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治世能臣,乱世枭雄”,历史上的许多人物都可以分为忠奸善恶,然而此书却称曹操为“卑鄙的圣人”:“曹操的计谋,奸诈程度往往将对手整得头昏脑涨、找不着北,卑鄙程度也屡屡突破道德底线,但他却是一个心怀天下、体恤众生的圣人;而且他还是一个柔情万丈、天才横溢的诗人;最后他还是一个敏感、自卑、内心孤独的普通男人。”
曹操的这辈子实在令人感叹。无论其年少时,青年时,中年时,老年时,都有令人动容感慨之处。诚然《卑鄙的圣人》这本书有相当多的小说虚构成分,但无论它是正史野史,历史的真相往往早已随着时间模糊,但只要是让人有启示故事,便值得一提。
一、年少懵懂热血
世人皆道曹操心狠手辣诡计多端,谁知年少时期的曹操也有懵懂又热血,满腔理想的时候。曹操的父亲曹嵩是朝廷中的宦官一党,结党营私买官贿赂乃是家常便饭,曹操父辈的几位亲戚更是为了曹氏利益不惜残害忠良。也因此,曹家虽然也曾在朝廷上风光一时,但却被士大夫所不耻,被称为“官遗丑竖”。
曹操从小也是受四书五经耳濡目染,待曹操逐渐长大,便对父辈唯利是图的为官作风及其不满。加之曹操生性机敏灵活,满腔热血,便成了他父亲最不省心的儿子。
他与父辈的死敌——那些士大夫们相交甚密,父亲曹嵩好不容易为他争取来的官位,他上去便毫不含糊地大展拳脚,曹操励志自己为官一定要秉公无私、为民谋利,屡次得罪诸多权贵,很快就丢了得之不易的官位。之后甚至又为百姓反抗朝廷命令,把父亲曹嵩气到无可奈何——多么自以为是胆大包天的小鬼。
人们读来也许甚是惊讶,这样曾经正直而热血的少年,是如何变得像之后那样纵横一世的枭雄?起初会这样觉得,但越读到后面越发现,越是这样的英雄,年少越是有可能这样热血耿直,越是有异于同辈的气质,以及踌躇满志的决心。英雄不是生来就会纵横捭阖的,确实只有拥有这份别人所没有的激情与热血,才能成就后来这样的一代枭雄。
二、青年时期的机遇
董卓进京后,暴戾杀戮,首都洛阳一片人心惶惶,为了巩固地位,董卓招了不少新老能臣入朝,残忍如董卓有令,再心不甘情不愿为董卓卖命,又有谁敢违令抗诏。然而曹操在接到董卓的任命后,竟直接逃出了洛阳城,直奔老家开始招兵买马筹划反董,不可谓不大胆,也自此开始了他的戎马一生。
曹操最得意的时候,绝对还是在战场上的时候。曹操是十分难遇的杰出的军事天才,他先是与其他反董势力结盟,对盟友大失所望后开始依附好友、势力已经坐大的袁绍,取得袁绍信任后逐渐脱离袁绍的管束,夺取军事要地,形成了自己的一方势力。
终于,在“挟天子”这件事情上,曹操率先明确了自己“奉天子以讨不臣”的军事策略,不惜一切代价,最终掌控了天子。其实,在“迎驾天子”这件事情上,袁绍比曹操更有机会,袁绍是当时中原最强大的一方割据,惜乎袁绍瞻前顾后,害怕自己背上挟天子的罪名,错失了掌控天子以其名义号令天下的机会。曹操占得了挟天子的先机后,袁绍与又怒又妒,与曹操彻底翻脸。迎天子之事也很明显地可以看到曹操与袁绍之间的区别——前者目标明确,坚决果断;后者犹犹豫豫,错失良机。
曹操曾评价袁绍“好谋而寡断,非英雄也。”在如此乱世,迷失在各个策略中,犹豫不决,何成大事?
