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场景,为什么要革命?
简单来说,场景是一种企业战略,对一种需求的洞察,基于五大要素,谁,在哪,什么时候,通过什么东西,借助怎样的渠道连结。发现场景意味着机会,创造产品解决场景的需求,意味着金钱的气息。
革命很好理解,颠覆,迭代,有胜利果实,也有流血牺牲,甚至头破血流……
结合起来看,这本书从标题就暗示了出一些书中参与者的结局,或许是搅局者成功,又或许只是昙花一现的成仁。
这本由《逻辑思维》联合创始人吴声老师在2015年发布的新书,一经推出就作为颠覆性的经营管理创业思维被口口传颂,甚至发行当年就再版。曾经一位创始人把他作为圣经推荐给全公司高管,可惜最后未能实践,一耽搁,过了两年我才认真地读一遍这本书。
虽然有一些遗憾,但反而因为过了两年时间,更能检验书中的一些观点。这几年风口浪尖一茬接一茬的商业模式、概念、体验炒的满天飞,泡沫过后能活下来,甚至能活得好的公司才更具备说服力。因为笔者一直在折腾中,也恰好经历了互联网大佬级公司的战略级项目,同时也深度接触过不少传统的民营企业,目前身处一个较为传统的行业,所以会更加理性辩证地看待一些书中提到的观点。
整体而言,思维性的拓展很有价值,但其例举的案例中目前已有不少证明是失败的。例如河狸家,这种硬凑上来的场景,即便开始吸引了不少眼球和资本,经过两年的践行,用户粘性和手艺人的忠诚度都很有问题,他成为了一个入口,却没能留住人。所以理解场景,发现场景是对的,但创造场景其实好多时候是一厢情愿的想法。谁都在说人性,说对消费者的理解,可偏偏人性是最复杂,也最难以用理论或观察就能理解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言规整整,将这本书中对我的一些启发,特别是针对传统企业如何更有效的理解、利用互联网思维和工具作了一些摘录和分析——
一、场景是一种经营战略
近几年爆火的很多网红品牌,可能在早几年你怎么都想不到这怎么还能成为一种生意,又或者这么做都可以赚钱的惊叹。但是事实证明,凡是火起来的品牌,无一不是切对了场景,就是消费者原本就有需求但是没有被任何一家企业或品牌满足,或者满足不够充分,解决方式不够简单轻松。等到这样一个新品牌以全新的面貌、概念出来的时候并不是他创造了一个市场,而是发现了一个本来就该有的市场。例如书中提到的果汁品牌,或者轻食、健身餐的流行等。
二、场景能否成功取决于产品是否真的解决场景需求,而非凭空创造
是否真的能引爆市场,产品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营销是壳,产品是核,没有能够真正了解场景的产品经理一定做不出好产品。虽然传统企业不一定有产品经理这个岗位,职能架构决定了各自所获取的信息是分散无法凝聚成合力的,但未来跨部门形成项目小组,并由集体作业形式,每个人都作为消费者的角色来考虑产品的创造非常关键。否则,即便发现有利场景,没有好的产品也将流于形式。以笔者所在的珠宝行业来看,符合场景好的产品是什么呢?
