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传中科院院士评选,屠呦呦教授再次落选。
评选委员会给出了她落选的理由是:1、没有留洋背景,2、没有博士学位,3、没有足够的论文。(未证实)
再次看到这则消息时,首先想到的是批判性思维里的“圈内偏见”一说。由于“圈内偏见”常常导致人的认知偏差,对于隶属于与自己不同的社团、党派或国籍不同的人,人们更容易形成负面意见,于是,对于权威(权力)象征的某些圈子我们总是本能的想融入,这样既是对当下能力的确认,也是资源再获取的一种途径。
当然,这种圈子的能力有时候远大于个人能力,以至于个人能力有被无限夸大的可能,最终导致认知幻觉:圈子等于能力,这也是人们自我介绍时总会先冠以各种协会、各种研究院等名头的原因。
一般人是无法与之较量的。
因为圈子越大,它越能指定概念,确立框架,作为标准的制定者有权以衡量者的姿态出现。而能与之抗衡的人,一定是掌握着更加超越的知识,被无所争议的事实赋予了超越世俗圈子的能力。这极合乎福柯知识就是权力的论调,以一人之力构建起某一领域全新的概念框架,于是随之享有巨大权力。遥想当年,韩寒不入作协,是因为他有能力自我塑造,他定义了一个中学生成长的另一种可能。而这几年的院士之争,民众的愤怒或不满,反复在证明的一件事就是知识与能力构建认可,当它产生深刻影响时,圈子要么接纳它,要么被它消解,并丧失自己的部分权利。
所以,当我们在争论院士人选时,其实是在认可知识的权力和思考世界的能力。犹记得罗晓晖老师一语,实力即自由。其实也就是说,知识即权力,有充分知识的人,有看清、有自证、有定义甚而有无视或超越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