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安市蓝田县城东约16公里处,玉山镇西南侧的灞河左岸,有一座东西走向的黄土梁,被称为“公王岭”。1964年5月,在这里发现了一件基本完整的直立人头骨化石,被命名为“蓝田猿人”——
申威隆:90后“陕西文博一哥”
2021年7月31日下午,游览完蓝田溶洞景区,我和朋友开车沿着关中环线返回渭南市。经过公王岭脚下时,这里有一个停车区,矗立着蓝田猿人的雕塑,以及相关介绍的图片和文字。于是,我在停车区,操作自己的无人机,航拍不远处的公王岭。
无人机从停车区升起来,公王岭瞬间呈现在眼前。无人机飞过关中环线,飞过山岭下的公王村,我怀着朝圣般的心情,操作着无人机飞向公王岭上方。
过去,我多次来到公王岭,参观这里的蓝田猿人遗址博物馆。每次都是沿着山坡登上公王岭,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如今,从山脚下,直接飞向公王岭;从一个新的角度,感受公王岭的魅力,向“蓝田先祖”致敬。
1979年,在公王岭上,建立蓝田猿人遗址管理所,修建蓝田猿人遗址陈列室和蓝田猿人化石出土地点纪念亭。转眼之间,四十多年过去,这里没有太大的变化。
1982年2月,蓝田猿人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7月,这里正式更名为蓝田猿人遗址博物馆,包括公王岭遗址区、室内展陈区和园林休闲区,展出蓝田猿人头骨(复制品)、生产工具和动物化石等。
随后,无人机飞过蓝田猿人遗址博物馆的陈列室,朝着后方的山坡飞上去,有一座六角攒尖的亭子。树木遮天蔽日,环境幽雅惬意,这里便是蓝田猿人头骨化石出土处。
2001年,在这里修建起一座遗址剖面保护大厅。据说,在古老的砾石层上,堆积着厚约30米的棕红色砂质粘土,被称为“红色土”或“离石黄土”。蓝田猿人头骨化石就出土于“红色土”中,结合磁性地层学研究和黄土—古土壤序列的对比结果,蓝田猿人头骨化石距今约115万年。
蓝田猿人的化石包括头盖骨、鼻骨、右上颌骨和三枚臼齿,为一个30岁左右的女性。眉嵴粗大,额骨低平,骨壁极厚,脑容量为778毫升,具有明显的原始状态。
目前,蓝田猿人是亚洲北部发现最早的直立人化石,按照国际科学记名惯例定为“直立人蓝田亚种”。因此,公王岭蓝田猿人遗址被誉为“中华民族之根”和“人类之魂”。
在100万年以前,这里草木茂盛,远古动物栖息,有大熊猫、东方剑齿象、葛氏斑鹿等素食动物,也有凶猛的剑齿虎。蓝田猿人用简单粗糙的打制石器,在自然界,捕猎野兽,采集果实,挣扎求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