首先它不是一个单纯的产品设计,从消费者能够接触到你的一切与五感有关的部分都是产品的范畴。我们为什么需要购买珠宝,珠宝不是必要品,也不是高频消费品,它的品类决定了它必然作为精神情感的载体吸引人的关注。那么从人的情感出发,有满足自我的,有满足他人的,就区分了自我满足、装扮时尚的场景,也有了送礼的场景。从这两大场景出发,产品的形式和门店呈现出来的氛围必然是不同的。同样,产品的包装、辅助销售材料、门店销售的话术都有天壤之别。
而自我满足场景中,由于每个人的身份、背景和婚姻状态不同,她对珠宝承载的情感需求也截然不同。对单身或初入职场的的人群来说,爱情、表达自我、被认同是他们的需要,而进入婚姻殿堂,生活更为稳定,事业也渐入佳境的人群来说,保值、犒赏自己、爱好欣赏则更会是背后的诉求。
当我们越加了解我们要面对的场景,就更加知道产品结构的组成部分,通过怎样的细节去满足她对场景的充分需要。这几年流行的歌词瓶、台词瓶、励志瓶等走心文案,就是抓住了这样一个场景,在繁忙严肃的成人世界里的一点吐槽或心灵安慰。
三、根据场景的不同维度判断所属行业的特点加之改善
按照吴老师的观察,所有的行业都可以按照场景分为从低频到高频,从轻度到重度的使用场景。毫无疑问,珠宝现在属于轻度及低频的场景形态。如果要发展该市场就有两个维度可以发力,第一是赋予场景更高频次的联想。这个品类里高频场景做得最好的当属潘多拉,就在业内不少人吐槽他设计一般,材质工艺不够有档次的时候,这个丹麦品牌已经横扫世界,年销售额节节攀升,在中国市场也是有一大票粉丝。将珠子与心情、个性、星座、异国等流行元素挂钩,一方面增加了款式的多样吸引力,最重要的是给予人无数收藏购买的理由。约会、订婚、生日、纪念日,任何一个心动的时刻都可以通过收藏一颗珠子赋予特定的涵义。除了赋予意义外,价格可控,单价从几百到上千丰俭由人的产品选择也是实现高频的重要因素。
另外一个发力点,将场景从轻度转为重度其实就是一种跨界思维、资源、业态的整合效能。笔者很喜欢的诚品书店就是这样一个例子。纯粹做图书现在谁都知道是不赚钱的,都是依靠聚拢起来的人气做流量的充分消费。文化、文创、展览、空间,这样一些与人群场景契合的业态自然的组合在一起,形成产品整体的品牌产品概念。目前的珠宝店,无论网络还是传统品牌,在门店的经营理念上还是非常传统的零售思维。但其实零售行业也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所谓新零售,一方面是产品、引流方式的创新,更核心还是在于场景的演变。
为什么大型商业地产城市广场开一个火一个,正是场景构建的成功。从珠宝业来说,珠宝不像服装有那么明显的流行趋势或瞬息万变的风格,所以他对流行的推动其实是比较少的,要成为爆款,明星助力的因素占了大头。但如果没有明星资源,自我造势则需要更多的运用跨界思维。如果说珠宝是情感的载体,那么任何能唤起女性情感共鸣的活动、展示、人、事、物都可以运用起来。
珠宝+艺术,珠宝+健身,珠宝+服装,珠宝+亲子,珠宝+咖啡……当珠宝店作为一个空间成为流行的入口,吸收更多能满足目标群体精神向往元素的时候,她就不再是想到要购买珠宝,或者逛商场随便看看的一个低卷入度空间,而是一切与用户想要的理想生活连结的一个异想世界。
四、柳传志卖橙子的故事——一个传统品牌面向新场景的人格营销
解读场景洞察——正如吴声老师所说,柳桃的成功之处,在于柳传志的人格营销,放下企业30年的辉煌,放下一个企业家已有的名望威信,通过公开请教的方式向互联网新生代的网红IP进行请教互动,一方面事件本身就叫人津津乐道,而网红们杰出的脑洞和被尊重继而产生的参与欲望进一步扩大了事件的影响力,最终受益的是通过群策群力,建议被采纳,最终变成大家都喜欢的爆款产品。
这个例子的重点不在于对大众市场的影响力,而在于小众亚文化社群营销的庞大作用力,如果换个圈子,换个平台,可能最后不一定有效果,但正是借助逻辑思维这个几乎所有领域的意见领会都会关注的思想平台,才让这样一个充满人格和逸趣的小互动,变成了一个成功的销售导向的案例。
五、传统品牌如何重构场景
作为方法论,这一部分吴声老师写得非常细致,唯一要补充的一点就是组织形态和跨组织协作的部分。协作的确是非常必要的,但是恰好由于所举例子是乐视,所以也想说明的就是,任何时刻每种结构都有其特定的优劣势,传统的架构固然缺乏活力,但对决策和各司其职的方向性还是有意义,而乐视的这种边界模糊的形态,笔者听闻不少内部人员其实颇为吐槽,毕竟一个职能或部门越模糊,越无法界定清晰的目标和方向。所以在一家创业型公司,人数或企业文化本就高度一致的前提下,这种融合的架构是更有优势的,而对于一艘航母来说,也许并不是那么有作用。
六、新媒体运营场景化
总结起来,内容化、情感温度、多样,以及不怕拉仇恨是新媒体运营构建场景的要素,尤其最后一点非常关键。即便是神,还有他的对立面撒旦,所以不要想讨好所有人,先想清楚你是谁,你要吸引怎样的人,做到极致,然后管他的,天堂、地狱各有各的结局和出路,不要怕,只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