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就要来了,春节还会远吗?
孩子们能否愉快地度过这个寒假和春节,取决于眼前的一件大事——期末考。
“那些题我都会,这次是粗心。”这是很多孩子在考试结束后,对父母和老师说的话。
我曾经因这个理由而释怀,哦,知识点他都掌握了,只是粗心,没关系,下次认真点。
后来我发现,每一个“这次”都不是最后一次;每一个“下次”之后,还有下下次。
“粗心”真的只是不小心?还是能力问题?
我们应该“尊重孩子成长的客观规律,静待花开”,期待有一天孩子突然开窍,不再对显而易见的错误视若无睹,拥有一双“电子扫描眼”吗?
很显然,这样的佛系是对“静待花开”的误读,不浇水、不捉虫、不修枝,任其自生自灭的“静待花开”无异于守株待兔。
那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带领孩子解决粗心的问题,提高细心的能力呢?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在考试中,如何把会做的题全做对(提高正确率的方法)——
🐌 01
今天,是小学生期末考试的日子。昨晚,闺蜜给我发了个微信:
“考99分的妈妈找丢分,考80几的妈妈已经哭晕在厕所了。”
“优秀都是有原因的,可为什么孩子越优秀,家长反而越焦虑?
咱们还是一起坦然接受孩子的平庸吧”。
我快速回了这两行字,便放下了手机。一位家庭主妇兼陪读妈妈的夜晚时间是宝贵的,我想她此刻与我一样。
🐌 02
俗语有云:“临阵磨枪——不快也光。”
这个“大战”前夕的夜晚,还有很多鸡娃的家长和挑灯夜战的孩子们在作最后冲刺。
我瞥了一眼窝在沙发里的孩子,他手里握着《山海经》,“嘿!明天考试有把握吗?”我问。
“嗯,该会的都会了,还不会的现在也来不及了,如果能正常发挥地话,应该不会太差,但……所以应该也不会太好。”他答得漫不经心。
我会意他“但”字后面省略的话,那也是我最担心以及无奈的事,那就是粗心大意。
每次考试,我总忍不住叮嘱“考完一定要认真检查啊!有时间最好检查两遍!!”
然而,他每次都“完美”地在最不该出错的地方出了错,丢了分,就像一个魔咒。
渐渐地,我们都知道这种叮咛除了空有形式,毫无实质意义。
明明会做的题,考试时却丢了分,为什么?
🕸 1. 漏题
有时是整道题遗漏了,而有时,一道题中,要求答2项,孩子却只答了一项,就以为大功告成。
比如,数学计算题中,题目要求验算;比如小数的计算中,要求把最终的计算结果精确到十分位上。
🕸 2. 审题不清
有些孩子拿到卷子一看,哎呀,太简单了,这些题我都复习到了!于是迫不及待提笔就下了下去,考完之后春风得意,自我感觉非常好。结果成绩出来却傻了眼。
原来,选择题的要求是“把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而孩子却把答案填在了横线上;
孩子看到考题与曾经一次单元测验相同,可真的完全一样吗?不!上次是要求写词语的近义词,而这次要求写反义词;
阅读题的理解偏差、作文写偏题,简直是毁灭性的错误;
🕸 3.开小差
什么?考试时还会开小差?
比如,计算结果是123,抄到横线上就变成了213;
比如选择题的答案是B,却写成了C;
结果可想而知。
正确地考试步骤
🕊 关于如何正确地进行一场考试,老师和家长们应该无数遍强调过,我再赘述一下要点:
第一步:浏览整张考卷,对题型分布、分值、难易度有个粗略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
第二步:填写姓名、学号等;
第三步:静心30秒
微闭双目,做几组深呼吸,排除杂念,将注意力集中过来;
第四步:答题的要点
1.认真审题
标注法:用铅笔作标注,一方面便于专注思考,找出解题的关键词;另一方面,明确题目要求;避免因误解题意而给出错误答案,或是漏答项目。
2.按顺序答题
通常情况下,应按顺充答题,可以避免跳题而出现遗漏。
3.集中力量解决分值高的题
在拿到试卷时先阅卷,目的是对难易度和分值分布有全面了解,应该把更多的时间用在解决分值大的题目上。
4.遇到难题,先行跳过,但需要标注记号,以免遗忘
5.尽量填满,不留空白
考试中遇到不会的题是正常现象,如果是选择题,可运用排除法,排除掉明确错误的答案,就能相应提高正确率;实在无从选择,两眼一摸黑,蒙一个答案也比留空好。
6.预留检查的时间
与其叮嘱孩子“考完一定要检查啊!”,不如教会孩子如何有效检查
🕊 检查的步骤
1.检查是否有遗漏
刚刚被先行“跳过”的难题,做了吗?
题目要求的项目都解答了吗?(再一次审题,对照先前标注的项目)
2.检查是否解答错误
必须客观认识一点,真正的错误是很难被检查出来的。可以被检查出来的错误,就是上文中由于“审题不清”和“开小差”造成的错误:
检查是否有看错题目的要求?
检查是否有填错位置?
🕊 检查的方法:遮盖检查法
用垫板或小卡片作遮挡——
逐题检查,暂时屏蔽“无用信息的干扰”,每次只看一道题(自己的答案也遮住),如果你的答案与之前是一致的,就可以pass了。
写在最后
以上便是昨晚我与孩子交流的全部内容,下方是关于“如何检查”的笔记总结,送给需要的孩子们:
最后,预祝各家小学生都超常发挥,蒙的全对,考的全会,欢欢喜喜过个好年。
温馨提示各位家长,大部分的孩子,大概率都会成为普通人,咱们应该有勇气接受孩子平庸这个事实,不必焦虑。
感谢阅读!我是宸妈愫愫,如有不同意见,欢迎讨论!
欢迎关注@愫说育儿,欢迎互动,欢迎点赞。
【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联系本人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