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陶蓉
有时候我就觉得绘本并不是孩子们的专利,大人一样适合。昨天出差途中,和同事聊起了春节,感慨现在过年的方式越来越单调乏味,甚至对过年都不再抱着浓浓的期待,于是在晚上睡觉之前,便随手拿起《北京的春节》翻了翻,记忆中的年味却让我念念不忘。
隔着岁月长河,于大武先生通过绘本之力和老舍先生握手,完美的向读者展示了春节前以及春节里的民俗人情。于大武先生是在北京的胡同里长大,早已把老北京的习俗存入记忆之中,先生说:“创作的时候,我只需要把这些画面从记忆的抽屉中取出来。”在先生绘本的生涯里,这是画的最得心应手的。
绘本是以连环画的形式而展示的。最基本、最简单、最朴素的线条为主;以水彩上色,画风细腻,先生用无比丰富的细节把富有浓浓京味的春节描绘的绘声绘色,让人不自觉的沉醉其中,深深感受到了热闹、温馨的团圆年。
最让我感动的画面是除夕夜晚,画面中运用了三种颜色:用尊贵的紫色突出朦胧的夜色;温情欢乐的黄色和紫色是对比色,在朦胧的夜色中衬托出烟花和万家灯火;冷静的群青色和紫色是临近色,也不会喧宾夺主,用它来勾勒出夜色中建筑的线条是再好不过了,简单的色彩,让人感受到璀璨的除夕夜空。艺术家采用国画里的散点式来诠释出正月初一的街道,没有空间的局限性,前景不挡后景的视野,热闹非凡的街市里,欢乐的人们相互祝福着新年。传统的习俗、浓浓的年味就这样悄悄的进驻了我们的心田。看着绘本里的一幅幅画,也忆起了小时候的春节是怎样数着日子过的。
过了腊月二十三后,每天都是看着爸妈忙着年的事儿,每一天都是有仪式感的,也是我们最期盼的,而这种仪式感的幸福被我们深深的记忆着。每一天要做什么,和绘本里讲的差不多,贴春联,贴福字,接红包等等,唯一不同的是,我们老家不做馒头,而是杵糍粑和蒸鱼糕。
糍粑是妈妈最拿手的小吃。记得小时候爱看妈妈杵糍粑,从妈妈开始蒸糯米时就不间断的问妈妈什么时候可以做好,闻着糯香,就盼着妈妈快点做好。做好的糍粑沾上鸡蛋煎熟,装入盘中,再撒上白糖,便觉得热热乎乎的、糯糯的、甜甜的是世界上最美味的食物。
老爸擅长的是鱼糕,这个工序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并不简单。每一种配料都多不得,也少不得:鱼肉、猪油、生分、鸡蛋、姜、大蒜,盐适量。将鱼肉里的刺剔除干净,再放在绞肉机里绞成肉末,姜、大蒜也要剁碎,鸡蛋打在盆里,只留蛋清,捞起蛋黄,把几种配料放在一起搅匀,搅匀后上笼蒸熟。热气腾腾的鱼糕飘来浓浓的鱼香让馋嘴的我们垂涎欲滴 。
因为忙碌,因为繁琐,在外漂泊的人都有一颗悬挂的心而无处安放。所以我们就一直在找寻年味到底是什么?每个人的童年里最温暖的期望便是年的到来:崭新的红包、好吃的、好玩的、初一大早要穿的喜欢的新衣。爸爸燃放的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是为了辞旧迎新;妈妈的团年饭上意味着团团圆圆,每一道菜都是对未来的期许。岁月改变的是容颜,却并不能改变每个人心中对年的期待,这个期待是根深蒂固的。在车水马龙的城市里找不到归属感,年就是希望。喧嚣的忙碌中,内心深处总是有茫然存在,年就是有家、有记忆、有熟悉的饭香。年味就是一家人在一起,闲话家常,磕着瓜子,看着春晚,温馨而宁静,最美好的时光,最幸福的味道,满心都是其乐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