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曹植
1、曹植介绍。
192-232,“陈王昔时宴平乐”。
他是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是整个建安文学里一颗光辉璀璨的明珠。钟嵘的《诗品》就称他为“建安之杰”。
他的生活和创作跟哥哥曹丕的关系非常紧密。以曹丕称帝即220年为界,比较明显地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他跟曹丕一样,大部分时间是在邺下这个比较安稳的环境里度过,他爱好文学,富有才华等等。这个时期他都是以贵公子的形象出现,写了很多宴饮游乐的作品。
但是,作为曹操的儿子,他肯定也有“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永世之业,流金石之功”的想法,于是在有些诗作中也写有这种情怀。他很有才华,性格非常随性,又有建功立业的决心,因此,在曹植和曹丕的太子之争中,有一些文人就特别地支持曹植。但曹植本身是缺乏政治家气质的,又不善于审时度势,结果在太子之位的争夺当中败下阵来。
虽然如此,曹操还是很喜欢曹植的,曹植也因此遭到了曹丕的嫉恨。曹丕继位之后,还有他的儿子曹睿在位的时候,都对曹植进行了残酷的迫害。虽然给他封了一个王,但还是时刻提防他。所以,曹植后期的政治处境就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七步成诗”的典故。因此我们说他是“陈王昔时宴平乐”。
2、曹植诗歌内容。
(1)写宴饮游乐。
(2)写友人之间的真挚感情。
(3)抒发怀抱,表现理想。
早期的作品如《白马篇》: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最后一句“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抒发了他为国建功立业这样的一种心境。他宁愿把自己的生命抛洒在沙场上,也不愿做金玉其外的公子哥一直待在这个地方。
曹植后期的诗歌,主要是诉说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遂的苦闷和抒发备受压抑的悲愤。如:《杂诗》(五、六)。
其五:
仆夫早严驾,吾行将远游。
远游欲何之,吴国为我仇。
将骋万里涂,东路安足由。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
愿欲一轻济,惜哉无方舟。
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
最后一句的意思是:闲居在这个地方并不是我内心所想,我想去为国分担忧愁,抛头颅洒热血,不要把我关在这里了。
其六:
飞观百余尺,临牖御棂轩。
远望周千里,朝夕见平原。
烈士多悲心,小人偷自闲
国雠亮不塞,甘心思丧元。
拊剑西南望,思欲赴太山。
弦急悲声发,聆我慷慨言。
“烈士多悲心,小人偷自闲。”意思是:我是一个有雄心壮志的人,我要去做自己该做的,不要做一个胸无大志的人苟且偷安在这里。
后面几句也是表达自己的壮志难遂。
另外,还有《赠白马五彪并序》《野田黄雀行》《呈嗟篇》等。
《野田黄雀行》: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
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
罗家得雀喜,少年见雀悲。
拔剑捎罗网,黄雀得飞飞。
飞飞摩苍天,来下谢少年。
这首诗假借黄雀自投罗网,写自己对友人遭遇伤害但他无法救援的心情,同时又刻画了一个慷慨救难的少年形象。
3、曹植的诗歌成就。
(1)第一个大量写五言诗的人。
(2)第一个使乐府诗文人化的人。
表现在:
(1)利用乐府形式广泛地抒发作者的情感,使叙事转为抒情。
(2)以华美的辞藻,改变了汉乐府古朴的语言风格。
(3)讲究写作方法与技巧,善用比喻,注意对偶、练字、声色的配合,多用警句等。
总之,曹植的作品整体上形成了一种风格:骨气奇高,辞采华茂。因此,他得到了南朝文人很多的嘉许。
五、建安七子
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大家不去考研的话,这七个人名不用记。知道有“七子”,其中有孔融、王粲就可以了。其中作品最好成就最高的是王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