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苍茫辽阔广袤荒芜。尤其冬天,萧瑟的北风伴着雪花吹,那冷是要渗进骨头里的。
土黄的大地,冻的硬梆梆的。笔直高大的白杨树,赤露着光秃秃的枝干,孤寂傲然的向灰色天空延伸。
大只的飞禽鸟类应该是向南迁徙了吧,也是看不见的。只有麻雀在田间捕食秋后洒落的零碎粮食。
田间没有了可食的东西,它们就聚集在村落附近的田间枝头,趁着人们不在院落的时候,飞下来捡些鸡食吃。有时,大人们把吃剩下的面渣、馍馍渣撒在院落里。有时,没好气的唤着孩子:“出去把雀儿赶了去,鸡食都让它吃完了。”孩子跑出去的脚步一响,麻雀就扑啦啦的飞走了。
靠山头近些的庄户,除了麻雀还要遭受老鸹的骚扰。老鸹就是乌鸦,鸟纲,鸦科。全身或大部分羽毛为乌黑色,故名。西北地区的老鸹,嘴巴与爪子呈朱红色,命名为红嘴老鸹。常成群结队且飞且鸣,声音嘶哑。杂食谷类、昆虫等,功大于过,属于益鸟。 主要栖息于开阔的低山丘陵和山地,最高海拔高度可到4500米。常见在河谷岩石、高山草地、稀树草坡、草甸灌丛、高山裸岩、半荒漠、海边悬岩等开阔地带活动,冬季多下到山脚和平原地带,有时甚至进到农田、村寨和城镇附近。 常成对或成小群在地上活动和觅食,也喜欢成群在山头上空和山谷间飞翔。老鸹在唐代以前,在中国民俗文化中是有吉祥和预言作用的神鸟,有“乌鸦报喜,始有周兴”的历史常识传说。唐代以后,有乌鸦主凶兆的学说出现,如:“乌鸣地上无好音。”
老鸹在西北被视为不祥之兆。听见它鸣叫或落在附近枝头嘶叫,人们便用石子或大声呼喊轰赶。
大人吓唬哭闹的孩子:“再哭就让老鸹叼了去。”孩子立马缩在怀里装睡。夜里梦见老鸹,白日里做事都要比平常谨慎许多,怕招来祸端丧气。
老人们说,老鸹要是落在谁家屋头,谁家就遭晦气。年前,李婶儿家天天都有老鸹哇哇叫,有时一只,有时几只。李婶儿便拿石子扔、鞭炮轰,它们飞走隔日又来。不得已,李婶儿用竹篮下套扣了一只便宰了下锅。谁成想,第二日起,附近聚集了更多老鸹,有一只落在房檐上哇哇嘶喊。大家都私下说,李婶儿家不知要触什么霉头呢!果然,李婶儿的丈夫在外面犯事儿入了大牢。大家都说,老辈儿留下来的说法没错,老鸹叫就是主凶兆。
后来,也有人说,老鸹属于益鸟,一生忠于一夫一妻制。无论是凶是吉,“乌鸦反哺,羔羊跪乳”是儒家以自然界的的动物形象来教化人们“孝”和“礼”的一贯说法,因此乌鸦的“孝鸟”形象是几千年来一脉相传的。《本草纲目·禽·慈鸟》中称:“此乌初生,母哺六十日,长则反哺六十日,可谓慈孝矣。”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