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牙这事总是让爹妈头疼,和娃刷牙就是一场战斗。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如何用绘本和游戏,陪娃养成爱刷牙的好习惯。这也将是乐伴花开继给娃带来的新主题「习惯性格」。
这次我们要玩转的绘本,是日本最具创意图画书作家五味太郎的经典作品《鳄鱼怕怕,牙医怕怕》。
我们选择以绘本为切入点,是因为研究发现,娃的信息加工优势通道是视觉,他们对图像信息更为敏感;同时,娃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的,对他们最好的认知方式就是提供每个概念多个具体的场景,让他们自己概括,抽象出本质。绘本精美的画面,具体的故事场景,不仅吸引娃的注意力,也符合娃信息加工和认知规律的特点,是我们和娃最好的媒介。
而今天的这本绘本,把生活融入绘画,鳄鱼怕牙医,牙医怕鳄鱼,却又不得不看牙、补牙,这不就是娃看牙所要经历的过程,简单的语句,看似拙却充满孩子气的画风,让娃在经历中理解,感悟故事。最后,诙谐幽默的给娃传递出刷牙的重要性,非常适合我们今天的主题。
家中没有绘本的,也不用特意购买,我们在游戏设计过程中,已经充分考虑了通用性。
游戏一:玩故事
在日本,常会有妈妈拿着这本绘本与娃进行角色扮演阅读,简单的句式,蕴含不同意思的重复,确实非常适合用来和做个手指套,陪娃进行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其实就是娃最爱玩的假想游戏。心理学家格林思潘说过:“进入假想游戏,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飞跃之一”。这个游戏对娃的象征性思考能力、抽象能力以及创造性想象力,都有很高要求。在游戏过程中不仅促进了右脑的发展,还刺激左脑的语言中枢,更是娃认识和探索成人世界,培养社会能力的重要途径。
制作手指套可以用布织布,彩色卡纸,甚至家里废旧的衣服布料,尽量发挥娃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用拘泥于绘本形象,也可以用我们设计的这套鳄鱼、牙医、护士手指套。
为了让孩子更好参与,我们的指套还设计了涂色款,充分调动娃的想象力和积极性。对于小娃,手指套用来进行故事讲解,会更加生动;对于大娃,在原有故事基础上还可以自由创作。
游戏二:玩刷牙
看这本绘本,怎能错过教娃刷牙。一个透明文件袋,一张白纸,几只彩笔,一把旧牙刷(也可以用笔或冰棍板包上湿纸巾代替)。白纸画上嘴巴和牙齿,放进文件袋。对于不擅长绘画的父母,我们设计了鳄鱼的嘴巴,可以直接使用。
用彩笔在文件夹上画蛀虫,污渍,以及孩子喜欢的一切形状,这个过程可以让娃参与,并引导娃“鳄鱼吃了一口苹果,牙齿上留下了一点苹果渣”,然后让娃用旧牙刷帮助牙齿清理这些牙渍,别忘了鼓励、点赞,增加娃的成就感。
这个过程让娃用游戏的形式,了解牙刷,牙齿,刷牙的意义,他们在反复探索的过程中认知,掌握刷牙的技能,这就是孩子游戏学习的方式。亲测,迪玩十遍不厌。
都说习惯的养成需要21天,那么,把刷牙变成一个好习惯就需要“21天牙齿保卫战”。
小动物们被蛀牙精灵施了魔法,牙齿都被蛀了,要想拯救小动物,就需要娃们化身为战士。娃每刷一天牙(两次哦),就能为小动物赢回一颗健康的白牙齿(可以利用家中的白色蜡笔、涂改液或者白色黏土涂在黑牙齿上),21天保卫战给娃一个好习惯 !
游戏三:扮医生,玩数字
不少娃和鳄鱼一样都很怕看医生,可是你想过娃为什么怕吗?从心理学角度讲,在看医生的过程中,娃处在了交往中的弱势一方,他被动的被要求配合、打针,这让他们联想起过去的各种挫折,和无数无法由他们决定的事情,形成了悲伤、恐惧的情绪。那么让娃带上医生头套来当回小医生吧,看我们的迪医生,是不是很萌萌哒。
医生的扮演是娃了解自己身体的一种途径,还让娃处于交往中强势一方,通过游戏看到大人或者小动物也会有无能为力,绝望的时刻,让恐惧感在哈哈哈大笑中释放。可以说扮演医生是最有效的心里建设和抚慰游戏!看月玩过之后,就特别开心的要乐姐给她检查牙齿。
拿出刷牙时玩过放了鳄鱼嘴的文件夹,在牙齿上,放上别了曲别针的小虫子(可以自己随意画草莓、巧克力等代替)。请小牙医帮忙检查牙齿,数一数,一共有几个蛀虫?每次放的虫子数逐步增多。1-10的数字就这样在游戏中,被娃轻松掌握。
用冰棍棒贴上磁铁块,给娃当治疗器,请娃用它把牙齿上的蛀虫吸走。
玩的过程中,还可以加入加、减的概念,吸走了1只虫,5只减1只还剩下4只。迪第一次接触磁铁块,非常好奇,自己把几个磁铁块放在牙齿上吸,还主动问为什么这边可以吸,那边不可以,花姐趁机机智的科普了一把磁铁的奥妙。
我们致力于传递游戏力的养育方式,基于儿童心理和成长特点设计了一系列助您高质量陪娃的游戏,用游戏搭建您和娃的心灵桥梁,为您陪娃之路扫除障碍。
如果您正巧和我们的理念契合,又愿意同我们一起成长,请关注我们,微信公众号:乐伴花开,免费获取原创素材请加小助手微信,lebanhuak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