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继续分享童话,名字叫做《那一定会很好》。
故事从一粒种子开始,种子在地下被泥土紧紧包裹着,丝毫动弹不得,它心想:这太难受了,我一定得站起来,要是能大口大口呼吸空气,那一定会很好。于是它就努力生长,终于它钻出了地面,和阳光打了照面,它变成了一棵高大的树。因为它长得高大。所以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它看到人和动物走来走去,跑来跑去,心想,要是我能成为一棵会跑的树,那一定会很好。它的愿望实现了,一位农夫把树砍了,做成了一辆手推车,它终于能够跑来跑去了,它很高兴地为农夫服务着。很多年过去了,它老了,跑的时候骨头会吱吱嘎嘎的响,它想,要是我能休息,那一定会很好。这次它的愿望又实现了,农夫和他的儿子把手推车拆了做成了一把椅子,椅子呢又继续发挥着它的作用为农夫一家人服务着,又是很多年过去了,椅子觉得每天这样挺直腰背太累了,于是它想,要是我能躺下,那一定会很好。它的心愿总是有人实现,这次农夫的儿子把椅子拆了,做成了美丽的木地板,铺在了阳台上,这时候它觉得自己又变成了一棵树。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只是还留下了一个疑问,为什么最后它觉得自己又变成了一棵树?读第一遍的时候我没想明白这个问题,但是后来我突然想到这粒种子最开始钻出地面感受到的就是阳光,而当它变成木地板的时候,常年陪伴它的也是阳光,这一下我突然就明白了。
其实这篇童话意在让读者感受到作者是坚信心灵的强大力量,几乎心想事成,那是作者对这个世界存在完全美好的幻想,才会让人觉得这篇童话读起来极美。但是想想,这粒种子如若不努力生长,如若只会想,不会做好自己的本分,那么一切后续也就免谈,所以其实不管它变成了什么,手推车也好,椅子也好,它都在尽力的工作,尽力的服务,正是这样的态度才会让人觉得很好,自然有可能心想事成。在我看来,童话虽是童话,确实借物雨喻人。我很喜欢读童话,它有种返璞归真的魔力,愿这种魔力感染到正在读童话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