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埃塞俄比亚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37MAX8客机ET302从亚的斯亚贝巴飞往内罗毕途中坠毁,机上157名乘客和机组人员全部遇难。据附近目击者称,“爆炸和大火相当强烈,根本无法接近,所有东西都被烧毁了,没人能活下来。”飞机坠毁处浓烟滚滚,地表被砸出大坑,机身残片遍野可见,地面上还散落着死难者的衣服、鞋子等个人物品,场景极其惨烈。周日早晨起来,手机便被这条令人震惊的消息刷屏了。
1.一个要好的同事两周前刚刚乘坐埃航赴非履新,记得临行时她曾说过埃航是非洲安全系数较高的航空公司,没成想短短时间却发生如此可怕的事情,我暗暗祈祷她躲过一劫,但仍在密切关注事件的发展。随着遇难者身份的公开,我的心揪紧了……据报道,机上乘客来自33个国家,其中包括8名中国公民,他们中既有中资机构的员工,亦有联合国中国籍职员,还有部分赴非旅行的游客。除此以外,由于内罗毕环境大会召开在即,多名联合国系统职员都乘坐了此架航班。一时间,同胞和同事的悲惨遭遇一下拉近了我和这场空难时空和心理上的距离。我瘫坐在椅子上,不禁出了一身冷汗,心里升腾起莫名的恐慌。在联合国工作出差是家常便饭,身边同事许多都是仿佛在咨询投行任职的“空中飞人”,飞赴非洲工作的机会亦数不胜数,我们办公室五月份就将在亚的斯亚贝巴召开一次国际专家组会。坠机虽是小概率事件,但砸中便是灭顶之灾。我默默地看了看身边的家人,真的不敢再继续想下去。造化弄人,一场空难,多少个家庭,自此破碎……
周日就这样在沉重的气氛中度过了。周一清早,维也纳阴云密布,似乎也在为死难者默哀,从办公室远眺卡伦堡山,薄雾轻笼,略显萧瑟。我打开电脑,一封邮件提醒映入眼帘。“为悼念在埃航坠落中殉难的联合国职员,今日联合国机构将降半旗致哀”。我想起早上上班时,看见有人在广场上收旗。
和一名中国籍职员吃完午餐,我们不约而同想去纪念广场凭吊一下。平日里招展飞扬的万国旗全被收起来了,只留下高耸的旗杆孤零零地伫立在风中。远处,蓝色的联合国旗已赫然降至旗杆一半处,淅淅沥沥的小雨飘落下来,烘托着无言的肃杀和落寞。“你知道吗?遇难的职员当中有三个以前与我在日内瓦一起工作过的同声传译议员,他们是去为环境大会服务的。虽然不是中文译员,但口译的圈子很小,大家彼此都熟识,得知坠机后我们都相当震惊”。中国籍同事告诉我。“你不觉得生命有时候很脆弱吗?原本活奔乱跳的人,说没就没了。如果一个人能预料自己的结局,也许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抱怨和牢骚了。珍惜生命,真不是一句玩笑话!”我有感而发,同事点点头。
“即便没有坠机,我认识的同龄人也有好几个都走了。印象最深的有两个,一个是校友,曾在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工作,长期加班加点,最终死于胃癌,留下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唏嘘;另一个人是同一年入职的同事,刚去非洲某国常驻,便由于突发心脏病去世,第二天早晨才被发现,留下年轻的妻子和刚上小学的孩子。”我回忆道。“有时候想想,我们经历的事情比起空难来,真的不算什么。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同事补充道。初春的维也纳还有些寒冷,我搓了搓手,感受到温暖的那一刻,忽然发自内心地觉得活着真好。
2.我们慢慢往回走。与同事分别后,我刚上电梯,就听到一名化着精致妆容、穿着得体考究的女士对身边两个同事说,“今早刚打电话确认过,我以前在内罗毕工作的办公室没有人在失事的航班上,真是谢天谢地。要知道,这可是我们当时最常飞的航线,办公室里没人没坐过这个航班号的飞机,真没想到会发生这种事情!”她拎着好几个大袋子,行色匆匆,神情中带着些许焦虑与不安,那一刻也许她最能感同身受坠机时的恐慌吧。体味着她的话,我穿过长长的走廊,想起那些遇难同事最后一刻所经历的挣扎与无助,煎熬和痛楚,生离与死别,忽然明白生命的无常,其实就在身边。