这时曹操凭借着自身对谋略出众的决断力,也已吸引并招揽了大量谋士,毛阶、荀彧、郭嘉、荀攸、程立等等,各个谋略出众,料事如神,曹操也有识人之才,取众人之所长,共同出谋划策;曹操帐下还不乏一批猛将,夏侯惇、于禁、乐进、张辽、徐晃等,曹操本就武略出众,又极具领袖气质,诸将也愿随之征战四方。
三、火烧乌巢,官渡之战
当袁绍挑选精兵十万,战马万匹,企图南下进攻许都,官渡之战就此展开。当时曹操的兵力其实还远不如袁绍,即便有暂时降曹的关羽斩颜良文丑两名袁军两名大将,也只是暂时挫挫袁绍的锐气。袁绍的优势是压倒性的,而曹操的劣势也逐渐体现,粮草连连告急,营中有人私通袁军意图倒戈,曹操只凭借毅力竭力稳定着战况。
此时,袁绍那边帐下一名谋士许攸,由于袁绍刚愎自用,重小人而远贤人,许攸看出了袁绍内心真实的虚弱,便离开袁绍投奔曹营,并带来了一个重要的战略信息——官渡东北四十里的乌巢,屯有大量袁绍大军的粮食,若能劫粮,战况必能反转。
这一提议诸将立刻反对:官渡乌巢相隔四十余里,即便能深入敌境,倘若袁绍派兵增援,曹军前后受敌将死无葬身之地。若要行动成功,须要有雷霆之势,在对方未得到消息或未来得及反应前,奇袭袁绍物资重地。
这样事关成败的高风险高回报的抉择,怎能一时间做出选择?此时曹操帐下的一位谋士贾诩感叹:“这世间所有胜败很多都是一瞬间的事,明公(曹操)久经沙场岂是凡人?这个节骨眼上,能叫您怦然心动的战略,难道不应该试试吗?”这一句话曹操深以为然。
在碰到真正战略机会的时候,怦然心动热血沸腾,而不是畏缩不前欲行又止,能够以极高的执行力果断地去完成,这大概就是英雄需有的气质吧。试想曹操若当时拒绝了许攸的提议,或者犹犹豫豫走漏风声,恐怕官渡之战的结果就完全相反了。
有这样的诸将与谋士屡献奇谋,又有郭嘉等提出了著名的“十胜十败”之说更激励了士气。最终袁绍性格的弱点渐渐暴露,袁绍“志大才疏,胆略不足,刻薄寡恩,刚愎自用,兵多而指挥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而曹操坚毅执着,冷静果断,帷幄运筹,最终以弱胜强,袁兵主力被逐渐击败,以多胜少的千年经典之战,官渡之战也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
四、中老年
击败袁绍后,曹操势如破竹扫平北方剩余的障碍,统一天下指日可待,他不再是“官遗丑竖”,他掌控天子、万人之上,超越天子的权力,膨胀的野心,也是这时曹操写出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这样的名句,即使他那时已经不再年轻,他那时所有的志向也只是进一步开拓他的事业,想那时的曹操何等的意气风发!——然而赤壁之战却阻止了曹操胜利的步伐。
江东孙权也不仅仅是守城之主,曹操常年在关中陆地上征战,而对水军只是纸上谈兵。多年来的胜利与他的所向披靡使这位枭雄也难免骄纵,赤壁初交锋曹操就大意失利,加之周瑜的苦肉计和暗步奇兵,使曹操最终败于赤壁。
三国的确是个人才辈出的时代,不仅是曹操,刘备和孙权,又有哪个不是英雄?而他们各自的帐下也都不乏一干英才。
曹操的失败也许也是天注定,曹操虽然行事雷厉风行,一生杀伐决断,但曹操同时也是性情中人,比起刘备的“喜怒哀乐不形于色,”曹操却常有暴怒的一面,例如其全家遇难时下令屠城等,在赤壁之败以及晚年以后更甚。
须知攻城容易守城难,前方战线失利,后方也跟着乱。加之曹操器重的两个儿子都死于非命,剩下的曹丕、曹彰、曹植三子曹操都不甚满意,立储犹豫不决,为政上又迫于形式放弃了最初“唯才是举”的选官策略,不得不重用世家大族,向现实妥协,这使曹操晚年陷入了相当痛苦的境地。
晚年的曹操已经不再是那个满腹热忱、以苍生为念的年轻人,他的天下是他打下来的,为了子孙后代,曹操的篡汉之意早已呼之欲出,只是迫于形式还尚且不可称帝,可各类礼制都早已超越天子。到了晚年,曹操也逐渐变成了一位称孤道寡、家天下的君王了。而曹操本人也变得越发暴怒,其内心也越发的孤独。
一生征战四方,结果发现统一天下的目标最终难以完成。曹操也曾稳住自己的步伐重整旗鼓、再征江东,但孙权与刘备势力已逐渐形成,江北士兵到了江南又常水土不服,谈何容易?自己逐渐衰老,战场上骑虎难下,继承人还尚未明了,怎能不痛苦?一代枭雄晚年如此,如何不凄凉?
