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周朝的时候,孔子用他大半生的时间去尝试推行仁政,最终还是未能成功。到了战国时期,同样是儒家的代表——孟子,在我们看来,在周朝这个还算安康,大家都会守礼法的时代,孔子却都不能将他的人正理念推给君王。那么在战国这个天下大乱的时代,孟子看似更不能推行他的政治理念了。但是他却也如孔子一样,在这个战乱纷纷的时代去推行儒道。那么他的政治理理念到底是怎样的呢?难道就真的没有人关注孟子的思想吗?
回归文段。《泰誓》曰:“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在这里所讲的就是武王伐纣这一个案例。这句话的字面意思就是天看到的就是人民看到的,天听到的就是人民听到的。那么在商纣王的那个时代,人民们被纣王的贪图享乐与严酷刑罚折磨的苦不堪言,换一种说法就是纣王并不配当做一个天子。 在当时之所以能成为一个君王,就是因为那是一个可以上观天象并下贯人间,那么如今这个纣王他没有去体察天象,就必定已经不称职了。武王之所以要推倒纣王,并不是以下犯上,而是在顺应天道。在承担天命去讨伐他。因为君王是要推行仁政,上承天道,下贯万物之仁心,这颗心要推到民众,这是天子要做的。那么纣王的心出了问题,政出了问题,自然让天下民不聊生。武王打倒纣再成为天子,去安定人民,这自然就是天的意图,也就是称职,能够体察并推行天道。
在这一段我们可以读出来,在推政的时候,孟子是非常注重那一颗仁心的,在行政的时候,如果你只有那一颗理性的心,知道如何去开疆拓土,这并不能使你的国家变得繁荣。因为只有你用心去行政,去体察人民是否幸福,这个国家才能变得繁荣。开疆拓土并不是国家之根本,但也是必要的,所以孟子主张行政必须要有2点,第一点就是理性层。的政治才能至少让这个国家有一定的领土,保证在战国这个时期不会被别人打灭亡,然后就是安民,这种政治理想,孔子所说的就是“庶之,富之,教之”
在。仁政的人心之上,孟子很注重的也是一个君臣体系,政治体系。孟子曰:“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今之诸侯,五霸之罪人也,今之大夫,今之诸侯之罪人也。”那么孟子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在这里五霸者为何会是三王的罪人呢?首先这些在不同政治地位上的人,当然都是有不同的盟约以及需要实行的不同礼法。首先三王当然是正义的,就是尧舜禹,天子巡视这些五霸,包括诸侯发现他们有不务正业,惩罚他们则叫做讨。这就是正义的象征。但是到了春秋五霸这里,他们却去攻打其他的诸侯,而说着尊王攘仪的借口。这本该是天子所做的事情,五霸者却僭越了礼,所以五霸是三王的罪人。他们更多的去侵伐别的诸侯国,是在理性层上的开疆拓土,满足自己的野心,并不是三王拥有仁德的讨。在这里五霸看似还是借着正义遵守盟约去讨伐,而到了各个诸侯国之时,他们则是靠着武力稳固自己的地位,根本不遵守最初的盟约。
五霸者则是违礼的开端,再到之后的诸侯以及大夫完全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去践踏礼义,威胁天子的地位。
再回到春秋的这个时代,根本没有人遵守礼仪规矩。其实孟子在春秋那个时代还是有君王召见见孟子,希望他去给自己提出治国方案的,但是当孟子给他们说出了自己的王道之后,那些君王却发现:在这个没有人遵守规矩的时代,如果你去实行孟子所说的仁政,则是遵守规矩。那么自然这个因为没有人遵守规矩,所以遵守规矩就是自寻死路,不遵守规矩才是活下去。其实所有君王都非常想要得到孟子推行仁政之后的结果,就是国泰民安,就像当时的梁惠王,其实他是非常想要使自己的国家安康的,如果真的要实行孟子的仁政,那么他也是愿意与人民同甘共苦的,但是他之所以没有去那么做,就是因为如果在那个时代实行儒道,最可能会致使的是一个国家灭亡。而且如果一个君王真的去实行了这种王道,那么那些官宦以及富家子弟自然是不愿意的,在富民之时,将富家子弟的土地都分给人民,那么自然是对他们利益的一种侵占。梁惠王在当时就面临了两难抉择。他是一个有理想的人,他愿意克己去推行仁政,但是这就意味着会受到那些大臣们的阻挠以及一个时效性的问题,是否能存活下来的问题;如果不实行仁政,那么在当时兵力也是最重要的,但是如果不能安民,也就没有兵可征。在多次征兵之后导致的还是自己国家的覆灭:人民基层的倒塌,也就意味着一个国家的灭亡。
在当时孟子的政治结果是所有君王都向往的,但是就由于时代的原因,致使孟子在当时根本推行不了他的大道。没有君王敢尝试这一条路。然而孟子的思想真正能流传下来,就是因为他就算是如此情形之下,也不会停止去推行自己的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