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火、洋布和洋油之类的叫法,出生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人,大概还是记忆犹新的。那个时期,物质的匮乏和技术的落后,很多商品是需要从国外进口的,这可能就是商品前面加个洋字的初衷,在当时并没有一点崇洋媚外的意思。我的童年洋油、洋布、洋火的称谓还是大行其道,其实那个时候,这些个物品早已是国人自己生产的了,洋油、洋布不知道产自哪里,知道洋火是省城济南和河北泊头的国营火柴厂制造的。洋火、洋油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两样之物,一个是能给人们带来火种,一个是能给人们带来光明。洋油做成的煤油灯的光亮,陪我渡过了一个个漫长的黑夜,见证了我童年的成长。
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的我,很小的时候就跟随在乡下农村的祖父祖母生活。那个时候晚上照明的主要工具就是家家自制的煤油灯了。说起来煤油灯制作并不复杂,用一个空瓶子,在盖子上钻个洞,再找铁片卷成一个圆筒,中间插上火纸卷的纸捻,瓶子里灌上煤油,拧上盖子,煤油灯就算完成了。现在看起来很简单,可那个时候找块铁片非常困难的。尽管家家都有煤油灯,也不是像现在一样每个房间里都有一盏,人在那里就把油灯端到哪里。比如吃饭的时候把油灯端到饭屋里,吃完饭了再端到待客或休息的屋里。有很多家庭睡觉的时候,把油灯挂在头顶的墙上,所以那时谁的家里墙上,都会有一片黑乎乎烟熏痕迹。
记得我们家也是只有一盏煤油灯,特别是冬天的长夜里,我在煤油灯下做作业看书,祖母摇着纺车纺棉线。很多的时候我做完作业,就会依靠在炕头上看书,煤油灯的油烟不仅熏黑了墙,有时也熏黑了鼻子,鼻孔里手一摸也是一把黑。我在昏暗的油灯下读的第一部书,是从邻居家借来的一部没有书皮的小说,书看完了也不知道这部书叫什么名字,可书里面八路军史排长史更新打鬼子的故事,我一直没有忘却。直到上高中看电影才知道那部书的名字叫《烈火金刚》。要说那个年代,我在乡下的生活还是幸福的,是无忧无虑的,至少没有像现在的孩子一样,上完了学做作业,做完了作业再上辅导班,唯恐输在起跑线上。
尽管那时农村文化生活匮乏,没有什么娱乐活动,似乎也只有读书才能打发这漫漫的冬季长夜。那一时期,能够找到的书,我读了不少,《新来的小石柱》、《大刀记》、《暴风骤雨》、《林海雪原》、《苦菜花》等等,煤油灯是做了不少贡献的。上初中的时候,到离村四、五里地的联中上学,早自习、晚自习是早去晚回的。晚自习的时候,我们用墨水瓶自制的煤油灯,在教室里写作业上自习。整个教室里灯影摇曳、空气氤氲,在黑暗中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
在那个时候,我对家里有盏马提灯或是罩子灯是很向往的。罩子灯因为有灯罩的缘故,是不怕风吹的,好像只有村里的代销点有一盏,每到晚上把罩子灯点上放在柜台上,买东西的或闲玩儿的人们在这里汇集,聊一些家长里短和村里发生的趣闻,也算是休息的一个所在。马提灯因为独特的设计,不管是刮风下雨都不会被吹灭的。生产队里喂牲口的哪里有一盏马提灯,这恐怕是我们村为数不多的几盏煤油灯。还记得那个时有张宣传画,画的就是一名干部在大雨磅礴的夜里身披雨衣,一手拿着铁锨,一手拿着提灯巡查险情。这两样东西终究我也没有得到,因为到了八十年代初,城乡都渐渐用上了电,煤油灯也就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往日里那种烟熏火燎、气味呛鼻的日子不见了,完成了历史使命的煤油灯,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时光荏苒,一晃四十多年过去了,煤油灯陪我度过一个个美好的夜晚,它燃烧了自己,把光明带给了我,照亮了我的童年。
2019年4月17日 老姜不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