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一颗流星
( 原创: 若是兰香 )
一闪即逝的耀眼,义无反顾的决心。流星,你留给黑暗的,绝不仅仅是刹那的光明。
——题记
这几天,为了完成这篇文章,当我收集十几年来“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资料时,我依然被他们的事迹和精神深深感动。
200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徐本禹,就是其中之一。
“我愿做一滴水/我知道我很微小/当爱的阳光照射到我身上的时候/愿意无保留地反射给别人。”徐本禹在日记里写道。
是的,这位80后的农家子弟,华中农业大学本科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考取本校研究生。原本,他完全可以像同学一样,安静地坐在美丽的校园,读书,学习。却因一个偶然的机缘,放弃就读研究生的大好机会(后校方为支持他,研究决定给他保留学籍2年)。
他为了一句曾经的承诺,作为义务支教志愿者,走进贵州贫困山区的孩子们中间,为他们每个人点亮了一盏心灵的灯。
2001年,徐本禹在一次不经意的阅读中,中国少年报的一篇文章《当阳光洒进山洞……》深深吸引了他。哦。原来不仅仅他才有困苦的童年啊,比起这些在山洞里学习的孩子,他幸福多了。
他想去看看那些可怜的孩子们,他能帮他们什么呢?
2002年7月,徐本禹与向华,陈英杰等四位同学,参加学校组织的暑期社会实践。他们一行人,来到贵州省大方县猫场镇狗吊岩村,到山洞里的为民小学,支教一个月。当时,岩洞小学艰苦的学习条件,让徐本禹震惊。
二十多天后,他们支教结束。返校时,依依不舍的为民小学的孩子们,把他们送到十几里外。孩子们伤心的哭着问道:“老师,你还会回来吗?”
徐本禹也忍不住流泪了,面对孩子们盼望的眼神,他感到自己有一种无法回避的责任。他大声告诉他们:“明年我毕业了,一定回来教你们!”
男儿一诺值千金。这一承诺使得他提出放弃已考上的研究生深造机会,回到贵州实践自己诺言。
就这样,徐本禹再次来到生活和工作条件十分艰苦的为民小学,义务支教。
两年艰苦的支教生活,玉米头酸汤几乎损坏了他的胃。但对从小吃惯苦的徐本禹来说,狗吊岩村最让他感到恐惧和难受的,并不是饮食吃不惯的问题,而是无尽的孤独与寂寞,教学遇到的极端困难,以及学生生源的流失。
支教工作远比徐本禹预计的困难得多。岩洞昏暗,回音嘈杂。他每周要上6天课,每天上课8小时。除了教语文、数学外,还要教英语、体育、音乐等。
学生基础很差,对外部世界全然无知,懵懂愚昧,甚至只有几个人听说过雷锋。有时一个简单的问题,反复讲了一二十遍,他们还是不懂。
更让他焦心的是,学生的旷课和辍学。每到课余或周末,他就要挨家挨户,动员那些旷课和辍学的孩子,回到课堂上。
在精神和物质双重严重匮乏的山村里,他独自生活了两年,内心感觉更多的,是挣扎。对困苦生活的挣扎,对实践诺言的挣扎,对完成支教任务的挣扎。
2004年4月,徐本禹应邀回到母校—华中农业大学做了一场报告。他站在讲台上,半响才说到:“我很孤独,很寂寞,内心十分无助和痛苦,有几次在深夜醒来,泪水打湿了枕头,我感到自己快坚持不住了……”。
看到大学同学们,这两年来过上好的生活,再看看自己为了一个承诺,屈困山中。也许此刻他会后悔,也许此刻他想退缩。但报告会的第二天,他又只身一人悄然返回狗吊岩,回到他牵挂的孩子们中间。
穷乡僻壤的那里,是什么在吸引他?
