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火车的时候,闲来无事,就看了这部在豆瓣年终总结多次出现的电影。它讲了一个很老套的故事,一个温柔与坏孩子打成一片的老师,寓教于乐,成功把坏孩子引上正途。
这里比较励志的是,老师得了一种病,因此会控制不住打嗝/发声,也就是“嗝嗝老师”的由来,她童年的时候饱受歧视。作为双学位同时还是理学硕士的她,因为疾病原因,没有一家学校同意让她做老师。但怀揣梦想,她面了五年老师,终于成为了这群坏孩子的老师。
比较理想的是,在老师的教导下,仅仅几个月,坏孩子们就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就好像我们以为的,只要孩子们愿意努力,就可以追上一直努力的前几名。)电影中一位9a班老师说的很有道理,“能取得成绩的不是快乐,而是刻苦。” 更比较理想的是,对于印度这群孩子而言,有一点和其它国家大为不同,制约他们的除了贫穷,还有种姓。看到最后拍的是一个圆满的结局,我在想,如果他们是低种姓的人,走出光辉的一生不知道要经历多少坎坷和多少歧视。但电影还是掩盖了暗淡不太光彩的一面。只让我们看到理想的一面。
我的堂姐是一位教师,她说她在以后一定不会简单的以成绩评判学生,因为她知道这样有多让学生伤心。她也的确是一位开朗和学生亲近的好老师。
且不说电影有多么理想化吧,对于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严师固然出高徒,但同样,我们也都需要一个理解我们内心,而不只关注我们外在光芒的“嗝嗝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