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又在听朋友推荐南怀瑾老师的《南禅七日》,挺长的一部剧集,今天刚好在听第三集,讲具体的打坐各部分,还讲到了坐在垫子上的偷懒运动怎么做。所以我觉得这个第三节对于修行打坐的人可以单独拎出来复习复习,有必要标记标记。
老人家真的非常可爱,讲课幽默风趣,引经据典也完全顺手拈来。我自认为笑点不低,但是好多次都被师傅惹得忍俊不禁、捧腹不止,看着屏幕里淡定听课,面上无甚波澜的各位和尚、居士们,我实在是服气的,不过都后来我发现他们还是笑了哈哈,虽然是比较淡定的那种笑,看嘛真的是笑的有点小气哦。而且南师讲的时候也常常配合他可爱的各种手舞足蹈和示范,所以听课的过程真的很有趣味的。
我意识到幽默真的是有必要培养的一样生活品质。幽默使人放松,放松使人轻松自然地就投入到那些哪怕是看起来很重大很严肃的事情上去。而沉重的生活本身就离不开幽默呢。不过就我目前的理解,严肃庄重地对待实际的许多事情还是必要的,这种认真态度为我们提供整体的框架,而幽默的态度为我们提供框架内的自在自由。创造的过程也往往是在放松与严肃的平衡间达到一个最恰好的点。
其实听课的时候,很容易感受到南师整个的气场,听者用心听着他的声音也许本身已经进入一种被滋养的状态。高级的教导,往往不是在传递语言,而是在传递一种精神的能量。这种精神的能量,是从心的深处自然的发散出来的,你会被这种更高频的教导能量所洗净,所同化。虽然如果学生不去实践他的教导,这种收获与频率提升是并不能持续的。可是唯有自身的实践,才是教导最终的意义实现。唯有自身切实的修行,不避人事各种体验的考验,自己于实在中领会的东西才够味、够深刻,并且会随着时间情景的变化而变化加深。
南师在讲课时,他的气场强大但却有水的柔和,正是有“上善若水”的感觉,若水而不拘于各种变化,若水而善利万物而并不私己争名。自身已经投入到如水一般的大道之中,其实自然就可以诚挚地做到放松,这不是或虚假或愚昧的放松,而是明晰自知且知“道”的放松。道在哪里?道一定是在万物之中的。佛在哪里?佛也一定是在万物之中的。因为最高的已经包含了所有,又不拘于所有。所以既然已是道身,已在自己之中,没什么好惧怕的,那么如何不放松呢?
今天这课南师还讲到了禅宗的自性。“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不假修证。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这几句特别有意思,值得深味。一点点细节来拆分,老师讲到,“这几句话背烂了,那么'何期'是什么意思?有人说是'什么时候'的意思,这就大大偏离了。其实'何期'是唐朝的土话,意思是,'哪里知道'。”哪里知道自性?其实它是本来具足的、不生不灭的、不需要借助修行证明的、能产生万法的。禅在哪怕行住坐卧之中,而把禅、把道、把神性贯穿到整个过程之中,就是为了打开一扇门,一扇悟得自性的门。得了自性,也就得了具足一切的生命智慧。而这是个需要一点点硬功夫积累的长过程,比如打坐以及修炼后面通了各大气脉。
禅是什么?自性又是什么? 我现在的理解是,禅就是那不拘于一切的道之本身,就是佛,就是神,是那本源,是那最终。而把禅融入所有过程之中,就是一种切实的功夫,把每件事都做好、做到最恰当的功夫。这种恰当与好,一定是健康的、良性循环的、可持续的。而自性,是自己的本性,真正在经验层面而不是头脑层面领悟了自性,也就融化了一切的方法、规矩、戒律,融化了一切束缚或者非束缚,融化了假的空的真的,因而自然地进入到那个过程之中,自然地知道,我即道的本身,我即那个能生一切法的本身,我即与万物为一体的本身。当然此处是我自己的头脑理解的画面加上一点体悟,仅供参考,多谢批评。实际经验层面的实实在在的领悟以及与道合一的境界达到了的,我所知的也就是释迦摩尼佛、耶稣基督了。
贰零壹捌。贰。壹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