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是台湾作者陈之华的作品,她长年旅居芬兰,身为两个女儿的家长,透过孩子的求学过程及亲身体验,实地探访芬兰学校、参与教学研习,此书是她对芬兰教育贴身观察、走访后的全面了解和纵深解读,带给我们发自内心的震撼、感动与认同。
我看了看这本书的封面,印入眼帘的“教育畅销书第1名”醒目的字眼激起了我的好奇心,迫不及待地打开封面的前勒口,上面简明扼要地介绍了“芬兰征服世界的‘奇迹教育’”:见树又见林,先见林,再见树。先启动孩子们学习上的兴趣,以及对整个学科“森林”的了解,效果远胜于对着一棵棵“树”的细部知识与标准动作反复演练,一磨再磨!人生是场马拉松。人生真的不是一场需要赢在起跑点的百米冲刺,而是一场与自己赛跑的马拉松。学习,不是为了夺冠军,争第一,而是为了培养终生学习的能力与习惯。不做作起点不公平的较劲。所有的评估与考试都是为了让学生知道从哪里去改进,考试的目的,不是要给孩子带来挫折和惩罚,而是要让孩子和老师共同了解对于学科的认识到了哪里,最终求得大家共同进步。老师一样好,不用评比:“平等、品质、公正”是芬兰教育不断强调的,芬兰的教师得到教育制度的最大信任,他们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善待学生,对学生有益处,而不是为了让学生或自己的教学成果拿第一。不强调“精英”,却人人是“精英”。教育体系不带头、不鼓动、不排名,希望落实相对的“平等”,以此为教育施政最基本的考量。毕竟,天才与精英是真正的少数。为孩子量身定做的教育。为社会小众与弱势群体挹注更多的教育资源,智力不足、身体残障、移民的孩子,都保障相对公平的受教权与求知权,将他们努力转化成社会安定发展的中坚力量一部分。用家庭教育赢过全世界:芬兰父母从小就教孩子们读书,但却不把学业当成唯一,在与学校的沟通中,也不只在意孩子们的成绩。芬兰的家庭教育,是打造世界第一竞争力的基石。
这一段小小的介绍让我内心激起了千层浪,带给我无比的震憾。从帆船出游、小男生踩缝纫机、音乐课讲义、木工课、练习炒菜料理、流动图书馆、残障学生做姜饼等等这一张张写实的教育照片从我眼中晃晃而过,心中再次掀起涟漪:芬兰教育,是一个开放多元的教育。他们是怎么做到的?这个“见树又见林,先见林,再见树”是什么一个教育理念?带着疑问继续遨游在这本书的海洋中。
到底是“先见树”还是“先见林”,两者的差异到底在哪里?我从书中深刻领悟了它的教育真谛。芬兰的教育理论是“先见林”,他们认为这样能让孩子先了解到整体课程概念与学习目标的全貌,才不会让孩子“先见树”疲惫于既漫长又着重于树的细节过程中而半途而废,错过了望见美丽“森林”的喜悦。例如游泳课,芬兰的孩子在轻松快乐的情境下,先玩水,在水波中浮沉自如,快乐逐浪,自然地体会到自行换气和游泳的快乐,然后才学游泳。这在我们看来,花费那么多时间却什么都没学到,太浪费。我们希望每节课都在反复操练下立竿见影,但如此一来,也许孩子能在几节课内学会游泳,却丢失了学游泳的快乐。而芬兰那种看似不严谨又不要求标准动作,而用体验、鼓舞法的玩乐教学,则让孩子们真心不怕水,以最自然的方式如鱼得水般地畅游。从这个事例中看出先启动孩子们学习上兴趣,以及对整个学科“森林”的了解,效果远胜于对着一棵棵“树”的细部知识与标准动作反复演练习,一磨再磨!。
反刍我们中国特有文化的教育背景,我们的孩子能出人头地常常是父母引以为豪的最大幸福,所以当父母的总想让孩子的兴趣成为特长,并且什么学科都要争取第一,而这个取得第一的背后则是反复再反复地练习、考试,最终压倒周边竞争者。我们中国的父母目的性太强,只能达到目标,而忽略过程。使得孩子觉得自己没有“天分”,缺乏“慧根”,没有“兴趣”,而放弃了某一项科目与课程,最后让一片原本可以先看到美丽人生的“森林”显得如此遥不可及。
读完了整本书,懂得了什么是信任的、平等的、均衡的、为孩子量身定做的教育,懂得了教育如何真正实现对人的尊重,正如作者在序言中写的:“整个社会和教育体制对于人的关怀、对于人的信任、对于人的尊重,以及对于人生到底是不是一场要赢在起跑线的竞赛的想法,是以更健康,更人文的深度,去厘定教育的理念和方法。”作为一名幼儿教育工作者,为了在今后的教育事业中能够更好的为孩子们服务,让他们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我将努力汲取更多的教育经验,收集更多的教授方法,不断的充实自身素养,让孩子们更加的自主,更加的自信。作为一名家长我更不能过于急功近利,而是有效地陪伴孩子,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和谐欢乐的家庭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