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的即兴舞蹈课上,老师和一位同学互动,结束后问我们他们之间后来进行不下去的问题在哪里,我们没看出来,他说因为那位同学给出的接触点太多。即兴接触要保持两个人的身体一直有接触,手、脚、肩膀、背等等都可以,老师的意思是,一次你给到对方的接触点越少,你给出的讯息也就越明确,对方越好回应。否则整个身体都扑上去,一会儿这儿一会儿那儿,对方就会读不懂你要干什么,两个人之间就不容易流动起来。
今天我把之前写旭东的那篇文章给一位资深的杂志编辑看,和她交流之后同样收获到一个很重要的讯息,就是写一个人物的时候,至少把一个最初要采写这个人的点(动机/好奇之处)写明白,写透。比如我对旭东11年不工作不参与社会主流价值体系的生活有疑惑,那么我需要把这个疑惑点搞明白搞透彻,按她的话说,不要把谜题丢给读者,这样才有一篇面目清晰的文章出来。
这两个例子放在一起好像道理就更清楚了。不用贪求多角度多面相,先把一个点挖透,挖到自己心里有数,小心浅尝辄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