择。
而这里的角色除了对应原作,也做了中国化的适应。比如说出租车司机对应的便是原作中的3号,或许是因为文化差距的原因吧,我觉得出租车司机的形象更有贴切感,他爱孩子,但是却不懂得怎么处理和孩子之间的关系,他认为自己努力工作,把最好的东西都给了孩子,那么孩子就应该按照自己的期望去发展,所以当孩子选择了他眼中不务正业的音乐发展时,他愤怒了,他失望了,他认为孩子变了,在与孩子的一番争吵后,父子两人断了联系。所以在讨论这个案件时,他强烈地坚决地认为富二代有罪,不仅是因为富二代现在的罪行,也是因为富二代过去和父亲的频繁争吵。
在现实当中,也从来不缺少这样的家长,常常就能够从网络上看到类似的消息,究其原因,还是因为这样的家长把孩子当做了自己的私有物品,而不是一个独立的人,认为孩子的一切都应该按照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规划去走,而不能违抗自己的意志。
而5号陪审员,一位受冤入狱的社会青年,对应的是原作中的出身贫民窟的职员,在原作中并没有太多的表现,所以也没有留下什么印象,但是在这里通过他的背景叙述,他的话语,让我记住了这个人物形象,当你含冤入狱8年,在还有一年半的刑期时,告诉你,你是被冤枉的,你是无罪的,但是当你出来,没有人会在意你是不是被冤枉的,你的身上永远都贴着坐过牢的标签,别人永远会用有色眼镜去看你,所以哪怕只是那么一丝地误判,但是带给当事人的却是百分百的伤害,所以面对这样的讨论,又如何能够以轻松的态度来面对呢?应该担负起讨论的责任和义务。
9号陪审员,一位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老人,他的经历让他明白,罪名的罗列编织是简单容易的,但是真正的有罪是需要铁一般的事实去支持,假如自己是罪犯,那么自己也会期望得到公正的对待。而不是根据不确定的事情就草草地做出判决。
还有7号陪审员,小卖部的老板,为了配合学校的工作,所以参加了这次的活动,他确实很势力,人前一个样人后一个样,面对这样一场讨论,他觉得没有什么意义,想要赶紧结束了这场“无意义”的讨论,回去继续卖他的冰棍,所以在有罪和无罪之间变化,仅仅是因为哪一方占据优势。“我不是不知道一个人的性命比我那几根冰棍重要。”但靠着学校领导脸色过活的小卖部老板,心中却有着更大的怨气——谁会关心他的冰棍,他的生计?他在这个城市的夹缝里艰难生存,有谁尊重、在意他的生活?
10号陪审员,一位北京土著,带着浓重的地域歧视,瞧不起河南人,一口一个河南人如何如何,又会为自己辩解,自己并不是歧视河南人,他也不尊重别人的发言,随意地打断,并且用一些侮辱性的语言来作为自己的反击,但是他也是惶恐的,他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成绩差上不了好学校,并不是因为河南人到北京了,抢占了他的名额,而是因为他的孩子的成绩本来就不行,他或许有感觉,但是也很迷茫,不愿意去承认这一点。
4号陪审员,成功的房地产商人,是理性的反方代表,但是哪怕如此理智的一个人,当别人对他最在意的某个地方产生误解时,他也会失控,想要去为自己辩解,想要与别人争辩——作为一个有钱人,他不是昧着良心赚钱的,是靠着自己的本事赚钱。面对出租车司机和小卖部老板对富人的刻板印象,他觉得十分地愤怒,想要去与他们争辩,但是终究这样的争辩是没有结果的,因为他人的观念不是一次讨论就能够剧变的。更何况是一场非理性地争辩呢?
正是因为演员高超的演技,以及关于人物形象的丰满补充,让我觉得这些人物仿佛就活了一般,仿佛并非电影剧情,而就是发生在我身边的一场讨论。
一场12个人的讨论,简直就是社会讨论的缩影,也具有鲜明的特点:失序,作为1号陪审员的主持人,理应起到规范讨论秩序的作用,但是哪怕强调了一遍又一遍按照顺序来发言,其他人依旧是我行我素,想什么时候说就什么时候说,想打断别人的发言就打断,甚至在面对别人的有理有据的质疑时,因为自己没有办法说出有力的合理的反驳,更是进行了人身攻击,毫不讲道理,甚至在不同意见的陈述时,自己还在场上画起了五子棋,摆明了是对别人的毫不尊重。可是就是这样不尊重的人,在被别人愤怒地扔掉了纸棋盘时,他竟然也能义正言辞地质问“你为什么不尊重我的权利?”面对着有力的证据时,他拿不出合理的反驳意见,但是却拒绝被说服,开始不讲理了——我就是烦了,我就是不听,我就是这么跟你们耗着。
在论证“为什么这个嫌疑人一定就是杀人犯?时”因为他生父是个河南农民工,他养父是个外地来的二道贩子,肯定也养不出什么好货,用标签、歧视、偏见,代替说理、逻辑,直接妄下断言。
12个人的讨论,理性的8号陪审员,讲事实,求客观,通过证明的有力推理,面对别人的恶意攻击时,也是尽力地保持耐心,理智,克制,反复地跟对方讲理,而在这个过程中,更多的人也是逐渐从情绪中恢复了理智,开始认真的看待现实条件,并且转变意见。
12个人的讨论都如此艰难,那么整个社会关于一件公共事件的讨论又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呢?一次次的社会事件中,我们看到了,极端的,情绪化的言论充斥着整个平台,稍微讲一下里,呼吁一下客观冷静,立马就被人人身攻击,谩骂,这样的情况下,理智的声音不仅是少数的,更有可能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地失去信心。所以每一次的事件,都会有着相当魔幻的反转,一次次地打脸都没有让那些情绪化的人清醒,而是更加愈演愈烈。
但是有错吗?每个人?其实都没有错,就像是电影中每次情节的突破,都在于人物情绪的发泄,他们表达自己的情绪,叙说自己的故事,在回归理智,进行关于案件的判决的推进,直至最后,达成共识。
这与社会讨论有着相通之处,很多人想要借着社会事件,真的是想要参与社会事件的讨论分析吗?更多的是一种对自己情绪的抒发,想要通过公共的平台发泄自己的情绪,对生活,对阶级。社会由各阶级的成员组成,如何引导大众的情绪,使其得到合理的排解,对于社会事件讨论的环境有着巨大的影响。
纵观这部影片,确实《十二公民》是在《十二怒汉》的基础上的改编,但是也创造了它独特的价值,除了对于生命的负责,对权利的负责,对于社会讨论的思考,都是值得学习的。当然也还有一些细节上的变化,也可以看出导演的用心,比如说矿泉水的分发,每个人关于这小小的矿泉水,也可以看出一些事情,或者是态度的变化或者是自己的性格特点。比如说屋外天气的变化,激烈讨论时的狂风暴雨,以及将要达成共识,追求真理的天色豁然开朗,当然也有相较于原作的不足,比方说,关于天气的炎热,每个人的神态动作,以及那留下的汗渍都无时不再提现这点,而这部作品却难以发现。又比方说关于10号陪审员最后的争辩,那无声的抗议,确实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
当然不论是优点还是缺点,都不能否认这两部作品是优秀的,都是值得一看的,都是值得思考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