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收获
1.未来需要提升学习素养,才能适应时代变化。
家长学会学习,才能引导孩子会学习,这是目前的重中之重。
2.孩子遇到困境,家长怎么引导?
a.学会平静面对不完美;b.把不完美转化成自己的优势;c.有意制造一些起伏和波动,激发自己前进。
从认知神经科学角度来解释:当人们一帆风顺时,大脑适应后会形成顺境中的自动化程序反应;当有了波动和起伏后,就打破了原有的自动化程序反应,重新建立起应对逆境的自动化程序反应,避免形成固定化思维和行为模式。
考试一败再败,就是因为没有从错误中去学习,没有形成正确面对错误的新的自动化程序反应。抗挫折就是从失败中去学习。
3.面对失败,有2条路:
a.失败带来痛苦,产生消极情绪,引发消极行为,更加痛苦和消极,形成恶性循环和消极的自动化程序反应。
b.面对失败,冷静下来,平静面对,积极思考,产生积极认知,做出积极行为,带来好的结果和感觉,形成积极的自动化程序反应。
高手都是在潜意识里编程,脑海中产生程序化技能,自动自发。所有的能力都是程序化的技能。
从小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就是培养程序化的技能。习惯成自然,就是大脑里有了程序化技能。
经历挫折和失败,做两手准备,培养抗挫折能力。
走一步看两步,建立流程,形成程序化反应,执行就容易。
4.积极心理学是关于美德和优势、积极情绪的培养。
5.能力迁移:把优势学科的学习技能复制到其他学科上去。
失败时不要失去和内心的连接,找到重启的力量。从困境中学习,保持专注。
我的感受
今早有2位妈妈是前几天才连过麦的,她们再次连麦提问,给我留下比较深的印象。另有一位名校孩子的妈妈连麦提问,李老师给的回答和建议也很值得家长们思考。
1.妈妈:孩子玩手机,家长不让玩,孩子赌气摔坏手机,威胁跳楼,跑去同学家不回来。
25号早上李老师刚刚邀请了成瘾治疗专家叶主任共同直播,讲的就是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等内容,不知道这个妈妈是否看了。
李老师:孩子为什么玩手机?妈妈怎么看待游戏?孩子玩游戏,他想找到控制感、自主感,不回家是他在家里没有找到归属感。建议:a.家长要来学习;b.改变对游戏的看法,过去做错的给孩子道歉;c.改善亲子关系;d.表明对孩子玩手机的态度。
我觉得这位妈妈还是挺焦虑的,急于想请教李老师解决孩子问题,好像没有真正听清楚李老师说的话,陷入自说自话中,被李老师打断后才把她拉了回来。
这种情形在好多个连麦的妈妈身上都出现过,也都是被李老师给了一下不太重的“当头棒喝”拉回来,哈哈!我也遇到过这种自说自话答非所问的情形,很是无语。
2..湖南妈妈,孩子高中进了名校最好班级,成绩跟不上、下滑厉害、自卑,害怕考试,不去考。放假在家玩手机,不学习,也不许家长提学习的事。
李老师:家长辛苦把孩子送进名校,以为进了名校就能搞定一切。其实很多孩子本身不具备上名校的能力(不会学习),在名校失去了比较优势,变得不自信。(从小池塘里的大鱼变成了大池塘里的小鱼)。
建议:a.先让孩子适应下来,找学习指导师咨询,掌握高中学习方法;b.先搞好关系,不着急提学习;c.自己来学习,否则不具备陪伴孩子的能力;d. 高中数学和初中不同,需要理解后学习。
李老师特别提醒:名校孩子的家长们,赶快来学习,提前做好准备,名校孩子压力很大,家长自己要先具备陪伴孩子的能力。
这个妈妈实在太幸运了,她是第一天来看直播,就很容易连上麦了,也得到了李老师非常中肯的解答和建议,真是特别值得庆幸的事。她孩子能考上省重点名校,应该是很优秀的,到了名校后不能适应,学习方法肯定是需要提升改进的。
3..另一位妈妈面容有了变化,比上次显得轻松柔和了很多,看起来也不是太焦虑了,虽然才不过几天的时间。
改变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只有先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正视问题然后才能解决问题,这个妈妈就是很好的例证。
连麦中李老师也提问大家,是否注意到了妈妈和孩子相处的模式。她的女儿时不时在旁边说话、喊她,吸引她的注意力,以至于她有时都不能面对面和李老师对话。
我的感觉是:她和女儿之间可能没有建立起适当的规则,以至于女儿随时可以干扰影响她,而她也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很容易被女儿带跑了。
妈妈也许还要走很长的路,尽管她看起来好了很多,但一定还会出现反复,坚持长期学习才能出现根本性的改变。
我的行动
回头看看,总结记录写了40篇了,输出式学习确实比原来听完看完就算的学习好太多,多多少少还是学到了东西。写成文字总结记录,很考验文字的驾驭能力和整合提炼的能力,尤其是李老师直播时间比较长,相对来说很随性,并没有清晰的脉络可循,完全得靠自己加工处理。
我觉得自己也挺棒的,给自己点赞,自我激励一下下!
每天转发分享,就是对李老师最好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