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哪些词语意思不明确?
如果每个词都只有一种潜在的含义,而且大家都认同这个含义,那么迅捷有效的交流就更有可能实现。可惜的是,大多数词语都不止一种含义。
只有理解了关键术语和词组的意思(无论是直接的还是含蓄的意思),你才能对一个论证进行评价。
1. 多义词
在读书、听讲的时候,一定要强迫自己去寻找那些意思不明确的词或短语,否则就会抓不住要领。 一个语或短语意思不明确,是指它的意思在我们所考察的论证的上下文语境里让人捉摸不透,需要有进一步的解释,才能判断论证的过程是否恰当。但是,有时候一些特殊语境中,词语的意思是故意模糊不清的,所以,要注意区分清楚。
误区:我们常常误解所读的文章或听到的言论的意思,因为我们常常想当然的以为很多词的意思都是显而易见的。
2. 关键词和词语
什么是歧义? 歧义是指一个(关键)词或短语可能存在多重含义的现象。
找到关键词的线索小结(即“确定哪些词或短语意思不明确”)
a. 检查论题,看有没有关键词(要以表述出来的论题为线索来确定可能的关键词)
b. 在理由和结论中寻找关键词或者短语(要找出哪些词或短语在决定作者的理由能否支撑其结论方面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也就是说,要找出论证结构中的关键词。)
c. 留心抽象的词语或者短语(记住原则:一个词或短语越抽象,人们越有可能对其做出多重解读。)
d. 通过反串来判断别人怎么给特定的词或短语下不同的定义
“抽象”的意思 当一个词所指代的对象离特定的,具体的事例越来越遥远,它的意义就变得越来越抽象。
3. 检查是否有歧义
a . 检查歧义之前的2个心理障碍:
第一个障碍是你自认为和作者想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
第二个障碍是认为术语只存在一个明显的定义。
b. 问自己几个问题,来消除歧义:
第一个问题:“我知不知道它的意思?”
第二个问题:(不停的问)“你这样说是什么意思?”,而不是说“我就知道你是这个意思”
第三个问题:“这些词或短语中有没有哪个会有不同的意思?”
c. 如何测验自己找到了歧义?
判定你是否找到一处重要的歧义,最好的检测方法就是将这个词的不同含义替换到论证的结构中,看看改变这个词的意思后,是否会对论证中理由支撑结论的效度产生重大影响。
4. 判定歧义
分析步骤 :
第一步,找准论题、结论和理由。
第二步,检查论题中有没有希望作者进一步解释清楚的词语或术语,若是有,根据作者解释的情况来决定要不要同意或者不同意他的结论。
第三步,列举出结论和理由中所有的关键词和短语 第四步,根据列举出来的关键词和短语,进一步判断它们还有没有别的意思,且这些意思可能会对我们如何评价其推理过程产生重要影响
注意事项 :
千万要控制住自己,不要遇到一个含义模糊的词,或者所有含义模糊的词语,马上就全部记下来。只有在论证过程中出现的含义模糊的词才显得最关键。
书本例子:a. 广告词中的词语;b. 晒皮肤
5. 真实含义(根据语境(上下文)来确定真实的含义)
语境(context) :
意思是指作者或演说者的背景,这一词语在具体论证中的习惯用法,以及位于可能出现的多义词前后的其他词语和陈述,这些因素合在一起为潜在的关键词句的意思提供了线索。
注意事项 :
聚焦歧义现象的关键问题为你奠定了不偏不倚的基础,让你可以理直气壮地不同意某些论证。如果你与想要说服你的人对论证过程中所用关键术语的意思在理解上有分歧,那么你首先要解决这些分歧,然后才能接受他提供的论证。
6. 字典里的定义并不一定适合文章里的情境
常见的词语的意义分类:
第一种:同义替换(synonyms)
第二种:举例说明(examples)
第三种:具体标准定义”(definition by specific criteria)(也就是“使用规则的不完全说明”)
举个例子,对于"忧虑"这个词,至少可以找到三种不同的定义方法:
(1)忧虑就是感到紧张不安。(同义替换)
(2)忧虑就是候选人打开电视收看选举结果公布时的心情。举例说明)
(3)忧虑是一种主观上的不适感,伴随有自主神经系统越来越强烈的感受。(具体标准定义)
如何发现这个词可能存在的其他含义?
1. 查看字典定义中的含义,找到合适的定义。(但是也要清楚,字典里可能并不包含你所要找的合适的定义。
2. 尽量在脑海中想象这个词所代表的具体景象,如果你想象不出来,那你很可能就找到了一处重要的歧义。
7. 歧义与附加感情色彩的语言
术语和短语的“外延意义”和“内涵意义” :
外延意义:是指使用一个词约定俗成的、外在描述性的指称对象;也就是我们在本章里到目前为止反复强调的这类意义。
内涵意义:是指我们附加给术语或短语的感情上的联想意义。那些能激发出强烈的情感反应的术语被称为“附加感情色彩的术语”(loaded terms)
注意事项:
任何一个想要利用语言来激发我们情感共鸣的人,都会利用这些可能存在的情感。他们既可以使用激发我们心中对某些想法产生积极反应的语言,也可以使用抑制我们心中对某些想法产生消极反应的语言,以此达到他们的目的。
模棱两可的政治语言(一定要对术语引发你怎样的感情保持高度警惕)
书本例子: 诺曼·所罗门(Norman Solomon)的《不知所云的威力》(The Power of Babble)
8. 谁想说服你,谁就要负责解释清楚
你没有义务来评价那些不明确的想法或选择,如果他不能提供一幅清晰的论证画面,那他就没权利强迫你相信他。
9. 自己写作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tips
1) 通过反复回想自己要说的话,找出任何一个可能模棱两可的陈述,来时刻警惕歧义。(采用“反串”的方法)
💡 “反串”方法: 尽量采用一个来自不同文化的人或一个有不同政见的人的思维框架。从另一个人的视角来探究你的论证,可能会把你的注意力吸引到你之前并没有意识到的不明确之处。
2). 刚开始写作,全身心沉浸到流行刊物和专业刊物上与你的论题有关的那些持续不断的讨论中。回到研究中去,根据对其的讨论,检查自己的写作任务。
3). 展开一场对话,将自己的结论和理由拿出来和别人分享,鼓励他们提出问题。
注意事项:
1)在你判断某个潜在的歧义需不需要进一步加以解释之前,先花点时间想想你的读者和听众,根据读者和听众的情况,来判断是否需要解释。
a. 若是面向专业人士,无须解释
b. 若是面向一群普通的读者,解释清楚
2)一旦你判断自己的论证里有个词意思不明确,你一定要解释清楚。在你说服别人接受你的结论和理由之前,你一定要确保读者和你面对的是同样的结论和理由。如果你害怕自己的表达不明确,那就仔细界定你的术语。
更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