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威特是谁?这本书是二个父亲一起写的,一个是老卡尔威特,一个是小卡尔威特。一个父亲,一个孩子的共同作品。父亲写了教育孩子过程中的方法和过程。孩子写了当他成为父亲后,延续父亲的做法,也培养了一个了不起的宝宝。
这本书其实很老了,小卡尔威特是1800年7月出生的,算到现在有217年了。这么老的书,还是写教育的,恐怕有些和现代的教育格格不入吧?怀着这样的心情,拜读了这本书。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小卡尔威特在19世纪的德国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天才,八九岁时就能自由运用德语、法语、意大利语、拉丁语、英语和希腊语这六种语言,9岁考入大学,13岁出版《三角术》,14岁获得哲学博士,16岁获得法学博士。。。。说到这里,肯定有很多朋友想到中国古代的“伤仲永”,神童的路应该不那么好走,出发得早,最后应该也归于平淡了吧。。哦,不,他与那些过早失去后劲的神童们不同,卡尔威特一直都在德国著名的大学里授课,在有口皆碑的赞扬声中一直到晚年。
就是他没有“失去后劲”这一点让我对这位父亲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是什么样的教育和思想能够让孩子这一生能走得这么远,这么稳健呢?并且一代代相传,良性循环。
其实,小卡尔生下来时并不是那么尽人意的,他甚至是先天有点智力缺陷。。。所以老卡尔威特的教育观念特别明确:
后天教育比天赋更重要。
而且后天教育中,首当其冲的不是知识的灌输,而是“健康”。健康的身体更容易造就天才。他认为,如果那些病弱的天才本来就身体健康,也学会是更加伟大的天才。所以,有些人奇怪是不是小卡尔除了睡觉、吃饭,其余时间都在看书,什么也不做。哦,恰恰相反,小卡尔的读书时间比任何一个孩子都要少,而且他不死读书,而是把更多的时间都放在玩耍和运动上,他是在愉悦中轻松学会外语、数学、化学等等的。那老卡尔威特究竟有什么秘方,能够掌握如此多的丰富知识呢?
唤起孩子对事物的兴趣,引导他提出相应的问题。
多带孩子亲近大自然,在博物游学中体会到生活的丰富多彩,让思维更加灵活,见识更加广博。并且,回来之后,让孩子重复一遍今天的所见所闻。
孩子对学科的兴趣浓厚程度,会受到教育方法和教授者本身的兴趣影响,你自己对这些东西感兴趣,那么你就有兴趣将这些知识以生动有趣的方法教给孩子。这对家长的要求其实是很高的。比如说历史,我们家从来不谈这些,但我老公的父亲却对中国的历史聊起来头头是道,我老公也对此很感兴趣,但我就是小白一个,压根不知道讲什么。
所以,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是孩子其实是有很大的潜力的,但这个潜力有多少能够挖掘出来,就要看父母的功力了。特别是0-6岁的孩子,也就是学龄前,教育好了将是一生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