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由爱德华兹威克执导的《激情岁月》中,饰演剧中二儿子特里斯坦的布拉德布皮特留着一头金色的长发,在一望无垠的草地上,纵身跃上马背,一点点消失在原野的深处,如此激情洋溢的一幕深深吸引着我的目光。在辽阔的大草原,有许多奇妙的生命、有美丽的夜空、也有令人惊奇的大自然景象,它的美与神奇会令人对它流连忘返。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这是北朝民歌《敕勒歌》中的一段,描写的是在苍茫广大的草原上,一阵风吹过,野草低伏下去到处都可以看到成群的牛羊。有草原,一定就会有牧场和放牧牛羊群的牧民,牧民们的生活只有在电影电视中才能看到,却没有亲身体验过, 而李娟的《羊道-春牧场》给我们带来了真实的牧场生活是什么样儿的。
李娟,著名的散文女作家,是茅盾文学奖新人奖得主。1979年出生于新疆,出版散文集有《羊道》三部曲、《我的阿勒泰》、《阿勒泰的角落》、《九篇雪》、《走夜路请放声歌唱》、《冬牧场》及数部繁体字版散文集。曾获“人民文学奖”、“上海文学奖”、“花地文学奖”、“天山文艺奖”、“朱自清散文奖”等。2017年她将五年前出版的《羊道》三部曲(《春牧场》、《深山夏牧场》、《前山夏牧场》),在原版的基础上经过重新审阅、修改、剔除之前文字与语法上的大量错漏,重新梳理叙述上的混乱、毫无耐心与拖沓的节奏、赘复的情节,通过她的修改与调整于2017年7月份由中信出版集团负责再次出版发行,并以亲笔信的形式作为再版的序言,同时传递着作者对10年前曾经一起生活过的扎克拜妈妈一家的思念之情。这就是拿在我手上的这本羊道三部曲之一的《春牧场》。
李娟是中国四个非常重要的作者之一,她的文字代表着独有的地方特色。不同于其它的散文写作家,她只是将生活变成了文字,她把自己经历过的日子写进了作品中,也将阅读作品的读者带进了她的生活中。李娟曾在阿勒泰山区跟着妈妈、外婆有过一段与牧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的生活经历,这为她日后的创作带来了独有的素材,一个曾在大风大雨的土地上跋涉过的人,她带给我们的是浑然天成、得天独厚的真实生活体验。她的文字带给读者一种纯粹的感觉,既干净又温暖,既自然又真实;
牧场的生活是单调、重复毫无新意的;牧场的生活是那样的简朴、贫穷与艰难;但经过李娟的描绘,它却变得富有极强的生命力,它生机勃勃的展现在了我们的面前。羊群是如此的花哨与合谐;扛冰是如此的辛苦与有趣;她却将看似流水账的日常生活,写出了感动与共鸣,她重视一切身边的人事物。浅棕色羊妈妈幸福地哺乳一只黑白花的小羊羔;每天都在新鲜馕的光芒照耀下耐心地啃食着黯淡平凡的旧馕;在没有毡房的情况下,七、八个人一起挤在仅仅两米半宽的木榻中,却是那么的热闹与幸福。
春牧场的所在地是光秃秃的戈壁丘陵地带,一棵树也不长,甚至一小丛灌木也没有,燃料也只有牛粪干后可以用来取火,春牧场与冬牧场,在日子上宽裕许多,在温度上暖和几分,也省去了扛冰取水的工作,但仍是属于紧巴巴的季节。在荒茫茫的大地戈壁,烧柴火煮饭是一件非常体面的事,从五里外爷爷家河边折的柳条成了胡安和沙吾列的玩具。
通过作者李娟真诚朴实的文字表达方式,让我们对游牧民族的日常生活有了更具体形象的了解。从李娟的文字中,我们看到了那名懂事乖巧、聪明善良、勇敢坚强的女孩子是如何在困难、艰苦的环境中,将日子过的幸福、充实与温暖。她用鲜活生动的文字将原本无聊、单调的牧民生活写活了、写神了,虽然他们的生活承受着环境条件带来的寒冷、饥饿、悲苦,但是他们乐观、坚强、豁达、勇敢。21世纪的今天,尽管出行有汽车、火车、动车、高铁与飞机,但那种在马背上驰骋纵横的感觉,却只有大草原上的牧民才能享受到,也许会有人说他们是苦中作乐,但是我从李娟的文字中感觉到,他们非常享受自己的生活,因为他们可以近距离的感受到生命的美好与活力。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陈二灰(来自豆瓣)
来源:https://book.douban.com/review/8827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