2004年不久,徐本禹又到条件更加艰苦的大水乡大石村,开始了在大石小学的支教生活。
那时候,除了教学,几乎每天他都行走在家访的路上。有时在乡政府办公室里,给学生们打印试卷到凌晨4点多。为了第二天的课,他又拖着疲惫的身体,努力睁着睡意朦胧的双眼,一脚深一脚浅的赶回大石小学。
如此艰苦的教学和生活环境,对一个20几郎当岁的年轻人来说,的确是一场心灵与身体的历练。这两年支教,他一面痛苦地煎熬着,又一面顽强地坚持着。
直到2004年6月,华中农业大学彭光芒教授和范敬群老师,来到了贵州省大方县,看望和考察了徐本禹支教过的猫场镇狗吊岩为民小学和大水乡大石村小学,两位老师深受震撼。
如果不是亲临其境,他们完全想象不出,徐本禹是在怎样贫困落后的地方,坚持支教活动的。
彭光芒教授把在大方县拍摄的照片,选出100幅,配上简要文字,写了《两所乡村小学和一个支教者》发到网上。图片上,艰苦的支教工作,引来大量网友的关注。很多网友留言说,流着眼泪读完文章,心中唯有“感动”。
两年的支教,徐本禹有过孤独与寂寞,有过煎熬与徘徊,但他始终没有放弃。为了这里的孩子们,为了自己曾经多次得到别人帮助,从而也想着用一己之力,实现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愿望。
当他看着孩子们的快乐的笑脸,陪在孩子们的身边,感到自己一直“被需要”。为了他们,他愿付出青春和心血,只为帮助那些生活在贫困落后的地方的孩子们,以微弱之力,为孩子们点亮心门之灯。
从繁华的都市,他走进大山深处。用一个年轻人的单薄的肩膀,他扛起了倾颓的教室,他扛住了贫穷和孤独,他扛起了身为人师的责任。
也许一个人的力量,不足以照亮整个中国,但他点亮了一束火把,却刺痛了我们的眼睛。
如今,虽然他已结束支教返回课堂,来到职场,但他仍心系着孩子们。康胜美,他在为民小学教的学生,大学毕业后接下他的接力棒,继续他的足迹。
而他的“本禹志愿服务队”,利用工余,行走在福利院,盲人学校之间,去帮助那些有需要的孩子们。他和他们的爱心接力,永远没有终点。
当我看着徐本禹,我看到了千千万万个走在支教队伍里的志愿者们,也看到几十年坚守在偏僻,穷困,落后的千千万万个乡村教师们。
正是这些人的坚守和努力,才点亮了无数孩子心中的明灯,才看得到孩子们明亮的眼神。有朝一日,这些孩子们就是一股中国力量。
徐本禹不是一颗流星,正如这些支教志愿者们,以及那些在艰苦环境坚守着教学岗位的乡村教师们,都不只是一闪而过的流星一样。
他们用爱心仁厚与坚持,努力与担当,义无反顾的决心,受人之恩,涌泉相报的大气,用虔诚播下爱与责任,照亮流星闪过之后的黑暗,留下种子,播种希望。
十几年来,感动中国的,何止一个徐本禹。
比如鞠躬尽瘁化做光明烛的“化缘校长”——广西都安县高中原校长莫振高;功勋科学家孙家栋;最美教师支月英 ;大国工匠李万君 ,徐立平;坚守科学真谛的学者潘建伟。 中国首位获诺贝尔科学奖的本土科学家屠呦呦;隐形埋名30年的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90高龄“五保”老人拾荒助学的刘盛兰……等等等等。
还有那些自发的社会各界慈善团体。
又比如,原上海普陀区中心医院张兴儒教授和他的“慈善光明行”团队。这支由上海著名眼科医学专家和社会各界志愿者组织起来的公益团队,十几年来共募集物资善款1000多万元,累计义诊患者14789人,免费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1711例,复明率达100%。
……等等等等,数不胜数。他们,一直用爱心温暖中国。他们,一直用爱心在行动。
这是多么可敬的人们。他们用事迹告诉我们,他们的努力与坚守,不是一颗流星。他们的作为与贡献,是流星闪过之后的耀眼,留给黑暗的,绝不仅仅是刹那的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