记得以前有个前辈给我讲起9.11时的经历,她的夫人彼时正在世界贸易中心工作。前辈说,眼见着大楼被飞机冲破了一个大洞,手机信号全无,爱人生死难料。我问他当时脑子里是不是一片空白。前辈却说,那一刻他只是在想应当在妻子的葬礼上讲些什么。四个小时之后,他收到妻子打来的电话,“老……老张,我还活着,我就是想着一定要坚持从八十几楼走下去。出来时腿都在颤抖,几分钟之后楼就塌了,真是死里逃生……” 前辈喜极而泣。“经历过生死,以后的坎还算什么呢?”我永远记得他说的这句话。
然而,不是每个人都会像前辈和妻子那样幸运。埃航上157人都曾有过五彩斑斓的生活,但一切都停在了ET302起飞6分钟后。BBC有篇文章详细介绍过包括联合国职员在内的死难者的背景和经历:联合国系统职员O,正准备赴任索马里工作,搭乘了这架航班;移民组织的A,在苏丹工作,正准备飞赴内罗毕参加培训,搭乘了这架航班;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S,刚刚结婚不久,正准备赴内罗毕参加环境大会,搭乘了这架航班。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一次普通的离别,竟成为此生的诀别。
3,这是入职以来第一次遇到较大规模联合国职员遇难的事件,我不禁回想起入职伊始签署的那份死亡受益人文件。那时候觉得死亡是件很遥远的事情,虽然参加工作以来已接受过无数关于疾病、战乱和灾害的危险教育,知道关键时刻不能辜负肩上的使命,但人总会不自觉地认为自己运气不至于那么差。尽管如此,我还是很清晰地记得签字这件事,因为在之前的工作中即便知道身处危险也从来没签署过类似文件。把家人名字写在“受益人”一栏时,我还是略微沉重地出了一口气,也许比起在战乱地区维和的同事们来说相对安全,但这份文件似乎也在提醒着随时可能遇到的各种意外。说实话,虽然在联合国上了人身保险,但大家都在祈祷最好此生没有机会使用。
周一晚上查Outlook,纽约总部的人事主管给全世界的青年专业官员(JPO)发送了邮件,要求大家每次出差务必取得安全许可(security clearance),此举在发生不测时将关乎后续的保险赔偿事宜,我的脑子里一下又蹦出那份签署的死亡受益人文件。以前常常忽略安全许可这个程序性要求,直到我所在的机构群发通知,指出有几名同事未取得安全许可便飞赴南苏丹执行任务,导致当地发生骚乱时无法及时进入联合国设施避难。此处所谓的许可,并非上级的批准,而是需要在每次出差前把自己的目的地、行程、住址及应急电话等上载于专门的网站,网站会自动出具许可。一旦发生紧急情况,联合国机构可通过查阅相关记录获取职员的基本信息和可能位置,并据此提供必要的协助。 一场空难,也折射出平时工作的安全隐患,今后必须格外留心,以防万一。
4.埃航事件仍在发酵,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都将该机型客机停飞。ET302的黑匣子找到了,已送往法国进行检测,全世界都在关注着此款波音飞机是否存在系统性缺陷,死者的亲人们也在等待飞机失事的真正原因。逝者已矣,生者何处,也许是无尽的哀思吧。
为了缅怀上周日在埃塞俄比亚客机失事事故中不幸罹难的21名联合国工作人员,联合国纽约和日内瓦总部分别举行悼念仪式。虽然我在维也纳无法参加,却早就收到系统通知的邮件,也通过社交媒体跟踪了解到相关情况。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仪式上为死难人员敬献了花圈,并与现场所有人默哀一分钟。他表示:“我们在悲伤和团结中聚集到一起,向在上周日罹难的联合国大家庭的成员们致敬。同时,我们也缅怀造成如此多人丧生的这起空难的所有受害者,包括民间社会的合作伙伴和人道主义工作者。在这一极其困难的时刻,我们向他们的家人和亲人致以最深切的慰问和衷心的祝福。同时也向埃塞俄比亚人民和政府表示慰问。”联合国网站还推出了专门的悼念网页,列出了遇难联合国人员的所属机构、姓名、性别和国籍,以向这些在为联合国服务过程中逝去的同事致敬并永远铭记他们。
此刻,我只想说,这一辈子,路说长也长,说短也短,除了生死,再无大事。愿死者安息,生者珍重!
记于埃航坠落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