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坛经 般若品》开头有这样一段:
【次日,韦使君请益。师升坐,告大众曰:总净心,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复云:善知识,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须假大善知识,示导见性。当知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只缘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吾今为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法,使汝等各得智慧。志心谛听,吾为汝说。】
《坛经》第一品《行由品》都称“韦刺史”,而般若品第一句就称其为“韦使君”?第一品中,这个人执迷不悟,身上带刺、棱角分明,故称为“刺史”;通过六祖的点拨,开悟进入《般若品》时,拨云见日,就改为敬称“韦使君”。同一个人,迷时和悟时称谓迥然不同,印证此品的核心论点“当知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只缘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
“总净心,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摩诃般若”意为“大智慧”,“波罗蜜”意为“到彼岸”,“多”意为“精进”。此句提纲挈领地总结出修行的“因缘果”:因是“摩诃般若”,缘是“净心”和“多”,果是“波罗蜜”,换句话即为“大智慧”不断“净心”地去“精进”,就能到达“彼岸”。
“菩提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六祖直截了当地提出“菩提自性”的观点,告诫我们修行不能向外求智慧,向内看才是觉悟。这是what的部分。
但现实中,绝大部分人认识不到这一点。为什么?因为我们“只缘心迷,不能自悟”。我们都执于向外求,所以迷;因为迷,所以不悟。这是why的部分。
那,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六祖提出了具体方案:“须假大善知识,示导见性”,需要向先知先觉、大彻大悟者求学问道,让大善知识帮你拨云见日、示意引导你照见自性。暂时不悟没关系,勤于修学问道,得到高人点拨后就能水到渠成、开花结果。这是how的部分。
这段话直指人心,简明扼要地按照what—why—how的逻辑告诉我们修行的本质,跟行由品中揭示的“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相呼应。
“当知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只缘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这段话简明易懂,告诉我们俗世中虽然区分出愚人、智人,但两者均具有佛性,并且佛性无差别。既然都有同等的佛性,为什么这两者言行举止完全不同?那或愚或智的行为,只是因为时迷时悟所外显出来的。“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迷时,就是愚人;悟时,就是智人,但不管是愚还是智,人还是那个人,如硬币的正反两面,翻到这一面是“迷(愚)”,翻到另一面就是“悟(智)”,但翻来翻去还是那枚硬币。硬币本身没有变化,变的只是它呈现的面相而已。
还有一个很好的比喻:迷就是黑暗状态、悟就是明亮状态,我们的心体(佛性)像房子,明暗只是状态,我们的心体(佛性)本身没有变大或变小。
随后的一句:【“善知识,世人终日口念般若,不识自性般若;犹如说食不饱,口但说空,万劫不得见性,终无有益”】,六祖又回到现实,揭露我们凡夫修佛很多都停留在“口念而心不行”、都在拼命地“向外求”,这样的修行就是南辕北辙、缘木求鱼,永远得不到觉悟。
后面一个比喻非常形象,光是嘴巴叫嚷着“肚子饿”,但不去采取实际行动,是永远也解决不了“肚子饿”的问题。修佛何尝不是如此?光是喊着“空”的口号,光说不练、知而不行,则“万劫不得见性、终无有益”。
六祖说得如此斩钉截铁,修行着的你,能否醍醐灌顶、幡然大悟?
2017/3/26@撄宁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