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假期,复盘《稀缺》这本书。
这本书的副标题直接抛出了问题:
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
那么这背后存在着怎样的行为心理学机制呢?接下来我们一起翻开书本,寻找答案。
何为稀缺
稀缺,是指“拥有”少于“需要”的感觉。我们可以理解为最表面的资源短缺,比如人类史上出现的饥荒,是食物资源的稀缺;我们有很多的事情等待处理,但手头的时间有限,是时间资源的稀缺;有很多的账单等着我们去支付,而手头并没有那么多钱,是金钱资源的稀缺……
稀缺心态
“拥有”比“需要”的少,人们往往会变得不幸福。这时由于资源的稀缺,导致一种稀缺心态,我们会被稀缺占据注意力,进而改变思维方式,当然我们的行为决策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稀缺产生“专注红利”
一旦被稀缺心态俘获即我们的注意力会更加集中,潜意识里甚至无法自主选择不去集中。比如书中的实验,短时间内识别眼前一闪而过的图片,相比于饱腹的人,饥饿的一方迫切地需要食物,脑海中一直浮想着食物,因而对食物信息图片会做出更迅速的判断。不难发现,生活工作中,时间紧迫时,我们反而会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做事更有效率,甚至超长发挥,这就是时间稀缺带来的回报,称为“专注红利”。但要警惕,这其实并不是好事情。
稀缺导致“管窥”视野
本书有提出“带宽”的概念,不同于技术层面的解释,这里指心智的容量,我们的心智被当前的繁杂占据,尤其是紧急但不重要的事,那么就必然会忽略另一些事,比如不紧急但重要的事。上述中,稀缺虽然能带来“专注”,但这种无法从长远洞见未来的“管窥”视野,其实很危险。穷人手里的金钱只能专注温饱,没有能力去购买保险,那他们在长久的未来就必须承担比购买保险更大的风险。
余闲
因为稀缺,我们需要不断权衡,时间和金钱该如何分配,一旦选择投入方,又会对没有投入的那一方念念不忘。稀缺的本质就是没有余闲,那什么是余闲呢?余闲是资源丰富时进行资源管理的方式,有了余闲,你就可以省去权衡,不用选择,两者兼得。
有了时间金钱的余闲,我们仍然要警惕它的副作用。时间上,因为有大把的空闲,做事积极性会降低,导致时间虚耗以及低效率。金钱上,对我们的购买行为产生错误的诱导,花很多钱买实际用处不大的物品,造成浪费。
稀缺的陷阱
稀缺会让我们更关注当前,产生借用,向未来借用。“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 这个口号我们喊得理直气壮。人们通过借贷,填补今天的漏洞,无疑也是给未来的自己挖了一个陷阱,不断地借,不断地还。人们也会借用未来的时间专注当前,对不紧急但重要的事情一再推迟。没有余闲做更多更有意义的事,深陷怪圈,无法规划未来。正如作者所说,今天的稀缺,将造成明天更大的稀缺。
为什么穷人越来越穷,忙碌的人依旧忙碌,大家无法摆脱怪圈呢?
原因以及解决方案
贫穷忙碌都始于资源的富足,一般在资源丰富的时也就是有一定余闲时,人们容易拖延,容易乐观,对可能的突发事件缺乏警惕,从而步入稀缺的陷阱。余闲是使穷人越来越穷,忙碌的人依旧忙碌的主要原因。即便勉强摆脱稀缺,但因为没有足够的余闲,遇到突发事件,那点余闲不足应对,于是他们又重新被拉回稀缺状态。穷人缺钱又缺带宽,认知能力和执行控制力相对弱些,更容易有稀缺心态。
我们要做的是,在余闲状态下,积极建立缓冲机制,就是为未来可能的突发事件做尽可能多的准备,比如金钱的积累,比如在余闲状态下依然高效完成任务,留给未来事项充沛的时间。
最关键一点,是对“带宽”进行合理规划与管理。有关机构应该为穷人提供培训教育,帮助他们节省带宽。借助外力,设置定期提醒,将未来的问题拉进“管窥”视野当中,可适当增加提醒的频次来推动行动。
注意这里的穷人不单指贫困的人,也泛指时常被时间金钱等稀缺困扰,产生稀缺心态的人。
我的思考:
合理消费,买需要且有用的东西。避免穷人思维,短时间无法看到成效也愿意花钱投资自己。同时应控制信用卡的使用,《怪诞行为学》介绍了一种“冰杯”法,我觉得可以采用,把信用卡放在一杯水里,再把杯子放在冰箱冷冻起来,当我们有消费冲动时,拿出杯子,等冰化了才能取出信用卡。我们现在手机就可以直接完成支付,很少直接刷卡,上述方法也许不太实用,我们要采纳的是这种设法延后,推迟满足感去冷却消费冲动的行为,帮助思考这样的消费是否必要的。
对自身的自律不要太过自信,可以寻求外在的帮助,现在有很多社群,共同打卡监督完成一件事,可以提高积极性,有效防止拖延。最近刚了解的一个概念——“真性拖延”’和“假性拖延”,不是任何推迟都是拖延。当下的工作让你无法有足够精力去完成那个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时,推迟是必要的,甚至可能是积极的,那就是假性拖延,这与稀缺谈到的拖延不是一个概念。所以自律是一方面,适当的推迟也不用太过苛责自己。
我们要建立远见,要“未雨绸缪”,积累足够多的余闲,避免“无花空折枝”的尴尬。前提是我们应该有那个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存在,值得你为此长久筹谋。一旦建立,你可以分解成阶段性的目标,短期目标实现后仍有激情为之默默坚守。我们可以向外寻求各种方法,最重要的当然还是内源性的持续动力。
现实生活中,我们时常面对稀缺的问题,一不小心就会产生稀缺心态,产生“管窥”视野,我们应时刻警醒,想方设法提高我们的“带宽”,辨别处理好真性拖延,调整心态,尤其是调整稀缺心态,有条不紊地为实现未来长久目标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