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六点十分,闹钟还没有响,我已经从睡梦中醒来,尽管十分不情愿,但还是离开了温暖的被窝,繁忙的一天从此时开始。
妈妈在厨房里正在做早餐,我开始洗漱,一般在这个时候我会打开喜马拉雅,随便听点什么,总之不想无聊的度过刷牙洗脸的时间。
六点四十,妈妈做好早餐,我也洗漱完毕,每天这个时候真的吃不进去任何东西,但是为了满足一上午的工作消耗,必须吃一点东西。六点五十妈妈上班走了,而我接下来把碗筷洗了,七点也出发了。
一般情况七点十五,我就到达教室了。在等学生的时候,我会在这个时间思考一天的工作安排。今天是周四,上午只有一节语文课,除此之外我还要听一节语文课。上午的时间比较充足,应该是可以有时间批改作业。七点四十左右学生基本到齐,我开始组织学生有序早读。今天我们诵读的内容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
上午第一节课是语文课。上课第一件事就是先回顾昨天的内容,然后开始学习新的内容。不知不觉就下课了。
第二节课去听课。不论听谁的课,我都会提前做好功课,提前先熟悉教材,自己解读一下文本,然后带着思考去听课。这节课是年轻老师的课,对于新教师来讲,把课上好不容易,需要时间去备课,磨课。
课间操跟操。
第三节课如果不开会,就可以安心的批改作业了。语文作业一节课批改不全,如果是习作,三节课也批改不完,有时候不可能连着批改完,就拖拖拉拉好几天。习作的批改效率太低了。我就面批一部分学生的习作,剩下的交上来批改。
今天上午难得课少,没有事务性工作的上午,第四节课我就可以用来备课。但往往这是一种完美的想法。上午第三节课一边判作业,一边收各种各样的信息,处理杂七杂八的事务,往往是这件事没干完,那件事就来了,比如班主任填表,上报,还有行政任务等等。
一上午,没有鸡飞狗跳就这样的心平气和的过去了。中午十二点把学生送出校门,我也回家了。回到家做饭,吃饭,刷锅洗碗就一点了,赶紧躺在床上休息半小时。
下午一点五十起床,出发去学校。
两点十五到教室,等到学生到齐后开始每天的午读。这个月我们共读的是鲁迅的《朝花夕拾》。学生安静的看书,我也看书,午读的时间很短暂,一眨眼就过去了。
今天是周四,下午有学生们最爱的社团课。我带的社团是电影课程。恐怕有人想着电影课程就是看看电影吧。其实何止……我早在课程开启之前就已经按照双线模式选好了这一学期我们要共同观赏的电影,包括四大主题,来自不同国家的经典电影。这一周我们看的是《我和我的祖国》。观影之后我们一起讨论了几个话题:第一,电影中哪一情节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二,看完电影你有什么疑问吗?第三,你觉得今天的中国和过去有什么不同了吗?为什么?你要怎么做?在讨论中社团课结束了。
接下来就是一天当中的最后一节课,课后服务时间。在这个时间段,学生用来完成家庭作业,遇到不会的问题由课辅老师解答。
下午六点二十,学生像回巢鸟儿,离开校园,返回家中,在校门口和老师招手告别。而我返回班级和值日生一起值日。直到值日生把拖布洗干净放回卫生角那一刻,我们才算真正完成了这一天的任务。
此时,校园里已经漆黑,但还有值日的学生,个别教室里的灯还亮着,这是“双减”之后平常的一天,也是平常的日子里极为普通的一天。