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我给自己上半年的工作做了一个复盘,复盘的过程中有总结也有反思,总结自己做得好的,反思自己做得不到位的。
在这个过程中,我突然发现,让一个人认可自己做得好的很容易,但承认自己做得不好的却真的不容易。
为什么呢?人是有思想的动物,每个人的思维模型都建立在自己所坚持的立场和认知度上面。而每个人的认知能力,认知宽度和深度的不同,都可能造就认知上的盲点。这个盲点就有可能成为你忽略掉自己错误的因素。
认知上的差别就有可能出现有些人能够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对是错,而有些人却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对是错,更可怕的是有一种人会觉得自己对了是对了,错了也是对了。
细想一下如果人的认知能力太差真的是会对自己的言行带来很大的影响,而随之而来所造成的结果也是有非常大的差距的。
拥有好的认知能力才能让我们明辨道理,分清是非,不至于稀里糊涂的做人处事。这样一来提升认知能力似乎对于我们每个人都很重要了。
可是要怎样才能提升我们的认知能力呢?我的脑海里不由的冒出四个字“格物致知”。
在整本《传习录》中,“格物致知”也是一个非常高频的词汇,不断在各种对话中被提出来论述。这四个字出自《礼记·大学》的:“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这个儒家流传了两千多年的概念表达的是:只有通过推究事物的道理,找到科学规律,并且尊重这个规律,才能让人产生实事求是的基本态度,最后才能纠正人的行为,产生正确的认知。拥有了正确的认知,然后意念才会诚实。意念诚实,内心才会端正而无邪念。内心端正,然后才能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自身的品德提高了,家庭才会整顿好。家庭整顿好了,然后国家才会治理好。国家治理好了,推而广之,然后才能使天下太平。
这段话也映证了我所认识到的道理,拥有好的认知能力,正确的认知态度,对我们的人生真的很重要。
可是要怎样才能做到且做好格物致知呢?
北宋大理学家朱熹认为:"致知在格物者,言欲尽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意思是说:凡事都要弄个明白,探个究竟。
可是,庄子也有说:吾生有崖而知无崖以有崖求无崖殆哉矣。如果遇到什么事情,我们都要学习得非常的彻底,这恐怕是真的有些难度的。有些东西真的是穷一生都可能无法穷尽的。
王阳明在论述格物致知时也有他的一个说法:“格物是止至善之功,既知至善,即知格物矣!”我们可以将它理解为,格物是追求达到完美境界的功夫,知道了最完美的状态,也就知道了格物了。
我们的一生或许无法将某一个道理无穷无尽的探寻到知识的尽头,但是要我们通过推理事物,来分辨什么是好的状态,什么是差的状态,这个相对来讲似乎会显得容易一些。
比如说,在没有任何对比的情况下,我自己觉得自己的字写得好,能代表我的字写得好吗?显然不能。
可是当我找到一个字写得比我差的人的时候,就可以证明我的字写得算好的。但如果找到了一个字写得比我好的人对比,我的字就不算写得好了。那我的字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呢?这个时候还是很乱的。因为参照物的不同,得到的结果也是不同的。这样的认知就不够准确。
如果有一套评定字好坏的标准,将我的字用这套标准里的相关评定方法做一个测评,得出来的结果就是相对的客观和合理的了。好与不好,谁说了都不算,按标准核定的才算。
这样一理清,终于理解了考试这个行为对于这个世界的意义,也理解了标准这个词对于事物的意义。考核虽然不能定义全世界所有的事,但是它能给出一个大概的框架和方向。
通过给“好”下一个定义,达到标准便是好,不符合标准便是不好,超出标准越多也就越好。有了这样的目标设定,你的好与不好就可以清晰可辨,而且不是空口无凭。
同时,有了这样的标准放在那里参照,每个人都能找到一个努力的方向,你的行为是对还是错,不需要别人去评判,你只要对照你所取得的结果相对于标准是不足还是达到,是高于标准,还是低于标准,就立刻可以分辨出来。
就如写字,我想要真正的写好,不是凭我自己喜欢,而是首先要能够符合标准,再超越标准,有了这样的目标感,我再去练习,只要我不断的接近标准,我就会越来越好,只要我超越标准越多,我也就越好。
符合标准,即使别人说你不好,也不用在意。不符合标准,即使你自己多洋洋得意,也毫无意义。
相对于标准产生的对比效果,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如何知道自己做得好还是不好,看看标准是否到达。要如何知道自己是否变得越来越好,看看自己超过了标准多少。你所取得的成绩高于标准线越高,就证明你做得越好,反之也就不用解释了。
人要如何变得越来越好?首先给自己找到一个标准,再一步一步的向标准进发,直到你达到标准,再超越这个标准,超越得越多,你就做得越好。
知道了要去追求完美,并付诸行动,你自然就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