建安二十三年,曹操在魏国首都的城楼上,此时的曹操已经是身患重疾,他庄严地交代完了死后要薄葬等后事,文臣武将见到这位枭雄的无奈自弃,也只觉凄凉。
然而在交代完后事后,曹操向所有的文成武将宣布到——最后一次,他要再次亲征汉中,为天下最后放手一搏。
其实这已经不是曹操抱着必胜的决心去进行的一场战役,而是为了自己不在朝堂终郁郁而终,为了完成一统天下的夙愿最后的尝试。毫无疑问,强撑病体的曹操连马都已骑不动,出军又怎会顺利。读到这只觉英雄末路之感,最后曹操死于洛阳,魂归故里,令人感叹。
纵观曹操一生,早年冲动热血,一生征战四方,杀伐决断,又极具统兵驭将之能,重贤爱才。反董卓、灭袁术、挟天子、消割据、擒吕布、降张绣、战袁绍、征汉中、平乌丸、伐刘表,却止于赤壁。晚年身体每况愈下,战场和政治上连连受挫,喜怒无常、清算旧臣之事难免,理想落空就归于愤怒,只能以权威自固,让人唏嘘。
其实何止曹操,那些风光一时的天下枭雄到了晚年多少都犯了同样的错误,固执偏见清算旧党,仿佛是一个逃不出怪圈。也许所谓高处不胜寒真是如此,一旦处于权力的中心,很多问题就变得敏感,昔日的旧友也难免互生嫌隙,就是对至亲人也难免要权力平衡,所谓盖世的英雄,最后也就只剩下盖世的孤独了。正如书中所说:“曹操这辈子的激情都在乱世的捭阖和隐忍中消磨殆尽了,或许对于一个王朝而言,它本就是刻板的、无情的,激情与自由只是乱世造就的幻梦。”
有人说,《卑鄙的圣人》这本书太冗长太啰嗦,一个曹操如何能写出十本八本的故事来?可我想说,这本书所写的又何止是曹操呢?袁绍的心高气傲而优柔寡断,荀彧的善于谋略又清高正直,郭嘉的人情练达、世事洞明,贾诩的神机妙算和低调隐忍,汉献帝仁慈聪慧却身不由己,许攸因说话不知轻重惹怒曹操,吕布反复无常终无好报,孔桂因献媚过头最终死于曹丕之手…这是一部群像作品,我们可以看到“小不忍则乱大谋”,可以看到命运的不公可能会使正直之人得不到他应有的结局,但反复小人通常更都不会有好结果。
而最终谁能想到,三国之中没有真正的赢家,而当时曹丕手下不起眼的掾属的司马懿,最后竟然篡了位成了统一天下之主?命运弄人,世事难料,无论曹操还是司马懿还是从古至今任何一位英雄,最后“大江东去浪淘尽”,留给后世看到的,也就是这样历史的一角,这样的一群“千古风流人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